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明:水泥工业的未来一片美好

来源: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2日

  “作为一位从事水泥行业60年的老科技工程人员,我心里的确埋藏着一个中国梦,这就是中国要成为世界水泥强国的梦!”

  在资深水泥专家高长明心中,他始终怀揣着这样的梦想。虽已80岁高龄,但高长明仍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半个多世纪来,他时刻心系行业,时至今日还在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此次采访高长明,是想请教关于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传了几个简讯后,高长明欣然接受。电话那边,这位老专家以乐观的态度,描述着行业的美好愿景,勾勒着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产能利用率多少才算合理?

  得知产能过剩这一采访主题后,高长明便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现在尽管有点过剩,但绝不是悲观的、严重的、深度的、长期的、危机性的过剩,现在还处于比较乐观的形势。”

  当然,高长明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依有据。

  按照国际公认的准则(水泥产能年利用率的正常范围为70%-80%),我国现今水泥工业的态势应属正常健康状态。然而我国媒体以及行业内绝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我国水泥工业已身患产能严重过剩的顽疾,而且还处在恶性竞争、利润下降、亏损扩大的边缘,企业备受煎熬。两种认知对同一对象的判别何以会相差如此悬殊?

  其实,国内外长期生产经验表明,水泥窑每年正常的运转时间为300天~310天,即年运转率为82%~85%。水泥窑的熟料产能实际上就是在这样的满负荷条件下确定的。为了赋予水泥窑对市场需求的波动一定弹性,因而对窑的产能年利用率往往设计为70%~80%。亦即在正常情况下,水泥窑本身就应该有20%~30%的富余能力(时间)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高长明看来,大家现在对这一国际准则有不同看法。“现在很多人认为产能利用率必须在85%或85%以上才算合理,假如在70%左右就算过剩,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科学的。”

  针对这一现象,高长明搜集整理了2006年~2011年世界水泥产量前20个国家的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统计(除中国外),并从中看出,虽然各国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是其平均值却趋稳于73%左右。这是一个颇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数据,与国际公认的水泥产能利用率介于70%~80%之间均属正常合理的经验完全吻合。

  同理,如果水泥产能利用率高于80%或85%则倾向于产能不足,供应偏紧:低于70%或65%则倾向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实际上,我国产能利用率最低的时候是在2010年,只有68%。之后我国水泥产能利用率在逐年增加,今年会达到73%,明后年还会提高一到两个百分点,将稳定在75%左右。”

  通过高长明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水泥的产能过剩只是个别地区的个别案例,水泥市场整体仍旧乐观。

  新增产能是否加剧过剩?

  目前我国在建的水泥生产线有200多条,假使这些生产线未来全部投产,将释放出约3亿多吨的产能,难道这些新增产能不会导致过剩加剧吗?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也是很多人认为产能过剩会更为严重的依据。

  而在高长明看来,这些新增产能不仅不会造成过剩加剧,反而还会促使落后生产线的淘汰。

  “在水泥行业,分两种类型的企业。一种是真正做事业的大企业,想要在市场站住脚,比如中国建材、中国中材、海螺、山水、华新、华润等,这些大企业不吭不响,一条线接着一条线地在建。此外,还有一些落后的水泥生产线,他们的声音则是倾向严重过剩,他们寄希望于停建新的生产线,以保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一个事实是,当前大家都在赶末班车,于是这两年很多企业都在拼命地建生产线,以此抓住最后的时机。

  高长明认为,很多行业人士仅仅关注200多条新建生产线全部释放产能后将产生的过剩现象,而忽略了目前我们还有3亿多吨落后产能的现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