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华东:引领中国水泥发展的风向标

更新日期: 2011年07月27日 作者: 刘作毅 沈利利 孙钤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中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十五、十一五期10年间,华东地区走完了从高速发展、市场角逐、价值回归的一轮行情,交上了一份有份量的答卷,为其他地区的水泥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市场发展:引领中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

     21世纪初,中国水泥工业还是以落后产能为主,华东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水泥,大规模、高速度建设为水泥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水泥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进行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实现几代中国水泥人的梦。2004年,华东地区投产76条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8,094万吨,率先实现产业升级,进入以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为主导的阶段。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有升有降,2005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产业的技术进步难抵市场的走低,企业间在拼成本的竞争中难以自拔,价格成为牺牲品一路走低,优胜劣汰低价走量是企业得以生存的信条。

    周期性市场走低正是收购的好机会,中国建材借助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敢为人先进入浙江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收购。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回忆当时的情景动情地说道:当时如此大规模的收购是史无前例的,但要解决市场的混战局面,一条线一条线的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宋志平有远见、有魄力,他是看到了企业发展的机会,我是在考虑产业的出路,我们想到了一起,一拍即和,只有背水一战。信心有了,但关键是整合,中国建材在市场整合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它的成功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索了一条非常有益的道路。

    竞争格局:两军独大

    海螺水泥、中国建材所取得的成绩将载入中国水泥发展的史册。“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集中反映了国内外的业内人士对海螺水泥的评价;今年初,南方水泥在联合重组和管理整合方面的成功经验,被列入哈佛商学院管理案例。以上都说明了中国的水泥企业取得了世界公认的业绩,被世界看好。可以说中国的水泥企业在技术、经济管理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华东以海螺、南方水泥为代表的8家水泥集团熟料产能占到华东地区的58%,海螺、南方水泥两家占到35%, 华东地区的集中度在“十一五”期间有了很大提高。

    华东水泥市场走完了从上升期到回落期的过程,作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海螺,借助市场的上升,大力推进新型干法水泥,引领中国水泥产业技术结构调整,跨出安徽宁国,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海螺在华东六省一市布局熟料基地与粉磨站,凭借精细化的经营管理与得天独厚的基地 + 物流 + 市场优势,难有敌手与其向背。海螺48条线,生产线平均规模4600 t/d,装备精良且标准化,今年将新投3条12000 t/d生产线,关键技术与装备采用当今世界顶级产品,可以看出海螺仍然站在产业的技术高端。海螺在“十一五”向装备制造进军,旗下铜陵水泥独辟蹊径,利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及气化焚烧炉相结合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简称CKK技术)将是“十二五”水泥工业的亮点。

    南方水泥在华东的熟料产能略低于海螺,分布在四省一市。南方水泥的整合,并非一开始就得到外界认可。曾有媒体把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称为“疯狂收购”、“大跃进”。实际上南方水泥当时最大的风险是市场究竟探到底了吗?南方水泥市场整合的资本和”灵丹妙药”来自何方,否定者不少,肯定者不多,更多的是“看官”,南方的“底气”只有进入水泥行业的后来者、但深谙行业发展逻辑的宋志平心里有数。他敏锐地感觉到,整合“机会就在当下,一定要及时抓住”。如何抓,中国建材引入了“央企市营”的动力机制,其核心:一是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股份制,二是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职业经理人制度。

    南方水泥2006年底从浙江进入,2008年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挑战,中国政府出台强有力的“4万亿投资”,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南方所处区域遇到了难得的市场机会,2010年,国家出手限电措施节能减排,对水泥来说,好似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以说,宋志平把握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和走向,依靠他的软实力与胆略迎来了今天的满堂喝彩。

    华东地区经历了市场成长到成熟的过程,率先享受了经济拉动产业发展的大潮,也经历了长久的低价恶性竞争,企业难以自拔的困境,华东水泥市场的风风雨雨培育了国内两大巨头 ── 海螺和中国建材。我们看到了未来市场发展的新曙光,但更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区域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熟料、粉磨能力不配套,被整合的企业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区域间的系统配置还远远未完成……;经济发达地区对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更高,华东市场的上升空间不是无限大,而拐点的出现也将来得最早,华东地区将是最先面临市场挑战的地区,但事实已经回答,华东的水泥产业有能力、有智慧接受挑战。

