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刘作毅:对市场的控制力是企业发展的主线

更新日期: 2011年11月21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摘要:并购是“十二五”的主线,并购中的竞争力将成为重要看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华润水泥能够迅速壮大,就是因为它的系统成本理念—— 除了生产成本,更有对财务成本、矿山资源占有成本、物流成本、市场资源、政策把握能力的掌控。

    2011年11月,数字水泥网CEO刘作毅应邀参加由美林证券举办的经济论坛。在水泥分论坛上,刘作毅与众多资本市场客户针对近期的市场热点进行了交流。以下为交流摘要:

    客户:水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能否请刘总先介绍下近10年来对水泥行业发展影响重大的宏观经济背景?

    刘作毅:2001~2010年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十年来国民生产总值翻了4倍,这是水泥工业发展的一个经济大背景;另外,国家的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从2001年的38%上升到了2011年的70%。这种高度依赖投资发展的模式是否可持续?对水泥工业未来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值得水泥行业十分关注的问题。

    客户:在上述两个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中国水泥工业10年来是如何表现的?

    刘作毅:几年来数字水泥网持续跟踪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我用几组数字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是产量,10年来增长了2.83倍,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增速最高的两年是2003、2009年,分别为18.9%和17.86%;

    其次是水泥投资10年间达7,350亿元,翻了15倍,大大高于其他指标的增长。原因在于:第一,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大量高质量水泥;第二,水泥产业借助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进行产业技术升级,与国际水平接轨,进行大规模装备更新,用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淘汰能耗高的落后工艺。投资者看到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淘汰落后产能所释放出的巨大市场空间,使大量资金涌入水泥产业。其中,2003年投资增速达101%,主要在东部地区;2007~2009年连续3年投资增速在60%以上。可以说,10年来市场需求的高增长和产能过剩的压力相伴相生。为此国家曾两次下文抑制过剩产能,一次是2003年的103号文,一次是2009年的38号文;

    再次,水泥资产较10年前提高了3.35倍,达到2010年的9,200亿,资产升级改变了以落后产能为主的局面,85%以上采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从业人员数量从2001年的156万下降到2010年的108万,缩减了近50万。也就说,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2010年销售收入达7,010亿元,10年来增长了5.24倍,收入的增长大于产出的增长;水泥利润712亿元,10年来增长了24倍,平均每年以84%的速度增长,利润增长大于销售增长;人均利润达到2010的6.59万元,10年前仅0.19万元。以上指标可以看出,10年来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是一直健康、平稳地向好,并且利润指标依然有较大空间。

    客户:10年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产能情况如何?

    刘作毅:10年来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翻了15倍,平均年增速49%,2010年熟料产能达到12.23亿吨。其中,2008~2010年新型干法新增产能为6.07亿吨,占全部产能的49.87%,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产能释放量,对后期市场的压力加大。

    根据数字水泥网统计,目前全国在建的新型干法生产线269条,熟料产能3.36亿吨。其中今年约有2亿吨投产,明年1亿吨投产,2013年基本扫尾。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2009年的38号文只是规定不再批线了,可不是不再建线了,实际情况是大家都再赶末班车,反而使2010、2011年的熟料产能年增加量都在2亿吨以上。实际上2011年市场的主要表现不是旺季不旺,而是产能增长幅度过大市场无法消化。所以说,限产是被市场“逼”的,就是生产出来也“吃”不下去。

    客户:“十二五”期间的市场需求如何?

    刘作毅:根据数字水泥网的调研统计,今年的水泥需求增速应该在15~18%。对于“十二五”的水泥需求增速,业内看法差异很大,有的认为3%,也有的认为10%。依前30年的走势,我认为水泥需求应该处于低增速期,考虑到国家发展的三驾马车:进出口贸易、内需的动力不足,投资仍然是国家目前经济调控的最好手段,不会出现急速转弯,因为这需要过程。今年只是十二五的起始年,水泥产量的增速就达15%这么高的水平,所以我认为后期会逐步下调,预计5年的平均水平在5~8%之间。

    客户:请您点评一下去年和今年的水泥工业发展的特点?

