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会长:重庆水泥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整合、战略重组任重道远

市场整合、战略重组任重道远

来源: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9日



    3月18日在重庆水泥协会年会上中国水泥协会会长对重庆水泥市场的现状、未来发表了看法,本网根据现场记录整理如下:

    我今天讲三个问题:

    - 结构调整成果辉煌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展望未来,市场整合、战略重组任重道远

    一、 结构调整成果辉煌

    重庆这几年结构调整成果辉煌,产品、技术、企业规模调整都取得了成果,其主要表现:

    - 新型干法高速发展
    - 大企业迅速进入
    - 淘汰落后,水到渠成

    二、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新型干法发展过快,在全国也是少见的,今年投放的熟料产能是去年的一倍多,大大超过了需求的增加,我们一直关注四川市场,重庆市场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可以预见,重庆市场的集中度低,未来竞争会是相当激烈的。几年前,我曾对一家大企业说过,虽然进入了市场,如果市场份额控制的不够,话语权不高,那你也就只能兴风作浪,不能稳坐钓鱼台。

    重庆目前还处在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生产集中度很低,今年还要面临3,000多万吨水泥的集中释放,这不是小数字,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这样的速度是没有的,超过了当年的浙江。在座各位老板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增长不成比例,一个是曲线,一个是直线。这势必直接影响市场价格,价格战难免。

    去年重庆水泥市场消费3,600万吨,人均水泥消费已达到了1吨/人,是在高位运行。说消费量还有大的增长,那是天方夜谈。日本在700公斤/人达到了顶峰,美国520公斤/人,德国800公斤/人,欧洲发展中的国家西班牙前两年是最高的,也在1吨/人。和国外比要有一个系数,因为国外一般都是熟料,一般不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掺混合材。台湾是1.38吨/人,乘以系数,也就是1.6吨/人,国内浙江最高,当年达到了1.6吨/人,前年,上海受世搏会工程影响,达到了2吨/人。重庆1.2吨/人已在高位运转,从规律上讲已是在很高的位置上了。

    三、 展望未来,市场整合、战略重组任重道远

    马秘书长关于重庆市场讲了很多,何处长也讲了一些政策。

    中、小企业、立窑、粉磨站如何找到市场定位,重庆的水泥总量日和控制刻不容缓,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不然对水泥产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日本1.2亿吨的产能搞了12年,1990年 经济开始下滑,水泥需求下降。为此,政府采用填海刺激需求,我在访问日本时,曾问过为什么采用这种办法,他们告诉我,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为了稳定经济。1995年,新上任的一届政府,重新审视了这一政策,感到无力每年再花费2,000亿美元填海了。当时两家最大的水泥企业联合起来发表声明,统一销售,压缩产能。以后每年要淘汰落后产能,谁的指标落后淘汰谁,是末位淘汰,协会操作。2010年市场的需求降到4,000多万吨,这就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吸取别人的教训,不要搞产能搞过了头。

    日本水泥企业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我曾问过太平洋水泥公司,为什么不继续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回答我,日本水泥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后就没有挣上钱,所以没有能力进入蓬勃发展的中国水泥市场,失去了机会。

    淘汰落后产能要坚定不移,淘汰3米以下窑和磨机,是包括3米,这不是临时的权宜之计,是非常坚决果断的。我从全国水泥许可证管理部门了解到,全国要淘汰的落后水泥产能近4亿吨,重庆市2,000万吨,数量也不算大,早动手早主动。

    战略重组不要搞拉郎配,拉郎配是搞不成的,当年组建渤海集团,将冀东水泥、邯郸水泥捏在一起,长江水泥将江南水泥和中国水泥合在一起,都不成功,这不符合市场规律。

    规模在200~300万吨的企业可以考虑这些方面的水泥应用市场,废弃物处理、替代燃料,这也是将来水泥工业发展的出路。

    总的来说,对未来市场的对策,我提几点意见:

    1. 控制总量
    2. 淘汰落后坚定不移
    3. 加快战略重组
    4. 加强市场整合
    5. 谋求技术进步,降低成本,
    6. 研究低碳经济下的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