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云南水泥工业忧思录

更新日期: 2009年08月21日 作者: 甄源 来源: 中国水泥网 【字体:

    忧思四:报大上小监管失缺

    “十一五”以来,多元化投资主体在云南投资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积极性持续高涨,新建水泥项目在全省遍地开花,有力的促进了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与此同时,一些违反国家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也在不断蔓延。

    国家产业政策明确规定,限制新建2000t/d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低于2000t/d以下生产线的,必须经过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既然如此,为了减少审批环节,顺利拿到省级投资主管部门的批文,项目业主们便把新建项目统统按2000t/d规模报批,一旦获准,要缩小建设规模谁也奈何不了。多年来,如此这般的行为和做法已屡见不鲜。明明核准的是2000t/d,实际建设的却是1200t/d或1500t/d。有的项目业主为了省土地、省投资,甚至掐头去尾建设不完整生产线。这一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做法,由于未能引起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手段加以制止,因而大有蔓延之势。甚至还有报批2000t/d,实则建设更大规模的项目。奇怪的是,多条这样的生产线投产以后,照样得以顺利通过产业政策审查,拿到生产许可证。难怪有企业经营者投书省级党报,质问国家产业政策的执行到底应该由谁监管,怎样监管。

    报大项目上小规模,不仅仅是生产规模的缩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再现,与国家产业政策背道而驰,而且占用了宝贵的资源和能源,甚至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提升。据2008年云南水泥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平均为116千克标煤/吨,而1500t/d以下企业的平均能耗为134千克标煤/吨,高出约16%。曲靖市一户报批2000t/d,实则建设1500t/d的企业,由于没有均化系统,原料质量波动较大,造成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在为一重点工程提供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过程中,虽然企业每批产品均附有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但经建工部门化验室检测,同样的品种同样的等级,每批之间的强度等级相差之大,令建设单位不敢继续使用。

    忧思五:小粉磨站何时出局

    据2008年统计,云南现有水泥粉磨站35户,分布在全省13个州市,占全省水泥企业总数的13.8%,水泥粉磨能力758万吨。除3户60万吨以上规模的为“十一五”以来新建外,其余的大多是“十五”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现有粉磨站中,80万吨2户;40至60万吨3户;30万吨3户;20万吨13户;10万吨及以下14户。20万吨以下规模粉磨站占总数的77.1%。当年共生产水泥302万吨,产能发挥仅为39.8%。

    按照一般规律,水泥熟料基地通常建在石灰石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水泥粉磨站建在靠近市场、交通便利、且矿渣、粉煤灰等“二次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云南的情况有些特别,至今尚无水泥熟料基地,粉磨站也大多建在交通不便之处。特别是那些小粉磨站更是如此。由于历史的、规划的、管理的、市场的各种原因,小粉磨站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熟料来源受限制,能力发挥较差。除了大企业在异地建设的粉磨站有较为充足的熟料保障外,其余小粉磨站均没有稳定的熟料来源,主要向附近大企业求购。市场旺销时,大企业的水泥供不应求,外卖熟料甚少或者为零,粉磨站成了无米之炊。市场疲软时,大企业慷慨供应熟料,粉磨站同样面临产品滞销。怒江州一户年产1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靠远在280余公里外的大理某企业供给熟料,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熟料供应得不到充足的保障,产量最高的一年就5万多吨。近年来基本维持在2万吨左右,生存危坚。一户建在普洱市偏远山区、年产20万吨的粉磨站,由于当地市场容量有限,多年来产量一直在2、3万吨徘徊,从投产之日起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关了不忍心,开着不赚钱,陷入两难境地。还有的小粉磨站,一年的产量仅有几千吨。

    二是能耗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大中型粉磨站吨水泥电耗一般为45千瓦时,指标先进的仅40千瓦时。而小粉磨站则高达55-60千瓦时。且出厂水泥质量极不稳定,有的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乱掺加混合材,水泥质量投诉和纠纷不时发生。有的还暗中与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争抢矿渣、粉煤灰等“二次资源”。

