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在国际经济错综复杂和国内经济稳中趋缓的背景下,我省水泥销售量和散装水泥供应量出现了下降局面,同比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长率略高于水泥产量增长率。
2012年1—6月,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197.0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52万吨,下降了2.7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9.41%.水泥散装率45.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86个百分点,列西北地区第三位、全国第22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8个百分点。西宁地区、海南州水泥企业散装水泥供应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8.48万吨;海东、海西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呈下降趋势,比上年同期减少24万吨;海北州、黄南州依托预拌混凝土企业,加大了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玉树地区灾后重建项目使用散装水泥24万吨,比上年增加21.5万吨,同比增长9.6倍。全省水泥销售量431.2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64万吨,下降了5%(目标责任中的一家水泥企业停产,另一家水泥生产企业根据产业政策被关闭)。
2012年1—6月,预拌混凝土使用量260.39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31.17万立方米,增长了101.5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4%.使用散装水泥87.19万吨。同比增加37.99万吨,增长了77.22%,占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的45%.其中西宁市25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118.99万立方米;海东地区7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29.02万立方米;海南州1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1.2万立方米;海西州8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22.49万立方米;海北州1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1.6万立方米;黄南州2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7.09万立方米。上述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左右,预拌混凝土生产开工不足、产能过剩的现象严重。格尔木市新建成一座年产20万吨的预拌砂浆生产线,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我省城市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禁现”时期,填补了我省推广预拌砂浆工作的空白,并步入了西北五省前列。西宁市四条预拌砂浆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上半年,农村销售散装水泥3.2万吨,虽比上年同期减少了6.8万多吨,但农村散装水泥发展已经成为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新的增长点。海西州在德令哈市、乌兰等3县7村2集镇配置散装水泥流动罐,供应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支持当地农村建设。化隆县在“党政军企示范村”创建活动中全部配送散装水泥,配送范围辐射24个村庄,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农村牧区散装水泥配送站的作用。此外,全省还有5个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站正在建设当中。城市“禁现”与农牧区“推散”齐头并进的局面正在形成。
散装水泥的推广使用为我省节能减排作出了一定贡献,按上半年我省散装水泥197.07万吨的供应量测算:可节约综合资源折标煤153.71万吨、烧碱43.35万吨、节约用电1418.9万度、节约人力拆包费和装卸费788.28万元,减少粉尘排放1.9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1.8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39万吨,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