华润水泥:着眼现在 展望未来

来源: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3日

     华润集团80年代进入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由于混凝土的供应紧张,1986年开始涉足混凝土业;在1995年又跨入了水泥产业,在广东东莞建设水泥粉磨站。就是这样,华润走出了一条从下游产业沿着产业链向上游产业延伸的路线图。而正是有了这样的情节,使华润水泥一发不可收,执着地在水泥行当里“混”了起来。

    1998年东莞水泥粉磨站建成投产,开始生产水泥,但还要吃别人的“料”,华润决心一杆子做到底,建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整合水泥业务,通过周密调查,2003年,华润水泥确定了“两点一线”和“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战略。“两点一线”的第一点为广西西江流域一带,这里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是建设大型现代化水泥生产基地不可多得的区域。“两点一线”的第二点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区域为华润水泥的核心目标市场,是我国水泥消费量最为集中的城市群之一。而“一线”则是指西江,中国第二大内河航运系统。“一体化发展”战略描述的是华润水泥的业务组合包括水泥、混凝土、预制件等上下游关系密切的三大业务板块。

    目前,华润水泥通过建线与并购方式在广西拥有8条生产线,年产水泥1,600万吨,进入国家支持的重点水泥企业60强。

    华润开放式的平台吸引了各路人才,旗下的经营团队年轻、有知识、有朝气、有冲劲;老总周俊卿保持一贯的低调作风,在多努力、多学习的号召下,以业内龙头为榜样 ,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使公司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公司虽然进入行业不长,但务实作风给人以深刻印象:与地方的良好关系;对于每一个项目,都本着做深、做透、做精。中国水泥协会雷前治会长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华润的团队精神非常值得称道,从总部到企业,员工年轻化,很有朝气;和地方打交道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洽,地方政府对华润的做事风格和效率十分认同。

     通过6年的努力,华润已在广西深深扎根,但并没有满足于此。华润经过慎密调查,果断进驻广东,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大大推进了距核心市场──珠三角的距离,解决了西江上游运行不畅的问题,在肇庆市封开县长岗工业园区内投资39亿规划3年建设6条4500 t/d 新型干法生产线,年产水泥1,200万吨,配套建设6座9,000千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2,000吨级深水码头,该项目将会逐步显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在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位置。 

  

    为进一步做强做大水泥产业,“十一五”期间,华润还将在广西平南、桂平、武宣、贺州、上思、南宁建设生产线。华润水泥自豪地说:2010年再看我们走过来的路,那会更有意思。

    华润的布点非常有思路,对市场、资源、物流方面进行充分调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对成本的测算,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比较上,做到投资前先要胸中有数。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轻易跟风,用周总的话就是要: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华润虽然进入水泥产业时间不长,但对今后水泥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并深思熟虑。他们认为水泥是一个充分资源依赖型产业,所以对石灰石矿山资源的调查非常周密,除考查石灰石品位、储量等,对物流的流入流出非常关注。他们认为:石灰石资源是静态的,但物流运输、区域布局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交通、运输成本、新建生产线等因素的变化,很可能当时的优势条件会成为劣势条件。水泥是长线投资项目,要有长远打算。在布局中充分考虑上述条件,在选点、布局、规模、物流、市场等方面要保持可持续性竞争优势。

    能源、物流将是企业做大的重要制约条件,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解决的好,会领先于其他企业的发展,解决不好,会制约企业发展。华润是一个多元化集团,上面提到,华润水泥的发展是从下游延伸过来的;同时,华润也是从事电力的集团,在华东、华南建有多家电力公司。考虑到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有实力的大集团都在迅速扩张,行业间的并购、跨行业间的并购,跨国间的并购都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并购的目的,就是要保持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

    未雨绸缪,华润水泥战略的制订者们把眼光放的很远,如何应对未来,他们已有了自己的蓝图。目前,企业都在忙于跑马圈地,这是企业集团初期发展的重要一课;市场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而煤、电又是影响水泥生产最主要的成本因素;大物流将是企业间竞争最具杀伤力的杀手锏。如何保证产业链间的协同将是解决企业发展的最好利器。显然,华润不仅要做深、做透、做精水泥,而且正在精心为做“长”水泥设计一个具有华润特色的大产业链。

    华润水泥是水泥行业新兵,但也有着跨行业的优势,将自己的优势嫁接到水泥业中,同时又“拼命”吸取水泥行业的经验,充实自己。在广西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海螺和台泥,这两家企业是大陆、台湾两地的龙头老大,但华润水泥为有这样的竞争对手而庆幸,他们认为,有了这样的竞争对手,使华润水泥能够更快地成长,更快地进步,更快地进入行业前列。

    华润水泥的“两点一线”和海螺的“T”型战略如出一辙,资源、市场,通过“水路”连接,这是战略的灵魂所在,而又是不可复制的。更具共性的是,两者都有超前的意识:长三角、珠三角同处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区,随着城市化进展,未来资源、能源、环保、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水泥是资源型产业,经济发达地区的能耗、环保成本压力也会更大。两家都在紧邻发达区的后院 ── 我国石灰石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建设熟料生产基地并拥有低成本的水路运输,这无疑在未来区域的竞争中占了先机。江苏省盘固集团跑到安徽省巢湖和县建设5条线,想必也是悟出了这一点。我们清楚地看到大集团在布局中的大手笔,是有着强有力的资金、人才、战略等背景,又有着相关产业背景,这是大部分水泥企业所不具备的。2007年建材央企发力,就具备了上述条件,这也是2007年出现的新动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