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散费”专题:散装率提不高的症结在哪里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26日

      尽管这几年我国的散装率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仍只能实现到33%,与国务院在国发[1985]27号文件提出的70%目标尚有较大距离。散装率提不高的症结在哪里呢?让我们看看以下的情况就不难得出结论。

      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大中型水泥企业散装水泥的发送能力都很高,尽管30%的大型企业供应着70%的散装水泥,但仍然有许多企业的发散能力被闲置。

      在水泥的流通环结,散装水泥运输车已经市场化。各地都有专业的运输企业为运输散装水泥提供良好的服务。相对生产而言,不少城市的这种运输能力已供大于求。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混凝土搅拌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3年全国混凝土搅拌站已达1,733个,能力为47,317.01m3,产量为20,158.11m3。也就是说散装水泥在应用方面只发挥了设备能力的42.6%。

      所以,散装率不高的关键是,袋装水泥还有较大的市场,它挤占了散装水泥的市场。请看:在建筑领域,二级以下企业宁愿选择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在使用散装水泥上积极性不高。但有80%的工程项目,由二级以下企业承担,这不但影响了散装率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升,导致了建筑行业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既然如此,医治散装率低的毛病应当找到症结,对症下药。继续向水泥企业收缴“扶散费”,不但没有道理,而且也解决不了大问题。

    参与讨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