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泥工业忧思录

来源: 来源: 中国水泥网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1日

云南省2000t/d及以上水泥生产线分布

    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是全国较早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省份之一。自1995年5月第一条1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以来,经过10余年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至2008年底,全省16个州市(8个民族自治州、8个行政市)已有12个州市建成投产1000t/d-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7条,熟料生产能力3381万吨,占全省水泥熟料生产能力比重的64.3%。2008年生产水泥2590.42万吨,占全省水泥产量比重的64.6%。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和水泥产量双双突破60%。

    在云南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诸多影响行业和谐、健康发展的行为和问题也显露再三,引起了行业内外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议,继而引发深深地忧思——

    忧思一:各自为政 政出多门

    迈入“十一五”的第一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为水泥工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云南水泥工业实际,尽快编制云南水泥工业发展规划成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云南省经济委员会达成共识,共同编制完成《云南省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几次召开协调会,组建了写作班子。但最终因个中缘由,省经委于2006年10月出台了《云南省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结构调整专项规划》,省发改委于11月发布了《关于贯彻〈水泥工业发展政策〉〈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意见》。这样,云南省一下就平添了两份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国家投资体制实行重大改革后,新上水泥项目改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由于缺少统一协调的管理部门,省发改委可以核准,省经委也可以核准。虽然规定发改委负责新建项目,经委负责技改项目,但在实际操作中,两委之间互不沟通,使项目业主“有机可乘”。一些走不通“技改”之路的项目,敲开了“新建”之门,一些明明是新建项目却冠之以技改工程,项目审批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宜良现象”并非个案。距昆明市区55公里的宜良县,是一个人口仅有41万的农业县。2007年,原有的一户立窑企业建起了一条1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省经委又核准了另一户企业技改建设2000t/d生产线。之后不久,省发改委以新建项目批准了水泥浙商投资兴建4000t/d生产线。富有戏剧色彩的是,由于两委之间不通“情报”,两条生产线竟批在同一条公路同一个路段的左右两侧,形成对峙之势。

    “土地事件”耐人寻味。2007年2月,一滇港合资水泥企业在用地手续未获批准的情况下,非法占用富民县大营镇砂锅村379.5亩集体土地建设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这一严重违法行为引起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年重点查办的典型案件。企业被处以高额罚款,富民县有关领导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富民县政府向昆明市政府作了检查,昆明市政府向云南省政府作了检查。《中国建材报》、《中国土地报》、《云南日报》、《昆明日报》及网络媒体均对此作了全面客观的报道。当媒体记者追问该项目系新建还是技改时,发改委和经委有关人士均异口同声否认批过此项目。事实上,这是一个纯粹的新建项目,而由经委核准为技改项目得以大干快上。

    忧思二:科学发展大打折扣

    有行业规划不等于可行;可行不一定符合科学发展观。云南省现有的两份水泥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相比较,一个相对笼统,一个相对具体。

    透过《规划》的字里行间,追寻《规划》的执行轨迹,太多的困惑和现象令人费解。

    当年在“全民办建材”的带动下,全省除傈僳族、藏族聚居的怒江州和迪庆州没有全覆盖外,其余州市形成了县县有水泥厂的格局。据2007年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共有水泥企业272户,其中最牛的一个县有11户之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大力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无论《规划》也好,投资主管部门也好,都强调对产业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建设项目要科学论证,严格审批。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大打折扣。省经委主管建材工业的有关负责人多次表态,云南水泥工业在“十一五”就是要放开发展,“十二五”以后再来整合重组。但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会对资源、能源造成极大的占用和浪费,更为日后行业整合重组增添了有形无形的巨大成本。