    上海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是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如今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市场 ——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水泥消费市场,本地自产水泥满足不了市场消费,由周边地区江苏、浙江、安徽输入,湖北、江西沿长江,山东通过运河也很容易进入上海。

    上海水泥消费量在2006年达到高峰,2008年开始出现下滑,水泥消费量走完了一轮行情,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结束,将逐步下滑,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规律。

    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煤价、房价最高地区,2005年后,却成为全国水泥价格最低地区,企业间的竞争成为常态。如何破解市场走低,在南方水泥进入后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10年是市场的转折点,国家为节能减排,限电抑制了高能耗产业的生产,改变了水泥市场供需关系,年底水泥价格冲高600元/吨,后回落至500元/吨。如何避免大起大落,保持合理的价格,在已经产能过剩的地区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只有控制产量的发挥。

    企业 ——

    上海建材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是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所属的核心企业。公司净资产6亿多元。公司在外省市建设熟料基地 —— 在上海进行粉磨配制水泥 —— 发展商品混凝土及制品、商品砂浆 —— 各类外加剂纵向一体化经营。 年生产和经营熟料350万吨,水泥450万吨,是上海地区最大的水泥及延伸产品综合性生产企业。下属企业:上海水泥厂、浦东水泥厂、万安企业总公司、上海联合水泥公司,上海白水泥厂。

    目前,上海建材集团与上海联合水泥有限公司计划在外高桥地区建设5000 t/d生产线,以处理该地区脱硫石膏、粉煤灰、污泥、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为主,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水泥窑处理城市废弃物的样板工厂。

    资料:上海水泥厂的前身为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厂址位于上海市龙华地区,频临黄浦江西岸。厂区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设有百吨至五千吨级的码头10座。由我国著名“实业大王”刘鸿生等出资创建于1920年,是中国建设的第一家湿法水泥厂,水泥商标为著名品牌“象牌”。刘鸿生六子刘公诚赴美学习水泥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于1947年回国任上海水泥厂厂长一直到1956年调至北京。1994年,上海水泥厂和香港联合国际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上海联合水泥有限公司。

    江苏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州,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40,903 亿元,总量在广东之后,位居大陆第二;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名列全国各省区(不包含直辖市)第一。

    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积7.06万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73万平方千米。江苏以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为特点,平原、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居首位。

    市场 ——

    江苏水泥消费市场集中在苏南地区,拥有最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东西向长江,南北向运河,加之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江苏曾是山东的传统目标市场,由于安徽水泥工业的崛起,尤其是长江物流的优势,山东南下水泥已经有限,到苏南地区就更少了。苏南的水泥,一是由本地企业金峰、盘固、鹤林、磊达供应,安徽海螺通过长江运入熟料在江苏境内完成水泥粉磨。

    江苏北部经济正处于发展时期,普遍看好这个市场。中联水泥在徐州的生产基地拥有万吨线,运行指标表现有佳,在连云港、宿迁配套粉磨站,水泥能力超过了1,000万吨;海螺在盐城、淮安,泰州建有大规模粉磨站,尤以盐城海螺最具规模,是我国独立粉磨能力最大的粉磨站,水泥能力达到600万吨/年。

    南京市水泥价格2005年开始走低,较2003年下滑100元/吨,连续3年在低位徘徊,2008年煤炭价格大幅飙升,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得到强力反弹,起因是由于山东和浙江在2007年通过市场整合,企业集中度提高,成功地将上游上涨的成本坚决地向下游转移,江苏也随行就市。2009年市场再度下挫,2010年华东地区大面积限电,江苏8月份由于限电水泥供应紧张,从295元/吨上调到380元/吨,年底更是逼近500元/吨关口,创历史新高。2011年虽有回落,但也力挺在高位。

