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的主旨演讲。李克强说,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爬坡过坎,还要行稳致远,续写“中国故事”新的传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
李克强说,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已经出台和还将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将对稳增长持续发挥作用。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李克强强调,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是有条件的,稳增长是有基础的,今后一个时期不但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要向改革要动力。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着力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与健康发展。二是要向调结构要动力。以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弥补服务业这块“短板”。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更大规模改造各类棚户区,推动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重要陆路交通干线,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带。三是要向改善民生要动力。13亿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需求富矿”。要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个体经营和企业吸纳就业实行税收减免,通过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经济有韧性:增长仍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给出了中国经济非常坚定的信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阮宗泽昨日在解读总理博鳌演讲时说,“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是充满信心的,而且中国下一步正在搞深化改革,改革涉及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等,都会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总理谈到中国经济时多次强调‘经济有韧性’,这表示经济本身就具备增长能力,不存在大幅下挫的条件。”
其实,进入3月份以来,实体经济已经呈现出很多积极因素:随着企业开工率上升,发电量增速已经回升,预示工业和投资数据将会改善;3月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都高于50%的荣枯线,处在扩张区间;尽管外贸依然不理想,但这和去年基数有关,预计4月起数据就将回升。
从去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的转折期,也就是所谓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经济增速保持在7%-7.5%的区间都是一个合理的水平。”
政策有储备:经济企稳回升可期
对于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在加大,高层并没有回避,但同时也强调,“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并且还表示“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3月26日,李克强在辽宁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就提到,“我们拥有去年战胜经济下行挑战的成功经验,也为今年继续应对经济波动做好了政策储备。”
随后在4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门讨论并落实了有关政策。包括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
事实上,对比以往面对经济下滑时动辄出台万亿刺激政策,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同,近两年政府在稳增长方面应对更加从容,政策兼顾调结构和促改革多重目标。
连平称,目前政策已有微调,出台了一系列结合调结构和促改革的稳增长举措,预计稳增长措施在二季度内还会继续加码,必要时货币政策也会动作。在此背景下,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 重磅!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了 这…
- 发改委关于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
- G20杭州峰会释放了去产能等六大政…
-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发展八…
- 地方开始了大规模"十三五"规划编制…
- 财政部代发2014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
- 江苏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
- 财政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料后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