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商陈精毅:将灰色水泥变“绿色”

来源: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0日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上市公司昂国集团主席陈精毅是出身于富裕商业家族的长子,父亲陈剑敦早年在印度尼西亚经商致富后举家迁居新加坡,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办了本地主要的船务公司之一——亚非船务。1968年,其家族斥巨资购置了目前位于罗敏申路一带的亚非大厦。当时这座大厦是罗敏申一带主要的建筑物,前《南洋商报》就设在该座大厦里。陈剑敦晚年移居香港,2008年在香港过世,享年92岁。

  父亲曾捐雅加达办事处作为中国驻印尼大使馆

  陈精毅眼中的父亲不仅是成功的实业家,也是著名的侨领。从上世纪40年代起直到去世前长达半个多世纪,陈剑敦捐献了不少资金给家乡及中国的建设,他为家乡捐建了学校、医院、养老院、水库、公路等。陈剑敦也是陈嘉庚创建的厦门华侨博物馆最后一位辞世的捐款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剑敦将自己在印尼雅加达的办事处无偿捐出,设立中国大使馆。

  谈到父亲对他的影响时,陈精毅说:“父亲白手起家的坚韧毅力和对故乡的赤子深情是他留给我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接受华文教育的陈精毅上世纪60年代从华侨中学毕业后远赴英国留学,在取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回国,在美国通用电气(GE)找到一份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成为GE在新加坡聘请的第一位研发工程师。他主要的工作是测试机器。每天与机器为伍,对着机器“讲话”,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他却做的非常开心。在通用打工的一年半为他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我不愿自己仅有的一次人生只是重复‘子继父业,财富传承’的老套理念。”陈精毅说:“我不愿因恰巧幸运的身世而湮灭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追求与努力。我宁愿为自己选择一条布满荆棘的创业之路,与父辈并肩奋斗,谱写自己的创业史,昂国的创业史,这是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

  支撑家族事业同时创立自己事业

  1974年,父母决定移居香港。身为家族长子“父命难违”,陈精毅毅然肩负起支撑家族事业的重担,但他却执意要父亲同意让他在执掌家族事业的同时,也创立自己的事业。1975年,昂国的前身“双龙洋灰”(Ssangyong Cement)应运而生。

  陈精毅在水泥制造业打拼了40年,堪称为新加坡特种水泥行业的先驱者。得益于70年代新加坡经济起飞,公司业绩突飞猛进,1983年“双龙洋灰”成为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2002年,韩国合作伙伴因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而退股,亚非船务购买了韩国合作伙伴的股份成为公司最大股东,并易名为昂国企业(EnGro),昂国即“昂扬国威”之意。作为本土公司“昂国”不仅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也制定并积极推动“坚守本土、扩张海外”的新策略。

  1997年至2006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新加坡建筑业停滞了好几年,建材市场每况愈下,水泥供过于求,陈精毅却迎难而上毅然决定把原有的熟料粉磨业务扩大到和物流有关的领域,并在裕廊(PDL)岛上建造现代化的水泥散装仓储库。他回忆说:“在经济下滑之际做出这个决定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中转站,我们就会失去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业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新的思维发展本土的特种水泥及预拌混凝土,让磨细水渣矿粉(或矿渣水泥)成为推动本土业务的新动力,将重点转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材。”

  目前昂国的绿色水泥在新加坡市场占有率和生产量都位居第一,近年来本地不少基础设施例如:地铁、隧道,以及金沙都使用了昂国的绿色水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