    刘作毅: 2010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的接轨点。十五、十一五这10年,是水泥需求高增长的10年,借助高需求的市场,水泥产业完成了技术升级,以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替代落后产能,进入了被称为“水泥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十年;十一五,是大集团快速发展的5年,其特点是:借助资本之力进行跨区域发展; “十二五”,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增速放缓,但高成长市场的后遗症 ―― 产能过剩现象的矛盾也愈发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不能再通过大规模、低成本获取市场份额,而应该通过收购进行市场整合,不仅做大(规模)更要做强(利润),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力,通过抑制产能发挥来获取效益,这才是“十二五”水泥工业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因此,我也想强调的一点是,以往资本市场非常看重供需间关系,数字水泥和资本市场的分析师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调研、核实数据,使大家对市场的未来供需关系有翔实的数据支持以做出对市场的判断。因此,对这个问题大家有共识。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十一五期间也一直密切关注这个问题,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来影响行业、影响企业、影响政府,国家对过剩产能的两次下文,也都涉及了水泥产业,中国水泥协会参与了文件的起草过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产业发展必须随之变化,与时俱进。我认为水泥产业面临着两个转型:

    一,水泥市场转型,从高需求、高供给的市场向低需求、高控制的市场转型。近日,数字水泥对华新老总李叶青做了一次专访,他讲得非常生动:过去区域有成长和成熟之分,现在看看还有哪个地区不过剩;季节有淡季、旺季之分,现在旺季都要限产;为什么,水泥需求是刚性的,再便宜也没人要。但为什么大家还要做大,因为市场还在成长。华新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很多经济周期波段,华新的目标不是做中国水泥业的老大,而是要生存下去,长久不衰。所以,我几年前就倡导,水泥工业已经到做减法的时候了,但很多人听不进去。实际上收购就是为了平抑市场的供需关系,收购后将多余的产能停下来,保持一个合理的市场供需关系。2011年的市场验证了李总的观点:对市场供需关系的驾驭可以创造出利润。2010年华东地区熟料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0%,利润占26%;2011年华东地区的产量份额变化不大,但利润则达到306亿元,达到47%,提高了21个点,这就是市场控制力创造利润的最好佐证。

    二,水泥企业转型,从成本竞争力向市场控制力转型。成本竞争是任何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无可置疑,但这要看所处时代的经济背景和环境。十五期间,若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没有成本优势,就无法淘汰落后产能,也无法让落后产能退出市场,表面看是新旧工艺间的转换,实际上在市场上是换了主人,用掌握新技术的业主取代了老业主,这是一场革命,很多当时有影响、出类拔萃的企业现在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产业为此也付出了代价,新型干法工艺是用优质低价的产品将落后产能挤出市场;十一五,大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为加快产业全面升级,推动全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新进入市场者都遵守一个规律,就是凭借技术优势、装备优良、管理先进和战略领先在新进入的区域有明显的竞争成本优势,成为市场新的主导者。10年来水泥产业就是在这种充分的竞争中发展起来,大企业集团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没有竞争就没有今天的大集团,但进入十二五,市场高成长、巨大落后产能淘汰的条件都没有了,而过剩产能、产业价值低估却摆在水泥产业面前。中国建材比较早地认识了产业发展中的这个问题,十一五中期,在大家都不看好的东南地区进行大规模市场整合,取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就在于抓住了市场的呼唤,市场需要的是通过整合、提升产业价值的主导者,而不是市场份额的获取者。

    2011年,用一个比喻来说,水泥工业就好比在进行一场足球赛,上半场表现很好,需求超预期;但下半场一开局出现了下滑 —— 传统淡季再加上CPI高企,资金紧缩、保障房缩水、重点工程缓建、停建等背景,负面消息放大,股价应声而跌;四季度是水泥行业的黄金季节,因此我认为4季度价格是能够保持的,如果能提价更好。就像临到终场,能进一球当然更好。2011年水泥工业的利润、毛利率和产品价格都是大幅上升的,全年的表现非常强劲,并没像股票在市场表现得那样差。

    根据经济背景、市场概况、行业政策等,我总结一下十五、十一五,展望一下十二五:

    “十五”期间,东部经济率先起飞,政策鼓励大干快上新型干法水泥,以大规模、低成本、高运转率为特色的海螺水泥因此胜出;区域产能过剩现象出现,海螺向华南市场进军,浙江水泥企业走向全国;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大开发、金融危机、4万亿投资是主要发展背景,海螺成功之后很多企业如法炮制,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跨区域发展。虽然大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但产能过剩的压力一直存在。中国建材逆市而动,进入浙江这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市场,如今经过三年整合已见成效,不仅使企业做大而且实现了盈利。通过收购实现区域控制达到盈利,这不同于以往的规模优势,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十二五是国家的经济转型期,市场由高成长转为成熟。需要解决市场发展中的产能过剩、价值低估问题,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将提到日程上来。

    同时,三个时期也存在各自的挑战和机遇。

    客户:刘总,您如何看待目前的西南市场?

