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水泥行业再次陷入停产、限产的严格约束之中。作为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重要内容,北京市通报说,整个行业均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任务。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告诉记者,虽然北京市对水泥行业的管理一直比其他省市严格,但因为大气原因关停还是第一次,“水泥厂减产停产,显然这并不是开始。”
在北京市范围内,水泥、钢铁等行业于2000年以来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
同样深受环境压力影响的是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交通问题。人们目前正在揣测,近期是否出台更为严厉的限行办法。
在10年减排努力之后,北京还能为自己的大气改善作出何种贡献?
首当其冲
北京市房山区,北京强联水泥厂。内部质量管理负责人郑策告诉本刊记者,从2013年1月初开始,水泥厂就已经实现了全线停产,“之前接到的通知,有几天的准备时间,很快就实现停产。”
强联水泥厂是北京市水泥行业的支柱企业之一,隶属于北京金隅集团。后者管辖着北京大多数水泥企业。
郑策说,此次停产对强联水泥厂还是有很多影响,首先就是经济结算,比如设备的折旧等,“停产的损失肯定是很大的,比如有些厂之所以即使亏本运行也不会停止生产,因为一个窑炉一开一停,费用就很高。”
停止生产后,企业正在借此机会对设备进行检修,一些员工因此仍在车间忙碌。检修结束后,他们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开始休假。
郑策的希望是,停产能在两个月内结束。但他并不清楚情况到底会怎样。
水泥工业一直被认为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理论分析表明,按照中国水泥行业的现有水平,生产1吨水泥熟料约排放940千克二氧化碳。在中国,水泥行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工业生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整个行业面临着二氧化碳减排的巨大压力。
因此,水泥厂也是新世纪以来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领域。孔祥忠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市水泥行业处于最兴盛的时候,有八九十条生产线,目前只有11条。
2008年奥运会是带来改变的根本原因。在提出更严格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大量小企业倒闭。到奥运会开幕前,行业被减产、限产,还波及到周围省市。
事实上,除了环保标准不达标,提高门槛带来的竞争压力,导致了另外一些企业的关闭。
2012年初,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考察调研时曾表示,环保部正在研究的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将会很严格,可能会从现行的每标准立方米800毫克收紧到300毫克或400毫克。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测算,目前国内每吨水泥的生产成本为180至250元,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修订后,加上水泥脱硝设备投入,每吨水泥成本将增加20至40元。以2011年水泥产量计算,全行业将增加成本400多亿元,新标准将吃掉水泥企业全年利润的50%。
而在北京,这种情况早已成为现实。
诸多因素之下,到2009年夏天,北京市有近30家水泥企业,当时已经预计到2010年再淘汰出13家。
关停的水泥厂部分转产到其他行业,大部分企业关门倒闭,“这样的企业很难转移到其他地区,因为那些地方并不缺水泥厂。”
孔祥忠说,虽然大量企业关停,但这种趋势仍会延续,“市里应该还有这个想法,就是还会继续压缩。”
烧垃圾的水泥厂
其实,与不断提升的汽车减排一样,北京重工业的减排空间已经相当有限。
孔祥忠说,2013年水泥行业将有新的排放标准出台,届时排放标准将达到欧洲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水平。
据他介绍,目前北京全部11条水泥生产线都分布在昌平、房山、平谷、顺义和怀柔等郊区,“从环境保护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每条线都是达标的。”
“就是目前这些生产线,及时全线开工生产,也只能满足本市水泥用量的30%,剩下大部分水泥需求还是依靠外省市的调入来满足需求。”他说。
不过,目前北京的水泥行业的减排空间已非停产、限产所能解决。
比如,这些水泥厂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处理城市垃圾以及危废物品,“烧水泥的窑炉是世界上公认的处理过程最安全、处理结果最彻底的一个工业窑炉,西方发达国家的水泥厂,同样都承担了所在城市各种污染物的最终消纳的功能。”孔祥忠说。
以北京水泥厂为例,每年要处理10万吨白色危险废弃物,包括制药厂的废弃物品、医疗垃圾以及印染厂的废弃油墨、废旧钞票等。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及周围很多工厂都关停的情况下,北京水泥厂仍然继续开工生产。
“如果北京水泥厂也关了,那么危废处理的很大一块就没有了。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部分水泥企业也是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的一个环节。”孔祥忠说,以日本为例,水泥厂很多,而且生产水泥的成本并不高,这些企业很大一部分贡献就是处理危废物品。
“他们处理垃圾、废旧轮胎、塑料制品,然后从政府获得补贴,使得成本很低。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废旧轮胎最后都是由水泥厂来消纳的。在国外,废旧轮胎是不允许用作其他用途的,同时又不能投放到大自然,因为里面的硫会分解出来,最后都是拉到水泥厂去消纳。但是,由于政府还没有进行限制,目前我们国家还做不到这一点。”孔祥忠说。
制药厂产生的毒害尾渣也会拉到水泥厂煅烧消纳,“因为在所有的工业窑炉中间,只有水泥厂的窑炉温度能够达到1600度以上,而一些垃圾焚烧炉的温度只有1000度左右,在焚烧过程中,如果温度处理不好,部分垃圾就可能产生二英这种致癌物质,造成二次污染。”他告诉本刊。
减不下的环京产能
北京水泥业受到严格限制的这些年,正是整个行业迅速跃进的年头。在大范围、快速城镇化的情况下,基建投资的激增进一步导致了水泥需求的快速增长。
在“十一五”末期,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达18.8亿吨,5年的时间共生产了75亿多吨水泥,年平均增长11.7%。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共生产了186亿多吨水泥,这5年的水泥产量,占60年总产量的40%多。
到这一年底,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近1 300多条,其中约54%是“十一五”时期建设投产的,并且日产4 000吨规模及以上的生产线就有近400条。
在这种猛烈增长的势头中,环绕北京的几个省区都是产能大户。比如河北省作为水泥工业大省,拥有冀东、太行等国内知名的水泥集团。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虽然受到限产,河北水泥产量为8953万吨,仍在全国排名第六位。
雾霾天气发生后,《证券时报》曾采访冀东水泥、河北钢铁等,对方称尚未接到限产减排通知,其经营未受到影响。
除了重大活动,来自上级领导的压力是这些地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最大制约因素。比如2010年夏天,河北省通报了上半年各设区市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结果导致各地区纷纷采取各项措施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生产:限产、限电以及电费加价等多项措施。
“停产过去只出现过在个别省市,在中央考核他们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指标的时候,有地方政府进行过人为的限制或者停产。”孔祥忠说。
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信息,在水泥总产能29亿吨、产量20.9亿吨、全国人均熟料产能已超过1吨的情况下,“十二五”将面临全国性水泥产能过剩。
值得忧虑的是,在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的形势下,水泥投资仍呈现降速不降温的态势。孔祥忠表示,2011年水泥投资增速虽然下降8.29个百分点,但仍然完成1439亿元的投资额,预计新疆、河北、内蒙古、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区产能过剩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在中央政府层面,其实一直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解决相关行业的发展问题并进行有效调控。
201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发布。该意见要求,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
之前在2003年12月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就开始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宏观调控。
到2012年11月下旬,国家发布了与水泥产业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文件多达38个。
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官员2012年底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顽疾仍无法根治。而根本在于关系地方的税收和就业问题。
“相对北京市的严格监管,其他一些地方的监控力度就没有那么严格,相应一些地方水泥企业本身的执行力度也不高,而雾霾天气并不是北京一个地方的企业造成的。”孔祥忠说,显然应该加强联防联控,而不是仅仅加强对某一个特定区域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