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浙江水泥并购潮:外资巨头纷纷抢滩对垒中国建材

更新日期: 2007年09月13日 作者: 雍非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随着外资巨头纷纷抢滩,以及央企中国建材强势进军,浙江水泥业正面临全行业大重组。

    8月31日,美国高盛集团宣布入股浙江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红狮"),以8000万美金购得其25%的股权。此前三天,马来西亚杨忠礼集团(YTL)斥资4.8亿元人民币,收购浙江金圆集团下属临安金圆水泥厂。 

    同月,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3323.HK)先是联合尖峰集团(600668.SH)、浙江邦达等5家企业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其后又与绍兴菲达环保(600526.SH)、嘉兴芽芽水泥等10家浙江民企达成收购意向或框架协议,力争三年内占有浙江水泥业50%的产能。

    "水泥行业将会出现大动荡、大改组"。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表示,水泥行业集中度低、供过于求的现状,为行业企业进行整合提供了机会。"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建材这样的央企有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支撑和产业基础,拥有很多收购机会,并有望成为与外资抗衡的关键力量。"

    而与此同时,由于短时间内大量资本涌入,使得浙江省水泥业将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无疑将引发更激烈的市场争夺。

    外资抢滩

    8月31日,高盛正式参股红狮集团。高盛(亚洲)公司总经理张奕表示,将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支持红狮高速长远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的眼光尤其挑剔,而它所选中的红狮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目前,红狮年产水泥1650万吨,产能居全国第五位,其吨水泥投资额约220元/吨,为全国最低水平。

    知情人士称,早在2005年10月,高盛便与红狮开始接触,并最终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而业内人士也相当看好红狮未来的融资前景,一旦由高盛包装上市,预计其市盈率有望超过海螺水泥。

    "虽然红狮目前是盈利的,但浙江水泥产业却已出现连续三年的大亏损。"浙江省经贸委官员金连升对本报记者表示,外资购并或将促进当地水泥产业整合。

    2004年以来,浙江水泥企业开始进入"严冬"。由于近年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投资增长拉动水泥需求,导致当地水泥企业迅速增加,而原煤价格等上涨导致水泥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浙江水泥企业出现价格战,由此导致连续三年的全行业阶段性亏损。

    2006年,浙江水泥产量接近1亿吨,位居全国第三。目前,浙江有新型干法水泥企业59家,熟料生产线81条,其中日产5000吨的大型生产线15条;另有180家中小企业,去年共生产水泥3725万吨,占全省水泥产量的37.45%。

    "浙江的水泥企业是总体数量多、产能过剩、规模集中度不高。"浙江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表示,浙江水泥行业亟待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促进全行业做大做强。

    而在高盛之前,众多国际巨头就已抢滩浙江——今年初,意大利水泥集团与绍兴民企光宇集团签约,出资3300万美元收购光宇集团陕西富平水泥100%股权,并有意与其它水泥项目进行合作。光宇集团拥有总资产75亿元,涉足玻璃、水泥、化工及电子产业。

    今年8月28日,马来西亚第二大水泥制造商杨忠礼水泥集团收购临安金圆水泥厂,后者拥有一条日产5000吨生产线,年产高标号水泥300万吨。其董事总经理杨肃斌向本报记者表示,该集团对中国的水泥市场有浓厚兴趣,希望为下一步的发展寻找商机。

    此外,全球著名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商意大利卜赛特集团也选择投资浙江,在宁波独资设立了卜赛特(宁波)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浙江布局

    面对外资的汹涌攻势,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也在加紧在浙江布局。

    7月10日,中国建材与浙江虎山集团签署协议,拟收购其重组后至少90%的股权。8月18日,中国建材联合尖峰集团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35亿元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随后,中国建材与华东地区的10家水泥民企签订收购意向书或框架协议,分别收购中利达集团、立马水泥、芽芽水泥80%的股权,收购众盛建材和众盛水泥95%的股权,收购申河水泥和桐星水泥80%的股权、菲达水泥和天基水泥100%的股权以及何家山水泥至少50%的股权。除菲达水泥外,其余9家公司全部位于浙江。

    业内人士估计,南方水泥未来两年内的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中国建材的产能将达1.3亿吨。届时,中国建材将拥有浙江区域40%至50%的水泥产能并拥有定价权。

    "南方水泥运营中心将设在杭州。"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会晤浙江省副省长陈敏尔时表态称。而陈敏尔透露,浙江省经贸委正在起草与中国建材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展开更多合资合作。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并开始实施的<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到2020年,国内水泥企业前10家的集中度有望由目前的15%提升到50%。据悉,世界排名前十的水泥企业已有六家进入中国,已经开始大举对国内企业实施并购。

    "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对整个水泥行业利大于弊。"芽芽水泥控股股东戴爱荣如是说。

    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也表示,不管是外资进入还是央企布局,都更加明确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国内水泥行业大整合的阶段已经来临。"整合、集中能有效地避免恶性竞争,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资金涌入引发过剩难题

    但也有市场人士对于行业巨头纷纷涌入本地水泥业表示异议。浙江某水泥公司负责人认为,在几家外资企业及中国建材大购并之后,今年底浙江新型干法生产线将达100%,成为国内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最高的省份。但怪圈也由此产生:浙江干法水泥卖价却比其他省市的立窑水泥还低,以致不少企业"优质不优价",仍然处在亏损境地。

    今年6月,浙江省水泥协会曾向当地政府提交<关于要求加强水泥总量控制,停止新生产线建设的报告>。该报告披露,按人均消费量计算,浙江省2006年已达到1997Kg/人年,超过全国平均916Kg/人年的1倍多,居全国首位,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为此,该协会建议采取果断行政措施,停止一切水泥生产线(包括几年前已批未建的)建设,实现水泥、熟料产能的零增长;要求政府加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度,依法淘汰不合格的粉磨企业,控制水泥总量,净化水泥市场。

    据悉,浙江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金德水曾就此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处理。

    而浙江省发改委产业发展处处长金谷公开表示,目前该省水泥行业的机立窑已基本淘汰,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超过96%。也就是说,浙江省现有的生产线大多数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此很难进行调控。而对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政府也不宜干预。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