    企业 ——

    溧阳金峰是本地民营企业,做到如此规模的民营企业,溧阳金峰要竖大拇指。2003年建设投产首条2500 t/d线, 2004年一鼓作气再建两条5000 t/d线,一发不可收,十一五期间一地又建五条5000 t/d线。是当前国内一地最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2006年,中联水泥收购徐州万吨线,这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管理、市场的收购,重要的是由此中联出现了战略上的转折,也奠定了今后中国建材在水泥发展史上的基石。今年中联在重庆多边收购竞争中得手,说明中联在并购的博弈中经验丰富,极具竞争性又有灵活性,视野开阔。十二五市场整合是行业的重头戏,并购重组是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中联可谓是游刃有余。

    中材天山在江苏做的不容易,当年天山走出新疆在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区江苏、广东分别落子,2004年在江苏5000 t/d 线投产,赶上了好日子,而当时正值天山在新疆最不好过的日子,所以雪里送炭最为重要。2005年市场一路下滑,江苏天山老总徐克瑞一谈起江苏和新疆水泥市场两重天就深有感触。去年年底江苏市场出现转机,可以说徐克瑞在里面起了很大作用,天山在做市场方面很有经验,做了大量工作。

    海螺在江苏的熟料基地规模不大,但在江苏的的粉磨站是非常可书的。据不完全统计, 海螺在江苏有10个以上大型粉磨站,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其中盐城八菱、泰州杨湾粉磨能力在500万吨以上。

    资料:中国水泥厂创建于1921年9月,由上海民族工商业者姚锡舟等人筹集白银50万两,在江苏省句容县龙潭镇(1953年划归南京市)组建,是继最早由日本投资的启新水泥厂后,我国最早的属于民族工业的水泥厂。中国水泥大王涛先生1926年曾在南京中国水泥厂化验室工作。2002年6月,安徽海螺在原中国水泥厂基础上重组成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

    浙江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海岸线总长6,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

 

    市场 ——

    浙江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条数最多达89条,2003~2005年是新线投产的高峰期,2004年当年建设投产22条线,新增产能高达2,145万吨。国务院103号文,提出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应该是首当其冲。而后浙江产能过剩现象严重,价格一直处于全国洼地,企业难以自拔。2007年,中国建材马不停蹄,一口气和10多家浙江民企签约,让大家还没有回过味来,事情已经办成了。实际上事情发展这么快的背后,是一些企业无意久恋下滑的市场,尽早脱手是他们的想法,有家企业老板已买好机票就要登机启程和外资签约,一旦签成其示范效应会迅速蔓延。闻知此讯后,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果断行事,一定要拦下,不然要坏大事。这是宋志平继2006年果断拿下徐州海螺的又一重大决断。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发展战略专家委员、国资专家金思宇对宋志平的评价是:“做事态度坚决、手段温和”。 “坚决”两字在中国建材战略发展的关头,宋志平是绝不含糊的。

    2008年8月,中国建材与浙江省国资委签约,收购了属于浙江国资委的建德三狮水泥有限公司60%的股份;2009年南方水泥7.5亿元收购三狮旗下10家公司的若干股权,表明了三狮整体进入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从此,浙江水泥一个新的纪元开始。

    宋志平在对发达国家水泥行业发展规律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不能再延续过去的那种大规模建设新线和大规模企业进入的方式,而是要走一条存量整合和减量发展的道路。

    存量整合,减量发展。从何做起,从理念到行动,在行业、企业有不同认识,尤其是出自没有做过水泥的宋志平之口,当时大部分人认为只是说说而已,在充分竞争的水泥产业根本就不可能。但南方水泥先从内部做起,再延伸到外部。南方总裁肖家祥是坚决的执行者,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2010年国家采取措施节能限电,抑制了产量的发挥,使因产能过剩顽症致使长期低迷的市场出现转机。行业明白:过剩产能只是现象,控制产量是理性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的根本,宋志平对市场的观点得到了行业的认同。

    业内有”浙江现象”说词,实际上就是产能过剩,业内低价恶性竞争的缩写版。浙江水泥P•O 42.5水泥价格一度曾卖到二百多元一吨,每吨水泥掰着手指头也只有几元的赚头。浙江省率先发展新型干法,最后落到如此尴尬局面是谁也不曾料到的。水泥价格跌到了低谷,反弹的动力最迫切,可以说浙江是产业价值回归的先行者。