    三是整体形象欠佳。大多数小粉磨站设备简陋,厂房陈旧,粉尘堆积,环境卫生较差,与落后小立窑一样,在社会上和公众心目中形成不良印象。

 随着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云南省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但小粉磨站何去何从,至今尚无具体明确的规定。2007至2008年两年间,云南全省共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产能力821万吨。一批被淘汰企业,有的摇身一变成为粉磨站;有的正谋划改为粉磨站。原有的一些小粉磨站也借机扩大能力。对于建设水泥粉磨站的问题,国家产业政策早有明确规定,即新建水泥粉磨站规模至少为年产60万吨。云南省人民政府2007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涉及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企业,经审核同意后,可改建为粉磨站。可迄今为止,省有关部门一直未对淘汰企业改建为水泥粉磨站的规划方案、改造办法、基本准入条件、数量控制、规模效应、申报程序等具体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使企业雾里看花,不明不白。

    ……

    忧思而后言

    忧思决非杞人忧天,为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关心云南水泥工业发展的业内人士发出肺腑之言。经过对行业发展中显露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思考,大家集思广益,纷纷建言献策: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泥工业发展。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省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发展水泥工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云南水泥工业实际,统筹兼顾,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区域划分上,充分考虑各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按照一定的地缘关系,将区域市场进行细划,以利于各区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产业布局上,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把区域划分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根据各州市、各县区的生态环境、人口分布、资源储备、交通条件、市场容量等硬指标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对水泥工业发展进行科学决策,认真选点,合理布局。项目规划上,根据全省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预测,在资源能源相对富集,市场容量较为广阔,交通辐射能力较强的地方建设一定规模的熟料生产企业,形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水泥工业新格局。

    二、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国家产业政策。针对目前一些地区和项目业主存在着不顾资源储量、能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产能过剩的现象,为规范水泥项目的投资行为,促进行业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泥投资项目在继续坚持“除禁止类项目外,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基础上,应增加“报主管工业和投资的省政府领导核批”的内容,对违规项目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对已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州、市、县、区,新上项目时,规模、布点的核准要严格把关;对新建项目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做好市场调查和发展趋势预测,防止盲目上马和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投资失误和资源浪费;对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的现有水泥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对未列入全省水泥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不足,布局不合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对在风景区范围和边缘以及生态脆弱地区的建设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对不按核准内容、规模建设的项目,不予进行项目验收和《生产许可证》发放。同时实行差别电价,按同类规模企业上一年用电量的70%供电,其余部分实行差别电价进行调控。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淘汰任务落到实处。在2007年和2008年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顺利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2月再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今明两年全省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066万吨。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前两年淘汰的864万吨落后水泥熟料生产能力,除一部分为无《生产许可证》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尚有2条或2条以上生产线,关停其中部分生产线,对企业的整体影响相对容易承受。而今明两年的淘汰计划将使大部分企业剩余的生产线全部关停,淘汰企业面临的难度加大,困难增多。不仅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有想法,一些州市行业主管部门也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新一轮的淘汰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根据各地水泥工业发展实际,本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进一步加大产业政策宣传力度,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妥善安置被关闭或淘汰企业的职工。做到层层狠抓落实,级级认真负责,保证督查有力,确保全省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稳步推进,顺利完成。同时,对列入淘汰落后的水泥企业改建为粉磨站的问题,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尽快研究和制定淘汰企业改建为粉磨站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原有一些小粉磨站的退出机制,用市场准入的方式让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存在质量风险的小粉磨站出局,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健康发展。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水泥工业是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担负着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的重要使命。围绕国家和省提出的节能、降耗、减排目标,要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工业发展中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坚持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着力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利用。应结合《通用硅酸盐水泥》新的国家标准的实施,不断提高全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消纳冶金、化工、电力、煤炭等相关行业的各类工业废弃物,充分利用好“二次资源”,力争到“十一五”末期,矿渣、粉煤灰等废渣的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65%提高到80%左右。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完善余热发电工作的相关配套措施,要求新建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必须配套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已建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尚未利用余热技术的,应在“十一五”末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将其废热充分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标,减少水泥工业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

    五、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行政服务和信息共享作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行业规划的引导作用,适时修订和调整水泥工业发展规划,细化水泥工业的发展规模、结构、速度等主要目标,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企业组织结构、产业核心技术准入条件,定期编发水泥工业发展报告,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投资主管部门应定期公布新建水泥项目核准信息,并对全行业投资动态、投资倾向、投资效果等进行分析汇总,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影响范围。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服务和信息共享,更好地引导全行业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有关方针政策,推动云南水泥工业坚定不移地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