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泥企业忙转型 直面“淘汰风暴”

来源: 来源: 海峡财经导报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1日

  近来,一系列有关水泥的调控政策浮出水面,水泥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日前,新《水泥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通过了十大部委的会签,其思路从鼓励新型干法水泥发展为主调整为以深层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政策》还提出,在2015年底前,彻底淘汰各类落后水泥产能,依法关闭环保、能耗或水泥产品质量不达标的各类水泥生产企业。

  8月8日,工信部公布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其中,水泥行业首当其冲,福建则有26家水泥企业上榜。

  是接受补贴,还是继续生产?

  泉州市安溪县水泥企业分布较多,青龙山水泥厂就是其中一家。这家以立窑生产水泥的小企业,如今已是人去厂空。

  据该厂一位员工介绍,之前该厂被列入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名单,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来做工作,说今年内关闭有补贴,等到明年就不给补贴了。于是,今年3月,厂子停工了。“老板一共拿到200多万元的补贴,还变卖了一些值钱的东西。”

  相比之下,同样是以立窑生产的安溪新安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仍在生产。该公司的吴主任说,企业目前还没被列入淘汰名单,他们也在考虑是接受补贴关闭公司,或是继续生产。“在这行干了这么久,员工也很多,舍不得关掉。而且真关掉了,也不知道补贴能不能及时发放。”吴主任坦言,“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龙岩市新罗区盛华水泥厂(以下简称“盛华”)与新安的处境相类似,其年产水泥达30多万吨。“今年水泥的销售情况呈上涨趋势,盈利比去年提高不少,关掉太可惜了。”盛华销售总监卢经理告诉记者,为了节能减排,该企业曾花120万元安装了一套除尘设备,预计未来两年内不会被列入淘汰名单。

  福建省经贸委冶金建材工业办公室的陈主任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福建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为1668万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淘汰情况还是乐观的。在补贴方面,除了福建省财政每万吨产能给予5万元补贴外,各个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每万吨产能还有30-50万的补贴发放。虽然“十二五”目标还没敲定,但可以明确的是,之前淘汰落后产能更多的是以引导、鼓励为主,接下来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则会更加严厉。

  “不想关闭,唯一的办法就是转型”

  随着淘汰落后产能步伐的加快,中小水泥企业规划未来走向势在必行。

  盛华的卢经理坦言,虽然目前企业仍在开工,但“熬”不了两三年,肯定会被勒令关闭。“建设新的水泥干法生产线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这要求企业拥有自备原料矿山,开采储量必须满足30年以上的生产需要,并需要庞大的资金做后盾。”卢经理无奈地说,“我们这种以立窑生产水泥的企业又不能被大型企业兼并,能兼并的就是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企业。”

  “不想关闭,唯一的办法就是转型。”卢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国家的支持,企业可能借助这个时机转向水泥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加工领域。“但在技术和资金上存在一定困难,并且需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接下来,我们会重点寻求这几方面的突破,加快转型。”

  业内专家建议,目前福建省新型墙体材料正在发展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可观。企业可以培养专门人才,赴省外学习取经。同时,在企业投入发展阶段,一定要注重保质保量,防止成为新型材料中的“落后产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政策虽倾斜向新干法水泥,落后产能的淘汰也为新干法水泥让出了空间,但在严控产能方面,相关部门或将再出新政策。与水泥行业淘汰立窑等落后产能类似,未来日产1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也存在淘汰可能。

  与此相应的是,福建大型企业开始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希望能增强企业实力。

  以华润水泥为例,4月19日,华润水泥(龙岩)有限公司与龙岩三德(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泉州三德水泥有限公司签约,龙岩华润斥资人民币7.75亿元受让三德中国资产、债权、债务和全部员工(劳动力)和泉州三德100%股权。而在收购前,华润水泥已经在新罗区岩山镇和永定县龙潭镇布局建设两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预计上述项目将于明年中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华润水泥将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业内专家表示,大型企业并购重组后,在资金运作和人员管理上面临不小的挑战。而且并购重组之后,几家大型企业将垄断水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在企业最核心的技术升级、成本压缩项目上,大企业们面临一场攻坚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