    企业 ——

    浙江三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狮集团)前身为1978年国家投资建设的长兴水泥厂,1983年改名为浙江水泥厂。1994年浙江水泥厂联合浙江省物资开发公司等5家单位设立浙江三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以浙江三狮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资产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册设立。21世纪初开始进行行业结构调整,通过混合经济模式投资10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发展到年产2000万吨。

    2008年8月,三狮集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转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三狮完成了历史使命。十五期间,三狮走在了水泥行业变革的前沿,但在十一五,面对市场的急剧变阵,三狮没有做好应对,不是向大多数浙江民企走向全国发展,而是几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浙江”这个篮子里,三狮这个“庞然大物”是被下滑的市场所吞噬,而不是在企业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三狮的案例值得正在做大的企业清醒。中国水泥协会雷前治会长在审视A股水泥上市公司的成败时说出他的观点:这些公司都是水泥行业里的佼佼者,又获得了融资渠道,应该说都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但一些企业衰败了,究其原因是一念之差,决策失误。对市场发展的错误判断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优胜劣汰是市场法则,也是市场普遍的规律,但牺牲者总是会有的,今天的胜者并不意味着是明天的赢家,百年老店的字号是值得敬畏的。

    红狮水泥是继三狮水泥之后浙江最大的水泥企业,红狮从立窑发端,最终成为全国12强民营企业中的一员,有其制胜的窍门:布点合理,成本控制、先进工艺装备、提升管理水平、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素质。红狮在进入新的区域时,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将其内容不断完善、升华,推进红狮的整体管理水平,这是红狮能在“大块头”中夹缝求生存的法宝。

    安徽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有利于安徽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加速崛起。

    市场 ——

    安徽省水泥产量7,870万吨,列全国第十;熟料产量从2008年取代山东成为全国第一,2010年熟料产量达到9,800万吨,其中海螺生产6,400万吨,占全省的65%。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境内丰富高品位的石灰石矿山、流经南部的长江、下游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 ── 造就了全国最具发展大规模水泥生产基地的得天独厚条件。海螺有如今的辉煌成就,天时、地利赋予了它最优厚的条件,郭文叁没有错过机遇,在最佳的时间从宁国走向安徽,走向全国,交出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及他个人最辉煌的答卷。“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用最简短精练的语汇,准确地描绘了海螺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的地位。

    宁国水泥厂4000 t/d 生产线是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的第一条生产线,1987年投产,而后,设备国产化2500 t/d、5000 t/d线先后投产,三条万吨线先后落户安徽,铜陵、池州、纵阳三个万吨生产基地的诞生,表明了中国水泥装备制造、中国水泥生产经营管理走在了世界前列。

    2004、2009年是安徽水泥工业的两次高潮,当年新增产能都在1,200万吨以上,目前在建15条,熟料产能3,000万吨,其中海螺在芜湖、铜陵建设三条12000 t/d线,年内投产;池州两条5000 t/d线,北部宿州、滁州各一条。大家都在问,如此大规模的新增产能出路在哪?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索,不仅华东经济成熟的地区存在,高速成长的西部地区也存在,目前很多地区的限产实际上实在迫不得已,其实质都是前期市场高成长期留下的产物 ── 产能过剩所致,这也将是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安徽的水泥价格要高于长三角,主要得益于集中度高,海螺不会在家门口打价格战。长三角地区2005年下降了100元/吨,合肥仅下调了30元/吨,可见其抗跌性。2010年限电水泥价格高,可见区域价格的传递性是非常强的。

    企业 ——

    宁国水泥厂是海螺集团的摇篮,而后沿长江建起铜陵、池州、纵阳三个万吨熟料基地,同时在芜湖、荻港、宁国、宣城、怀宁等地建设大规模熟料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向长三角、沿海输出水泥乃至水泥出口海外。海螺靠矿山建熟料基地,靠市场建粉磨站,通过长江沿江沿海物流形成的”T”型战略,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上峰水泥是一家浙江民营企业,现有安徽铜陵、安庆怀宁和浙江诸暨三大生产基地。上峰水泥从浙江走出选点安徽,理由很简单,海螺能在安徽做成,采取跟随主义绝对不会错,上峰水泥在铜陵三条5000 t/d线投产后取得成功,在怀宁再建两条5000 t/d线,没有成功的底气不会易地再建。