    刘作毅:之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西南,最不看好但最有机会的市场》,文章的标题就表达了我对西南市场的看法。西南市场缺少领军企业,整合机会非常大。全国6大区域市场中,除西南外其他区域内前20家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在60%左右,西南是23%,这就是发展机会。大家都看到,最近中国建材、海螺、冀东、华润、台泥对西南市场都有进驻动作和并购计划。

    客户:刘总,您认为未来决定企业能否胜出的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作毅:并购是“十二五”的主线,并购中的竞争力将成为重要看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华润水泥能够迅速壮大,就是因为它的系统成本理念—— 除了生产成本,更有对财务成本、矿山资源占有成本、物流成本、市场资源、政策能力的把握。

    理念的转换很重要。我举一个案例来说明。

    “浙江现象”曾是水泥行业用于描述产能过剩的代名词。当年,海螺水泥获利后转战华南市场,本地浙江民企也纷纷走出浙江面向全国,因为那时有刚刚启动的大片中西部市场等待被开发。而后中国建材逆势入围,通过旋风式的重组联合、大规模的整合,最终实现盈利,得到行业、企业、资本市场以及国际机构的认可,这就是改变了传统企业发展的模式,在不同背景下,转换理念而胜出。

    当然,目前华东市场的过剩产能还未完全出局,需求下滑依然是企业面对的最大挑战,限产保价已使华东市场企业的运转率在70%左右,低于80%正常标准。假如市场再跌该怎么办?水泥产业的周期性很强,高潮期也只有2~3年,甚至更短。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市场,现在我们看市场就不能仅仅研究供需关系了,不要一股劲去挖市场增长潜力,除市场增长潜力外,还要看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这是我现在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价值的所在,这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

    客户:刘总,请您点评一下广东市场。

    刘作毅:跟其他市场最大不同在于,广东市场并不是一家独大,一枝独秀。海螺是第一个进入广东市场的大企业,之后华润、台泥紧跟而入,在这三家大企业的主导下,广东市场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三个企业各有战略:海螺复制长三角模式,主攻珠三角城市群;黑马华润则在广西西江沿岸布点,后又延伸到广东肇庆封开,通过在西江进入沿岸珠三角,挑战海螺布局;三家企业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大企业集团在两广的竞争是产业高水平的竞争,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也有人担心两广市场的产能过剩情况。我的观点是:产能过剩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大企业在此崛起后,肯定会从市场找回利润。

    客户:刘总,您如何看待落后产能淘汰?

    刘作毅:恕我直言,三年前我就不看落后产能了。首先,落后产能数据都是年底公布,难以跟踪把握;其次,落后产能的规模很小,而且市场分散,不影响大局,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就不要淘汰了,新型干法水泥工艺都面临旺季停窑的处境,更应该加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客户:刘总,您如何看待四川市场?

    刘作毅:四川水泥产能规模非常大,区域也大。之前曾有三家主导企业:拉法基率先进入,随后是亚东水泥但区域有限,再一个是本地企业峨胜水泥。这三家企业在汶川地震、4万亿投资、落后产能淘汰几个背景下获取了相当丰厚的利润,但对市场的控制力都是局部的,主要集中在成都。之后海螺、华新、中联先后进入四川市场,但都不在主市场,没有形成区域优势。所以,四川整合的空间非常大,需要很大的力度。

    最近,中国建材已经重组了利森水泥。未来对四川的整合,肯定要看区域性整合,单点收购是不行的。

    客户:您看好的下一波地区是哪里?

    刘作毅:华东地区在几大企业的主导下盈利状况很好,东北地区是目前价格最稳定的区域,西南区域的整合正在大踏步进行。

    市场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好之中孕育着好的潜能。前些年我认为:落后产能多的地区、大企业未进入的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将成为未来的好市场。但这已成为过去,现在评价市场,不是看高需求的市场,是看通过市场整合,改善供需关系,形成一个较稳定的市场,市场的价格不要依据淡、旺季进行调整,而是根据淡、旺季进行供需关系的调整,这就要看企业对市场的左右能力,这也是看未来市场好坏的最基本判断。

    市场是在变化的,观点不一定对,或许也够不全面,谨供大家参考探讨。但有一点是我可以肯定的,“十二五”期间中国水泥工业肯定会有不错的表现。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