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是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十年,也是我国水泥产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总量巨大且上升势头迅速。在这期间,我国水泥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十五”期间,以经济率先启动的东部为起点,水泥产业技术结构调整迅速铺开;“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从东部逐渐蔓延到中部和西部,结构调整在中西部也开始大跨步展开,而早期就已开始启动的东部地区逐渐趋于成熟,区域市场开始步入整合轨道。
市场发展中新型干法技术和落后生产技术之间的博弈,新兴企业和原有企业之间的“拉锯战”,在新旧交替、重叠、并存的时期,必然会带来市场上水泥产能在一段时期内的过剩,行业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由此引发了水泥产品价值低估的问题。2010年限电引发的产业价值回归风暴给大企业集团上了“从量到利”的生动一课,“十二五”经济发展的转型,以及过去十年的技术结构调整、大企业集团崛起已经为今后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基础”,价值回归成为主旋律,整合将从东部区域继续蔓延至其他区域。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水泥产业播种发芽、培育,付出成本的十年,那么接下来的“十二五”应是成长、开花、结果的收获季节。
高速发展的十年:经济突飞猛进带动水泥产业腾飞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也见证了水泥工业的“黄金”时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形成了对水泥的迅猛需求。过去十年中我国以超12%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共生产了近120亿吨水泥,是前50年水泥产量的1.7倍,占到自1949年建国以来水泥总产量的63%,总量巨大且增长速度快。其中“十一五”是水泥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生产水泥75亿吨,占建国以来水泥总产量的40%,2010年水泥产量达18.8亿吨,同比增速为13.94%。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水泥生产大国,水泥产量占全世界产量比重50%以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市场发展的两个阶段:技术结构调整 ┿ 大企业集团形成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经济发展节奏从东到西。在不同的政策倾向、技术发展水平下,我国水泥市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成就了不同的辉煌。
第一阶段(“十五”)——技术结构调整是主调
“十五”是我国经济正式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起征点,而水泥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产业,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水泥产业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这轮经济和产业快速启动中率先发展的主力军。
在“十五”之前我国水泥生产技术基本上以落后立窑为主,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水泥工程设计、施工的市场化为水泥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活力,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替代落后立窑成为“十五”期间产业发展主旋律,从而走出了第一轮新型干法技术生产线建设高潮——五年间共投产了3.7亿吨的熟料产能,其中2004年达到投资高峰,当年投产了1.28亿吨的熟料产能。
这种前所未有的迅猛增长的产能曾一度让各方密切关注,“十五”中期国家将水泥列入高耗能、控制发展产业,下达了红头文件国办发〔2003〕103号《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于2004年8月再度发布了发改工业[2004]1791号文《关于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项目清理有关意见的通知》,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
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推进了产业的技术结构调整。
从立窑到新型干法,这场技术的革新对水泥企业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转折,外界环境的变化使产业经历了一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很多曾经一度辉煌的企业在这场变革中沉沦,但也成就了一批新崛起的企业。海螺作为这个期间优秀水泥企业的代表,把握住了机遇,果断拿下长江流域丰富的、高品位的石灰石矿山,通过水系发达的长江运输网络牢牢把握经济发达的城市群的需求,建成了全国最具发展前途的大规模水泥生产基地。海螺有如今的辉煌成就,天时、地利赋予了它最优厚的条件,郭文叁没有错过机遇,在最佳的时间从宁国走向安徽,走向全国,交出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及他个人最辉煌的答卷。“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用最简短精练的语汇,准确地描绘了海螺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的地位。
第二阶段(“十一五”)——技术结构调整深化、大企业集团区域布局
技术结构调整在“十一五”期间延续深化,2006年4月发布了发改运行[2006]609号文《印发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制订了“十一五”发展目标,加快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的推进和落后立窑的退出。2009年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达到了78%,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目标;2010年投产产能达到高峰,当年投产生产线条数、熟料产能、规模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当年投产了211条生产线合计2.5亿吨熟料产能,平均规模达到3,800 t/d,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超过85%。如此飙升的产能建设使水泥产业再度进入国家控制政策的视野,2009年发布的38号《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使水泥投资热度应声而落。
在这一轮的新型干法建设高潮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新型干法技术的前提支撑,中材集团利用本身水泥技术装备制造和工程设计、施工的优势,不失时机地占领了国内90%的设计和85%的工程市场份额,率众实现了水泥装备的国产化,并向国际市场迅速出击,抢占高地,水泥装备出口和水泥工程总承包占据了海外市场近40%的份额,成为世界水泥工程的第一大承包商。“十一五”新建的生产线规模较“十五”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节能减排、余热发电等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十一五”后期金融危机以及4万亿投资拉动的“祸福相依”,中西部继东部之后开始迅猛崛起,使第二轮新型干法水泥建设走势明显要强于第一轮,投资规模大、冲劲足。