    巢东水泥,1999年11月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999)228号文批准,巢湖水泥厂、东关水泥厂合并组建安徽巢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由于巢东水泥公司管理失控、投资失误、亏损严重,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海螺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行托管,解决资金问题;在省政府、省国资委的主导下,引入香港昌兴集团进行资产重组。2006年6月2日,香港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巢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根据该协议,巢东集团将其持有的巢东股份的全部国有股计11,938.57万股转让与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昌兴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受让8,000万股,占巢东股份总股本的40%;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受让3,938.57万股,占巢东股份总股本的19.69%。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央企中国建材南方水泥、中材集团先后入皖,江苏盘固、河南天瑞也都进入。

    资料:宁国水泥厂是我国水泥行业最早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大型水泥企业之一。1978年国家建委批准,原上海胜利水泥厂扩建工程移交给安徽省负责建设,同年10月安徽省建委批准成立安徽省宁国水泥厂。1984年底,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批复同意上海胜利水泥厂移交宁国水泥厂经营管理,(三条华新湿法旋窑,熟料产能20万吨/年,水泥25万吨/年,现已关停).

    宁国水泥厂首条4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是我国“六五”重点建设项目,主机设备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1982年9月开工建设,1987年7月正式投产;2002年初,5000 t/d生产线开工建设,工期10个月,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当年达产达标,创造了世界同类窑型建设周期最短、投资最省、达产达标最快的记录。

    宁国水泥厂4000 t/d生产线配套6,480千瓦余热发电系统属中日合作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5000t/d生产线由海螺自主设计、自主成套、自主建设的余热发电系统,2006年,两套余热发电系统每年可节约原煤5万吨以上,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2万吨。

    资料:

郭文叁,197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系,1980年加入宁国水泥厂,并历任宁国水泥厂人事、生产、设备副厂长、厂长职务,以及本公司总经理等职务。现任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职务。

    在以郭文叁为班长的经营班子领导下,海螺集团以宁国水泥厂为主体组建,从昔日的荒山野岭到现代化的水泥企业,从单一的山区工厂到大型企业集团,海螺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之路,创建了富有特色的海螺发展模式,开辟了我国水泥行业低投资、国产化的先河。先后建成了我国第一条5000 t/d新型干法国产化示范线、第一条10000 t/d新型干法线、第一个千万吨级熟料生产基地。

    郭文叁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投产,建成了节能减排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使海螺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领头羊、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创造了我国水泥工业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构建了一座座世纪的丰碑,形成了“主业树大根深、他业枝繁叶茂”的集团化经营管理新格局,为把水泥工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作出了贡献。

    福建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连接处。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西部和中部形成斜贯全省的闽西山岭,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市场 ——

    福建的地理位置确定了水泥产业的布局,水泥的生产基地集中在西部山区,市场集中在沿海。2010年水泥产量5,800万吨,龙岩是福建省最大的水泥产区,水泥产量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四。福建山多,但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的矿山不多。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是水泥消费市场。由厦门、漳州、泉州组成的“闽南金三角”为福建省最大水泥市场,其消费量约占全省总消费量一半;以省会福州为中心并拓展于南北(莆田、宁德)是福建省第二大水泥消费市场,消费量约占全省1/3;而主要产区龙岩—三明—南平一线消费量约占全省的1/6。

    福建省资源与市场泾渭分明、“西产东销”,省内的水泥基本都由西向东流,销往沿海的六大城市区。近年长三角、珠三角大规模生产基地的投产,也使水泥、熟料通过海路进入福建。

 

    福建虽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但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其它地区,水泥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全国。2007年开始提速,当年新增的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相当于此前的总和,尽管福建的矿山条件不尽理想,但2009年后建设的都是5000 t/d 生产线,改变了不能建设大线的传统观念。

     福建省水泥市场开放度不高,价格在全国处于高位,也一直游离于华东地区,但在价格的背后,福建的矿山开采成本、运输成本相比要高得多,福建的矿山规模不大、品味不高,剥离层大、很多开采方式采用洞采;福建水泥生产基地集中在西北部山区,市场在东部沿海,通过公路运输。所以福建的开采、运输成本要高于其他地区,这也是福建水泥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 ——

