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泥”已收购了浙江天马水泥有限公司、浙江常山水泥有限公司。面对新一轮兼并重组的浪潮袭来,对常山水泥产业有何影响?5月中旬,我们走访了相关企业。浙江天马水泥有限公司还是和以往一样按部就班 ...
“南方水泥”已收购了浙江天马水泥有限公司、浙江常山水泥有限公司。面对新一轮兼并重组的浪潮袭来,对常山水泥产业有何影响?5月中旬,我们走访了相关企业。浙江天马水泥有限公司还是和以往一样按部就班地生产,然而频繁往来的小车多数挂的是外地牌照,这似乎在暗示着一个月前公司已经换了主人。“天马”公司的新老板是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其控股方就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该上市公司由大型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控股。从销售额看,中国建材集团在155家央企中排名第65位。
“天马”公司是“南方水泥”在常山收购的第2家水泥企业,该县一时出现了两家央企控股企业。业内人士认为,这场并购浪潮并没有结束,“还会有第三、第四家水泥企业进入‘南方水泥系’,这是‘中国建材’发展战略布局和常山水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水泥大鳄“合纵连横”
去年8月,中国建材集团组建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横空出世。根据中国建材的南方战略,“南方水泥”主要辐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南“五省一市”,产能约3000万吨水泥。浙江处于核心地位,整合首当其冲。“浙江水泥行业本身的发展也需要央企或大企业来整合。”在“天马”公司总经理付神进看来,中国建材集团并购浙江水泥企业是一场双赢的选择。
至于为何选择浙江作为兼并整合的核心?付神进认为,水泥产业的销售半径往往在400公里左右,市场对水泥的需求相对刚性,浙江拥有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投资环境、成熟的市场观念和强大的消费能力,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浙江水泥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由于投资过度分散,没有大的领军企业,行业陷入恶性竞争,水泥价格长期以来全国最低,全行业已连续三年出现阶段性亏损。由此,浙江成为中国建材集团优先发展的方向。
按照目前中国建材集团对东南区域水泥产业的整合进度,到今年底其产能将达到1.7亿吨,超越海螺集团,位居中国第一,排名世界第三。
“落子成局”抢占先机
在常山,“南方水泥”已收购了浙江天马水泥有限公司、浙江常山水泥有限公司,同时还在洽购常山虎跃水泥有限公司和在建的常山江山虎水泥有限公司,常山水泥产业将背靠中国建材集团这棵大树。对此,浙江常山水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程远哲称,“这是中国建材在浙江扩张的必然之举。”
“单纯从市场的角度讲,常山水泥产业成长性比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程远哲说。常山是浙江省千万吨水泥熟料基地之一,拥有省内最大的石灰石资源。此外,当地水泥企业已大多数完成了技术改造,所有企业均采用了先进的新干法回转窑技术。
当然,中国建材集团看中的远远不只是常山的矿山、水泥企业,还有很多是基于其整体发展的战略考虑。事实上,“中国建材”与浙江水泥行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始于常山。去年6月,其收购光宇集团浙江水泥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成功,“常山水泥”公司成了第一批进入“中国建材”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完成交接后不久,该公司搁置3年之久的第二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立即破土动工,预计今年六七月份投产。
传统产业“凤凰涅槃”
对于常山来说,与“中国建材”的联姻,将加快千万吨水泥熟料基地的建设,并确保水泥这一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让常山水泥企业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企业赢利压力大,部分在建生产线或规划生产线因资金问题而处于停建或缓建状态。“中国建材”入常后以最快速度启动了项目建设:“常山水泥”公司第二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去年10月开工,今年下半年其还将投资1.3亿元建设两套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兼并重组后,常山水泥产业价值空间大大提升。一方面,规模优势降低了管理、大宗原料采购成本,分散的小矿点有望得到进一步整治,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以往众企业“各吹各的调”,为争夺市场而低价倾销,而今已拥有浙江80%的水泥市场份额的“南方水泥”拥有了定价话语权。“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公开宣称将适度提高水泥价格,使之趋于合理。今年以来,浙江水泥已提价3次,每吨涨了20元,去年还是亏损的“常山水泥”公司今年已经盈利。
去年,常山水泥产量超过400万吨,产值已达到了35亿元,这离千万吨和百亿元水泥产业还有差距,但“中国建材”的进入为快速缩小差距提供了坚实基础。去年11月,交通银行向“中国建材”提供了15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创下了近年银行界向企业单笔授信金额的新高,这清晰地表露出银行业对于“中国建材”及国内基础设施行业的认可,也是“中国建材”获得资本市场认同后取得金融机构支持的重要信号。程远哲表示,“中国建材”雄厚的资本实力将帮助常山水泥产业取得新的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