而在“十五”期间已率先启动的东部地区逐渐趋于成熟,在“十一五”期间并购重组开始登台。2007年下发的《关于公布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集团)名单的通知》对60家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从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大企业集团在经济快速发展、政策倾斜支持中借势发展,2007年全国前10大企业和前20大企业的熟料产能占比较2006年均大幅提高了1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45%、57%。
这个时期的大企业已经不止是单纯意义的在单点上做大规模,而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结构调整。传统水泥企业只是单点布局或单条线建设,随着结构调整深入,大企业布局不再局限集中在某点,而是以区域展开,从“点”到“面”,甚至突破区域,从东到西,从而更合理统筹规划资源、市场、物流、能源之间的配合,推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是一个产业布局的过程,形成了一批跨区域的实力企业,如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冀东、中材集团、华润、台泥、华新、天瑞、山水、金隅、红狮、拉法基瑞安等。
- 全国前20家集团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14家)和中南地区(11家);
- 华东、华北、东北、中南前3家集团产能30~47%之间;
- 前20家集团在西南、西北产能比重较低,西南拉法基瑞安仅占9.29%;
- 中国建材、海螺集团熟料产能超过一亿吨;
- 天瑞水泥、台泥水泥、海螺集团、溧阳金峰、塔牌水泥、同力水泥、冀东水泥生产线平均规模在日产4000吨以上;
- 冀东在华北、亚泰在东北、中国建材在华东、中材集团在西北产能比重超过20%,
- 冀东涉足6个地区,中国建材5个,海螺集团、中材集团、台泥水泥4个。
发展经验与遗留问题:产能过剩是必然现象
过去十年中,我国水泥产业发展节奏从东到西逐步推进,在如此举世瞩目的发展节奏中,不可避免会遗留一些例如产能过剩等的“并发症”,将在下一市场发展阶段中逐渐消化。
发展节奏:从东到西逐层推进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等相结合可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数字水泥在长期市场跟踪中归纳出区域市场有如下规律:自“十五”开始,水泥工业的发展伴随国家经济节奏脉络由东向西传递,高峰值越来越高,但高峰期周期越来越短。
东部背靠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力量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市场于“十五”初期开始率先启动,水泥发展高峰期在2002~2004年,持续了3年,最高增速为2003年的17%,随后发展态势逐步下行,2008年探底。2009年在4万亿投资计划的拉动下东部水泥增速从低谷有所回升,形成一个较小的波形走势。东部地区基本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十二五”将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期,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部承东启西,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能源等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炭储量,重工业基础较好。中部地区在“十一五”初期开始启动,2006~2007年是水泥发展高峰期,持续了2年,增速顶点为2006年的24%,高于华东峰值6个百分点,当前中部地区还正处于这一轮市场发展波段中。
西部幅员辽阔,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虽然早期就曾提出“西部大开发”,但一直发展缓慢,在4万投资拉动下,2009年开始西部才呈跳跃式发展,目前正处于市场上升期,稳定在高位,2010年水泥产量增速高达32%,高于中部峰值8个百分点,但发展势头或已到达拐点。
过程中的市场表现:产能过剩、价值低估是必然
数字水泥做出的最大努力就是尽可能地用数据使行业信息透明化,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持续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和供给变化两条线以及这两条线最终的交叉点价格。由供需直接决定的产品价格是一个产业和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最直接的体现,若行业利润率能跟其他产业保持同步,就说明实力已基本形成,在经济链条中能跟其他产业博弈,能够消化成本上涨压力。
水泥产业从东到中、西部发展的转化过程中,也是区域产业逐步升级的过程,区域市场的新进入者为获取市场份额必须付出先期进入市场的成本,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以低价格占据市场——近十年水泥价格、销售毛利率并没有随着国民收入、物价水平、能源价格“水涨船高”,而是在低价格区间上下波动,没有跟市场需求同步,没有跟技术进步同步,没有跟企业规模发展同步。有一种最形象的说法“十年前一吨水泥能买两吨煤炭,十年后一吨煤炭买两吨水泥。“几年的结构调整的果实并未使产业受益,反而被成本上涨所吞噬了。
这种价值低估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技术换代和企业集团的新建扩张。技术换代和企业集团的新建扩张,实际上是新旧力量争夺市场份额的博弈,新型干法与落后生产技术、新兴企业与原有企业之间的博弈。市场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时期,“先破后立”、“等量淘汰”都是不现实的,只能采取“先立后破”,即用先进力量挤压落后出局,这就意味着旧力量的抵抗和新力量的进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重叠、并存的,产能过剩是市场高速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38号文对新建产能紧急刹车,但生产线都有一定的建设周期,2011年仍有230条在建线,合计熟料产能2.80亿吨,产能过剩的压力将持续存在。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接受数字水泥采访时表示:产能过剩可以分为区域性过剩、阶段性过剩和全局性过剩三种类型,区域性过剩是指某个区域内的过剩,如长三角市场,阶段性过剩指由于产能集中爆发而导致一段时间内的产能过剩,如西南地区,而38号文有效干预避免了整个产业全局性过剩隐患。
“十二五”展望:经济转型带来产业再次升级 价值回归是方向
过去十年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水泥产业借势实现了“量”的扩张,进行了技术结构调整和大企业集团扩张,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硬基础”。“十二五”是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五年,是从“十一五”发展阶段向“十三五”高级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这场深刻的变革颠覆了中国经济过去多年发展中的“GDP崇拜”,旧事物惯性和新事物成长之间的博弈将在“十二五”中冲击得尤为激烈。在这场变革中,我们思考着更多的问题: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是否能放缓速度,经济发展是否能够顺利转型?4万亿投资之后,我们水泥还有多少蛋糕可切,需求走势会不会出现拐点,多少地区会出现拐点,何时出现?