    福建水泥是老牌水泥国企,1993年实行股份制改造,成为福建首批上市的公司之一,国有背景、品牌、自有铁运线是其三大优势。福建水泥拥有两大生产基地(三明永安的建福厂+金银湖厂,南平顺昌炼石厂)和两个粉磨站(漳州、福州),产品在省内水泥市场上有No.1的口碑。

    红狮水泥是较早进入福建市场的企业,2006年初,红狮在三明将乐投产一条2500 t/d生产线,后将经营权划转金牛水泥。目前,红狮水泥在漳平拥有两条、三明拥有一条5000 t/d生产线,国际著名投行高盛资本看中红狮进行参股; 金牛低调潜行,已投产3条线,熟料产能310万吨,在建一条5000 t/d生产线,在福州、南平配置粉磨站,已成为三明产能最大的企业。红狮和金牛已成为省内的主导企业,对下一步市场各有自己的算盘,但二者的区域市场却无重叠,一个在闽南强势,一个主控闽北。

    华润在两广站住脚后,继续东扩,有心做大华南区。福建是正在成长的市场,华润看准了这点,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果断提速在福建的进度,2010年4月16日,华润水泥签约收购三德位于龙岩市的2000 t/d、2500 t/d生产线各一条,以及泉州市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一举进入福建。收购三德项目是华润水泥进军海西、整合提升福建水泥产业的重大战略。同时,在龙岩的永定和新罗建设三条5000 t/d生产线,于2011年投产,显见华润在福建市场势在必得的决心。

    本地企业闵福建材有自己的套路,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评价闽福建材“市场竞争再激烈,闽福肯定是最后一家存活下来的当地企业”,足见它的优势和竞争力。闽福建材拥有省内最大最好的石灰石矿山资源,是距离市场最近的新型干法企业。总经理陈村明,朴实、智慧、韧劲,他向我们坦言: 我是水泥外行,但我是投资人,我关心我的投资收益。我做水泥实在是被逼得走上“职业经理人”的位置。简单的两句话道出了闵福建材成为福建水泥企业效益最好的根本原因。

    龙鳞集团是龙岩本地企业,产业链优势非常突出,通过前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公司已将产业链延伸至上下游的房地产、水泥和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在福建水泥市场领先一步,产品在本地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产品主要走重点工程,赢得了稳定的市场。

    福建是华东最被看好的成长性市场,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数,福建水泥有借市场崛起重振雄风的决心;华润有黑马得志乘胜挺进的壮志;红狮、金牛埋头耕耘重在收获……;不出两年,福建水泥市场将迎头走在华东前列。

    江西

    江西简称赣,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又因境内主要河流赣江而得简称。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市场 ——

    江西的水泥的生产基地集中在北部,南昌的水泥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其次为上饶、九江和南部的赣州。2010年水泥产量6,200万吨,赣州、上饶两市一南一北,是江西省最大的水泥产区,产量均在1,000万吨左右。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可以直下长三角市场,但在华东市场价格走低后,销量急剧下降;安徽水泥借长江进入江西也是非常便利;江西九江和湖北东部黄冈、武汉之间的往来也非常密切。

    1989年12月9日,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制造成套设备、施工安装的2000 t/d 熟料干法窑外分解生产线,通过了由国家建材局组织的国家验收,时任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题词:“江西水泥厂(万年青水泥前身)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成是中国水泥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台湾亚泥、海螺水泥、红狮水泥先后落户江西,推动江西水泥工业的发展,提升了水泥产业整体水平。2007年7月,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合资,合作成立了江西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江西水泥工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的市场格局序幕,2010年新建投产8条生产线,从熟料产能、生产线规模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南方3条,万年青2条,海螺、亚泥、印山台各1条,6条为5000 t/d生产线。

    江西水泥价格和长三角地区有关联,水泥通过长江水运流向长三角十分便利。江西前几年有水泥运入长三角,后由于价格走低,进入长三角的水泥就有限了。海螺、南方在南昌建有粉磨站,亚泥从九江、红狮从宜春高安向南昌运入水泥,这几家企业主导了南昌水泥市场。

    企业 ——

    江西南方、万年青、亚洲水泥、海螺、红狮五家是江西的主导企业,熟料产能在70%左右,是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区域。

