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 暂无资料

中国经济滑出下限风险正减小 微刺激政策效应初显

更新日期: 2013年10月22日 来源: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字体:

  受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放缓。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近期数据来看,三季度经济企稳回升,GDP增长7.8%,中国经济滑出“下限”的风险正在减小。由于外需持续改善、“微刺激”政策显效,四季度我国经济将继续向好,预计全年GDP增长7.7%左右,CPI上涨2.6%左右。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应坚持“区间论”,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经济主体预期,使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同时,应通过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相关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为我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提供良好稳定的制度保障。

  三季度经济形势回顾与四季度展望

  1.“微刺激”政策效应初显,GDP增长企稳回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放缓。一季度,GDP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7.9%下滑到7.7%,二季度又下行至7.5%。投资、消费、外贸增速都出现了下行趋势。财政收入增长也明显放缓,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负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在兼顾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同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通过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中西部铁路等方面的投资,实现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的有机统一。

  从7月、8月、9月情况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增加值、用电量、进出口、货运量等主要指标普遍回升,实体经济渐趋活跃。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增长7.8%,比二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展望四季度,外部环境将继续改善,国内稳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总需求扩张态势仍将延续,产能过剩问题或有所缓解,经济增长总体保持稳定。但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四季度GDP增长可能不会高于三季度,甚至低于三季度。综合国内外多种因素,参考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景气预警系统”运行结果,预计四季度GDP增长7.7%左右,全年增长7.7%左右,略高于7.5%的政府调控目标。

  2.物价总水平低位运行,“猪周期”推动CPI小幅走高

  今年以来物价水平低位运行。前9个月CPI累计同比增长2.5%,为200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值。分月度来看,2月份因春节因素CPI同比上涨3.2%,9月份CPI同比上涨3.1%,其余月份均在3%以内。物价保持低水平,首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放缓,例如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4%,同比放缓2.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涨幅则与去年同期持平。

  未来几个月,预计CPI涨幅会有所扩大,其中有两个直接拉动因素值得特别关注:一是“猪周期”。截至9月份,猪肉价格由此前的下降转为上涨,并且已经持续了4个月。根据历史经验,我国“猪周期”的长度一般为2年:1年上涨,1年下跌。如果从6月份算起,本轮猪肉价格至少还会上涨9个月左右,预计上涨会延续到2014年5月、6月。二是房租价格。今年以来随着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和土地市场不断升温,房租上涨的预期和可能性居高不下。另外,经济回升、油价上调等也将对CPI产生正向拉动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周期性回升和趋势性减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趋势性下降,是潜在增长率下滑的规律使然,无法通过宏观政策来改变或应对,只能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延缓潜在增长率的下移,争取经济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定的增长。对于周期性回升,我们的判断是回升力度不会很大,同时通胀水平可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可以保持一定的宽松度,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重在减税节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财税体制改革,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重在盘活存量,力促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财政政策

  在经济增长和就业等不滑出“下限”的情况下,政府将不会出台较大的财政刺激政策,而是通过局部的温和的刺激,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并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同时,政府将通过加快改革来实现财政可持续性,将财政赤字率与债务率分别控制在3%和60%的安全线以内。

  第一,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治理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都将成为支持的重点领域,且支持的力度和节奏将依据经济形势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第二,全面实现“营改增”,扩大结构性减税。今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国全部服务业的“营改增”指日可待。“营改增”扩围不仅在结构性减税和稳增长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还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此外,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在减轻小微企业税负的同时,也将更好地促进就业。

  第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近期的着力点在于继续加快营改增、消费税、房产税以及资源税等重点税种改革。同时,中央政府将逐步上收部分事权并加大对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2.货币政策

  四季度,预计央行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通过综合运用正逆回购、央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状况,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今年6月发生流动性紧张事件以来,央行在7月、8月、9月连续3个月实现货币净投放,市场流动性状况已经得到改善。7月中旬以来,3个月期Shibor利率回落并保持在4.66%左右的水平上,虽然仍然高于1年期Shibor利率的4.4%,但表明市场预期未来几个月流动性将保持稳定。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逆转,最近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环比减少,四季度也很难再现前期大幅增加的情景。就目前央行未到期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央票将有330亿元在四季度到期,加上逆回购可以用以补充短期流动性,预计四季度央行不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由于目前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已经放开,利率市场化进程继续推进,加之实体经济投资动力逐步恢复,房地产价格仍然存在上涨压力,央行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及各类市场主体预期,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较低,预计四季度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保持不变。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今年二季度的快速升值,最近三个多月处于双向波动之中。由于美联储将开始逐步调整其量化宽松政策,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相比于目前香港市场的即期汇率,3个月期美元兑人民币NDF表现出一定的贬值趋势。未来一段时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仍将主要表现为双向波动,预计今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6.16左右,相比于上年年末大约升值2.1%。

  3.地产政策

  三季度,房地产市场的持续高温再一次证明,仅仅依靠“限购、限贷”等行政性手段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必须通过加快财税、土地体制等一揽子的改革手段来推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

  第一,构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整体框架。从国际经验看,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不仅是保有环节的税收政策,还包括相应财政、金融、土地管理、租赁管理等一揽子政策。这就要求必须推动各项改革:一是改革和完善分税制,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减弱经营城市的动机;二是改革现行土地“招、拍、挂”制度,截断“地价”推高“房价”的传导链条;三是发展和规范租赁市场,借鉴德国经验,实行房租管制、房租补贴或指导租金制度。

  第二,明确房地产税改革的总体方向、原则和路径。尽管当前社会各界都意识到房地产税征收的重要性,但是各界对房地产税改革的总体方向、原则和路径还存在较多争论。因此,有必要厘清房地产税改革的总体方向、原则和路径,以消除各方疑虑,减少政策阻力。一是房地产税制改革应以促进公平分配、完善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房地产调控机制为根本目的。二是坚持房地产税收的“三原则”,即普遍征收原则,无论是存量房还是增量房都应征收,无论是“大产权、小产权”住房都应征收;税收免除原则,对于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必须加以保障,对于居民第一套住房应免除征收;“累进”原则,结合人均建筑面积,第一套房不征收,第二套少量征收,第三套及以上大幅征收。三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提高税收征收透明度,实现公平征税。加强房地产税的使用监督,使其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减少监管套利引发的不公平征收。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