可以说,“十二五”期间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使水泥产业重新审视过往十年的发展历程,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产能过剩、价格倒挂的状况,实现从“量”到“质”的升级,实现价值回归。2010年的限电风潮给水泥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在产能过剩地区有效控制产能发挥,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量,有效调节市场供需,是实现价值回归的最好手段。但通过依靠企业联合、限产保价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在于大企业集团对市场的掌控力。
在这方面,最早给我们产业启示的就是外资拉法基在“十五”末的西南布局,以区域全面铺开,打造自己的盈利空间。而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的成立是我国水泥并购史上前所未有的震撼性手笔,宋志平在对发达国家水泥行业发展规律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不能再延续过去的那种大规模建设新线和大规模企业进入的方式,而是要走一条存量整合和减量化发展的道路,“存量整合,减量发展”。从何做起,从理念到行动,在行业、企业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在充分竞争的水泥产业难以实现。但南方水泥先从内部做起,再延伸到外部。南方总裁肖家祥是坚决的贯彻者,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2010年国家采取措施节能限电,抑制了产量的发挥,使因产能过剩顽症致使长期低迷的市场出现转机。行业明白:过剩产能只是现象,控制产量是理性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的根本,宋志平对市场的观点得到了行业的认同。
行业的发展其实就是大集团的发展,要真正提高产业在经济产业链中的价值,并购是深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利器。从对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48家区域性水泥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含外资和台资)中并购较为频繁的调查跟踪中,“十五”期间并购还是零星收购,“十一五”才逐渐起步,但仍处于“大吃小”的阶段。经过“十五”、“十一五”的积累,众多大水泥企业已经建立了广泛的融资渠道,产业的发展主要借助资本的发展,但资本市场是“利字为最”的,投资就必须寻求回报,大量资金投放后就希望企业从规模上、利润上给予最直接的反应。国家38号文严格卡关新建线,企业要做大,并购成为了主要方式,“十二五”产业的并购整合必将加快,重新理顺企业结构。
然而,市场是复杂的、矛盾的,存在需求容量与企业扩张、强势大企业与灵活中小企业之间等多股力量的博弈,“十二五”这个转型的时期,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如何选择并购的时机、方式、成本都是企业所要思索的,特别是38号文使大企业面临着并购紧迫性和并购成本抬高的尴尬。反观“十五”期间拉法基西南发力正值国内103号文出台使企业资金链紧张,中材进入西北水泥缘于德隆危机中的资金链断裂,“十一五”中期南方水泥的成立也是在市场低迷了三年之后才出手进入。这几大经典并购案都是在被收购企业由于政策、突发事件或市场下滑等因素导致资金链困难时进行的收购。这个期间水泥行业两大并购失败案,一是中国建材、中材收冀东无功而返,一是中国建材收海螺鸣兵息鼓。若这两大收购强强联合、凯旋而归对产业都是好事,但收购这不是“单相思”,并购是企业行为,我国市场还处于高企阶段,优质企业对于转让并不买账。
随着市场、企业发展,水泥市场主要是由几大企业主导,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必然要从此前的抢占资源、市场上升到区域战略层面的竞争,但终极目标是提高区域的控制力,提高协调能力,实现整个产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十二五”的新形势下,我国水泥产业升级、价值回归将是最为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