    万年青水泥的前身江西水泥厂创建于1958 年6月,1997年 9月2日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9月23日“江西水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在上饶万年建有两条2000 t/d生产线,玉山两条2500 t/d、赣州瑞金建设一条5000 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但在改革的大潮中,有不测风云,受多种原因万年青在前进路上遭受重挫。2005年现任万年青董事长、总经理刘明寿临危受命,力挽狂澜;12月,引入民营资本,成立了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瑞金5000 t/d续建投产当年扭亏为盈,同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2007年携手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规划市场整合蓝图。公司现在万年、瑞金有6条生产线,集中在上饶、赣州地区,熟料产能680万吨。

    南方水泥2007年借万年青进入江西后大刀阔斧,先后在吉安、宜春、赣州投产5条线,在宜春、抚州在建2条生产线,投产后合计熟料产能82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可以清晰地看出南方进入江西的布局,在中部划线将南北隔开,赣州有万年青的两条5000 t/d,可以说南方和万年青在推进江西中南部的整合势在必得。

    南昌、上饶、赣州、九江是江西主要水泥消费市场,除赣州外,都在北部地区。海螺在东面上饶弋阳、西面新余分宜建设水泥生产线;来自北面安徽海螺怀宁、池州的熟料直供南昌、九江粉磨站,形成三个方形辐射北部地区。2010年2月25日,海螺在南昌西面新建县400万吨水泥项目,第一台磨竣工投产。该项目规划建设4套Ф4.2×13m管磨带辊压机的水泥粉磨生产线,配套建设1,000吨专用码头,分两期建设,该项目竣工投产后对市场有足够的话语权。

    台湾亚泥进入大陆本是着眼华东长三角地区,终因长三角产能过大改道江西,江西九江作为台湾亚泥在中国的桥头堡,从2000年建第一条线以来已投产了4条线,亚东水泥集团董事长张才雄说:高品质、高环保、高效率、低成本是亚东水泥的经营理念。感悟我这一生,我自己想做的我做了,我自己学工程,也按我的意思做了,每个过程都实际经过……我也吸收别人的东西,引进最好的设备、建最好的厂,我感觉自己这一生值得了。有报道:江西亚东水泥投资28亿元人民币,拟建2条6000 t /d生产线,2012年生产线投产后,九江瑞昌市将成为江西最大水泥生产基地。

    红狮在宜春高安投产2条5000 t/d生产线,红狮作为民营企业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国企的大手笔,即使谋得国际知名投行高盛的资金,仍然是小心翼翼,精打细算。董事长章小华为人低调,但有设计院专家评价:章小华是老总里最关心、最懂技术的,和他一说就明白,就能拍板。这就是对民营企业家最朴实的写照吧。和红狮的接触中感到:重矿山、重装备、细管理、市场敏感性在红狮身上体会很深刻,在与众多的央企、国企、外企竞争中,红狮夹缝里求生存,硬是挤进了全国前12并且保持至今,确实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红狮在赣州会昌建设5000 t/d生产线也可说是神来之笔。

    山东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内大城市有济南、青岛、烟台。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

    市场 ——

    山东省水泥产量从1986年登上全国之首后,和广东几经争夺,1994年再次夺冠,蝉联16年之久,2009年屈居江苏之后。山东枣庄曾是全国最大地级市产区,年产量达到4,000万吨。山东的水泥价格一直是全国的洼地,2007年,山水、中联两大集团在山东大规模并购、重组,此后的2008年全国煤炭价格大幅上扬,二者又联袂整合市场,避免了业内无序竞争,成功将上游提价成本向下游转移,而且山东省水泥价格开始回升,摘掉了低价区的帽子,2010年同步华东市场价格攀高。

    没有山水、中联的力挺是难以做到的,这也说明了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必要性。山东是水泥输出大省,随着周边地区水泥工业的崛起,水泥的输出也在减量。

    山东是产能大省,也是立窑大省。2000年之前,立窑工艺在我国水泥工业中占主导地位,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新型干法工艺逐步取代落后工艺,山东地处沿海,又是经济发达地区,但在淘汰落后产能时,没有采取一刀切,而是一方面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山水、中联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一面分地区、按阶段淘汰落后产能,避免市场大起大落。

