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不见,灰尘依旧
“你观察车外树和草的颜色,就能知道快到水泥厂了。”驱车前往京山县雁门口镇的新生水泥厂时,同行的荆门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彭勇笑道。
路边灰尘渐厚,一旁的树和草灰白一片。抬头一看,新生水泥厂到了。
“以前老远就能看见厂区大烟囱冒出滚滚浓烟,还有刺鼻的味道,一路不敢开车窗。”彭勇说,关了立窑后,厂区浓烟不见了。
今年,该厂两条立窑熟料生产线和两套粉磨机组列入淘汰目录,产能共54万吨,占今年全省水泥产能淘汰总量的40%。
眼下,关停的两条立窑生产线正在拆除中。
关停立窑,行业自救
新生水泥厂副厂长周炳全说,前些年,该厂日子比较好过。但近两年,产能过剩压得水泥生产企业喘不过气来,淘汰落后产能成为行业自救的首选。
“立窑能耗高、污染大。”周炳全直言,淘汰落后产能是件双赢的事情。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日产2000吨的旋窑生产线,每吨能耗700千瓦时至800千瓦时,而立窑生产线每吨能耗950千瓦时至1000千瓦时。同样一吨水泥,立窑生产线比旋窑生产线成本要高30元至40元,销售越来越吃力。
污染问题也不容回避。“看着周边的环境,工人们也是灰头土脸的,心里也很纠结。但是,厂里300号人要吃饭,在国家没有强制措施前,只能撑一天是一天。”
2003年,新生水泥厂为减少粉尘排放,投入100多万元,请来南京水泥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对立窑收尘技术改造升级。然而,由于立窑生产线自身的特点,改造后的收尘效果依然达不到国家标准。
“烟囱冒了14年的烟,心里一直堵着。”周炳全说,立窑关停的那天,心里顺畅不少。
在600吨旋窑生产操作间里,工人李师傅一边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仪表上跳跃的数据。“立窑操作间都是人工加料,人在窑口能感觉到热浪。”他从淘汰的立窑生产线转岗过来,旋窑全自动的操作流程让他感觉“工作是种享福”。
多管齐下,安置职工
新生水泥厂有职工307人,立窑生产线关停后,产能减少一半,一半以上的员工要离厂,员工安置成为头等大事。
“企业虽然困难,但在员工安置上想尽了办法。”周炳全介绍,新生水泥厂出台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凡自谋职业的员工,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此举带动80名员工自主创业,加上转岗的、退休的,共有110人得到妥善安置。
然而,仍有近200名员工要靠现有的600吨旋窑吃饭,企业处境举步维艰。
“日产600吨的旋窑,也被划为国家限制产能类。”周炳全说,公司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如果能有更好的选择,会主动关停600吨立窑生产线。
荆门市经信委透露,针对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该市鼓励水泥龙头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新生水泥,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期待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