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作为新中国 “工业长子”的“辽老大”,曾经辉煌过,孕育了当时我国七大水泥企业,为水泥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此后在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下,老企业体制落后、设备陈旧,发展滞后、竞争力弱化,尽管此间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但辽宁省经济仍持续处于沉寂,水泥工业发展步伐缓慢。
2007年,数字水泥网与辽宁省水泥协会马世义等合作撰写《辽宁水泥工业起飞来临》一文,对当时的辽宁省水泥市场做出分析,认为辽宁省的水泥工业发展已蓄势待发,“新建新型干法生产线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注意地区布局和水泥总量,避免‘高水平’的盲目建设。”
时隔一年半,随着《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提出,“振兴东北看辽宁”,辽宁省水泥发展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因此,继河南、陕西之后,8月中旬,数字水泥网一行来到了调研第三站——辽宁省。
调研小组在大连市登陆,在辽宁省水泥协会马世义秘书长的陪同下,连续进行了为期9天的调研,走遍了辽宁的13个城市的29家企业并拜访了辽宁省建材协会,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搜集了大量充实、可靠的市场信息。综合各方面信息,笔者认为,与2007年撰写辽宁调查文章时相比,辽宁省工业已处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过程之中;尽管较华东等地区晚了近5年,但在吸取此前各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发展起点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可以说是我国现代水泥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但此间的各方面问题仍值得思考和研究。
具体内容请见:行业分析 辽宁水泥:新征程 从先行者肩膀上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