    2003年、2004年是山东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高潮,山水在此期间投产7条线,其中5条5000 t/d线,一举奠定了在山东的核心地位。2010年海螺、冀东一南一北不约而同双双进入山东,据说,引起山水董事长张才奎的不解,你们来山东凑什么热闹。但不难看出,现在大集团一方面在做区域,一方面这样的”小”动作也不少,或许是”大”战略的补充,有消息传,两线投产后,”收获”颇丰。

 

    山东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枣庄和淄博地区,中联水泥在枣庄7条线,熟料产能750万吨;山水和中联在淄博地区各2条5000 t/d线。

    目前在建10条线,其中中联7条,山水2条,山东落后产能的淘汰将在近两年加快,产能正在迅速向大集团集结。

    企业 ——

    山水集团立足山东,沿最具经济活力的胶济铁路“东进西扩、南北辐射”,形成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几个大型熟料基地,在一线城市济南、青岛、烟台配置大型粉磨站;而后南下通过并购与新建进入济宁、临沂、枣庄,在西起荷泽、济宁、枣庄、临沂,东至日照全线进入,在山东全境遍布十几个地市,形成几十家山水企业布局的产业格局,并辐射天津、河北。山水的最大特点是在熟料与粉磨能力的配套方面下足功夫,在物流、辅材控制方面优势明显。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材集团收购山东鲁南水泥厂成立中国联合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十年磨一剑,中联水泥成为在中国水泥工业中发展最快、最具成长性的公司。2006年,徐州万吨线的收购一举改变了中联水泥的形象,从而奠定了中国建材在中国水泥称雄的基础。中联水泥起家山东,靠收购扩大规模,在收购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若没有当年失手黑龙江浩良河、山西大同、湖南韶峰的教训,哪有今年挺进山西、进军西南重庆、四川的雄心。

    中联水泥在山东先后收购枣庄安厦、泰安泰山、日照港源、济宁金鲁城、德州大坝、淄博东华,东扩潍坊、临沂建设新线,使其在南部地区占有优势。目前山东在建10条线中,中联7条,分布在枣庄、泰安、临沂、潍坊,由此可见一斑。

    除山水、中联两家独大,曾在山东立窑年代有辉煌业绩的沂州水泥没有把握时机,后来迎头追赶位于第三,泉兴、申丰、葡城都具一定规模。

    资料:张才奎   

     山水的发展和集团的领路人张才奎有很大关系,他的头上有很多红帽子,做过水泥厂的厂长,当过建材局的局长,里面的故事很多。

    山东水泥试验厂一个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居”当时全国67家重点水泥企业倒数第一,9年赶走了11任厂长的一家企业,上级委任时年39岁的张才奎继任。他曾誓言:“免我的职我也不去那个地方!”,但嘴硬心软的张才奎,知道领导有困难,铁定了心要把企业盘活搞起来,他就职演说称:“你们是我的兄弟姐妹,我是来为你们服务的。如果企业搞不好,我马上下台。”,简短几句掏心窝的话,让职工和张才奎心贴在了一起,当年一举扭亏为盈。上级领导看到了他的潜力,济南建材局下属17家企业,除刚扭亏的一家外,其余16家企业全亏损,济南建材局又“送”给他一个“大礼包”。这次张才奎没有为难,胸有成竹地提出了他著名的16字方针:扭亏为盈、组建集团、两厂迁建、结构调整。同年年底,17家企业全部扭亏为盈。1997年,以山东水泥厂为核心的济南山水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张才奎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突破性地完成了山水集团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为国有企业改革树立了典范。为解决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瓶颈,张才奎不计个人得失,与普通职工一起参与企业整体改制。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10月,山水集团与市政府签署国有资产收购协议,与此同时,还成功引进了美国摩根史丹利等国际著名的战略投资者,2008年7月3日山水正式登陆香港股市,揭开了新的篇章。

    山水如今已经立足山东,走入辽宁、内蒙,挺进山西,活跃在水泥工业的第一线。

    有人撰文:中国的水泥行业横空杀出一个山水集团,山水集团从此多了一个传奇厂长,齐鲁大地从此多了一个感动山东的企业家,中国从此多了一个拼命三郎式的人大代表。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