    正是在“十一五”放开发展,“十二五”整合重组的指导思想下,一些缺乏石灰石资源,根本没有可供开采30年以上矿山的地区照样规划建设水泥项目;一些根本没有列入规划,为了平衡某种关系、照顾某些面子的项目照样得以核准上马;一些市场容量有限,产能发挥欠佳的企业照样可以再上第二条生产线……一条公路一个路段左右两户企业对峙的新闻不再新鲜;一块地盘一堵围墙隔开两户企业的现象不足为奇;一座县城一群业主争上项目多窑鼎立的景观多处可见。以至一些地区生产线扎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水泥平均出厂价格降至全省最低点。在已建成投产的57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除13条为新选址建设外,其余均是在原有立窑或是湿法窑的旧址旁建起的新线。有全国水泥资深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云南是哪里拆除一座立窑,哪里就竖起一座新窑,无非是生产工艺的革新和生产能力的扩容,原有的生产格局依旧如故。

    重提“宜良现象”的宜良县。该县原有5户立窑企业,水泥生产能力110万吨。目前已有两户企业的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入生产,尚有一户招商引资企业正在建设一条4000t/d生产线。待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后,全县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将达到220万吨,水泥生产规模将增至315万吨。从原有的110万吨猛增到315万吨,产能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市场前景却扑朔迷离。类似的典型还有易门、陆良、宣威、大理等县市。在云南的大多数地区,“等量淘汰”只是口号,实则是少量淘汰,大量增长。主管部门使劲地“批批批”,项目业主一味地“上上上”,都把省会昆明作为目标大市场,四面八方的水泥集中向省城倾销,昆明究竟有多大的消化系统能够承受。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加剧价格大战,导致恶性竞争,深受其害的还是行业自身。

    丽江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保护地。这样一个不可再生的风水宝地,本应限制一切工业项目投资建设。然而,距丽江古城20公里处的金山乡于2006年建起了一条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很大程度上给当地的旅游事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如果这是“十五”规划的缺憾,大家或许还能理解。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于2008年修订的《规划》中,依然继续在此规划建设3000t/d生产线,并已于今年初动工兴建。有关人士无不痛心疾首。

    忧思三:环保审批把关不严

    投资建设水泥项目,无论技改还是新建,按照一般审批流程,在项目立项备案进入第二个环节土地审批时,环保部门就需参与到项目的环境评价审核中来,被赋予了“一票否决”的职权,并对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按规定办理批复手续。在建设工程完工后,还需参与对项目的竣工验收。由此可见,环保部门在水泥项目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十一五”初始,为了让天空更蓝,碧水更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全面开展了“七彩云南生态保护行动”,省政府要求对新建工业项目的环评和审批要更加从严把关。

    本以为有了一票否决,有了生态保护行动,从今以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新建水泥项目不会再有。然而,事与愿违。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轻松过关,顺利拿到了批文;一些影响旅游景观的项目,名正言顺的开工建设。翻开一些设计单位编写的《水泥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雷同之处令人吃惊。不少可研报告评价环境影响说尽好话;引用数据资料相互克隆;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重复累加;介绍资源储备夸大其辞;预测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一般环评机构出具的环评报告都不会为难设计单位,更不会否定可研报告的内容。如果环保行政部门对待批项目的环评报告不作认真的审核把关,其间再有一些人为因素,那么,不该建设的水泥项目必然得以顺利通过。于是乎,“高原明珠”滇池湖畔竖起了分解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九乡公路边建起了生产线;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附近一而再地建设水泥项目;丽江机场视野内新建的水泥厂拔地而起;生态脆弱地区香格里拉也在热火朝天地建设2000t/d生产线……

    2007年伊始,国家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各地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县,选中的县将得到3亿元国家补贴。云南省推荐了包括富民县在内的3个县候选。5月初,农业部组织的考察组在顺利通过对其它两个县的考察评估后来到富民。前往县城途中,看到公路右前方不远处辟出的山体裸露着大片红土,山脚下是一个建设工地。当得知此地正在建设水泥厂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公路边裸露的山脊和在公路视野内布局建设水泥生产线,与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县的要求相距甚远。于是调转车头离富民而去。3个亿的补贴打了水漂,是建设一个水泥厂划算,还是建设一个生态县值得?当初,如果负责项目审批的政府各有关部门能够认真履职履责,项目投资方能够着眼于一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将水泥生产线建在不影响景观,不破坏生态的其它地方,那么,在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县的良机或许不会错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