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今年拟投资1300亿重点发展大湾区交通!
广州2020年1月5日讯 全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300亿元,黄茅海通道开工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多公里……1月4日,记者从刚结束的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未来,广东将以建设畅通粤港澳大湾区内外快速交通网络为重点,推动大湾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高站位高标准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先行。
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2019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超175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495公里,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
南沙大桥等跨珠江口通道已建成通车,以广州为中心2小时通达珠三角各市和港澳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新建成从莞高速惠州段、花莞一期等9项300多公里高速公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00公里,核心区密度约8.2公里/百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500万标准箱,广深港高铁、穗深城际开通运营开通运营,基本建成布局完善、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全省建成15项水运工程。其中,新增1个国际邮轮母港——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未来可停靠22万吨级世界最大邮轮。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进展顺利,建成濛里枢纽二线、飞来峡枢纽二三线船闸等5座船闸,千吨级船舶可从韶关孟洲坝下游通往佛山三水。西江建成自界首经虎跳门至珠海港高栏港区、经西伶通道至广州港南沙港区2条3000吨级出海通道,为打造珠江“黄金水道”提供有力支撑。
乡下果蔬速度进城
“原来把果蔬拉到镇上装车就要花上七八个小时,现在路通车,果蔬5个小时就可以转运到广州江南批发市场。”韶关乐昌北乡镇下茅坪村村民肖先生很是感慨,如今,一条条通村公路,将农户住家、产业园区、旅游景点串联,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推动当地老百姓脱贫奔康。
2019年,广东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超6700公里,完成“畅返不畅”整治任务10424公里、贫困村路面硬化1654公里、通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5517公里、安防整治1.99万公里、危桥改造538座,完成通产业园、旅游景区路改造171.6公里、砂土路改造6079公里、等外路改造2622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929个。全省19412个建制村均已全部通行客车,农村群众的客运出行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出行品质,让老百姓从“走得了”到走得便捷舒适,2019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全力推行“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公路服务区和客运站场、码头厕所的整体服务水平,圆满完成省十件民生实事新建、改建交通厕所103处任务。同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投入超过1200万元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在全国率先完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垃圾分类”工作。
2019年,全国推进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广东工程量占全国1/10,路网结构复杂,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业主成分复杂,在全省交通运输部门的通力合作、不懈努力下,出色完成了撤站的各项工作任务。广东ETC发行超过1950万套,居全国第一。广东与广西、湖南、江西、福建4个省区18个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车辆上高速公路可“一脚油门”开往全国各地,经过省界的时候,不再需要停车交费,实现“秒过省界”,出行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
计划建成22项1195公里高速公路
2020年,全省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13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900亿元,普通国省道190亿元,农村公路110亿元,港口65亿元,内河航道5亿元,公路客货站场项目及其他30亿元。
广东将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深中通道等54项2700多公里续建项目建设,其中2020年计划建成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汕头至揭西段、河惠莞高速公路河源紫金至惠州惠阳段等22项1195公里、新增里程约1195公里,到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超过1万公里;新开工黄茅海通道、惠州至龙门、从化至黄埔等8项270多公里。加快推进狮子洋、莲花山等跨江通道及深岑高速公路江门至中山段、东莞至深圳、常平至虎门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等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
深中通道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战略区域,北距虎门大桥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38公里,是国高网G2518深圳至广西岑溪高速公路跨珠江口关键性控制工程,是“十三五”期国家重大工程。 项目路线全长24公里,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经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二期东接机荷高速公路,向西跨越珠江口,依次设置东人工岛、机场枢纽互通立交(匝道隧道部分)、海底沉管隧道(隧道长6845米,沉管段长5035米,共计32个管节)、西人工岛、伶仃泄洪区非通航孔桥、伶仃洋大桥(主跨1666米海中悬索桥)、浅滩区非通航孔桥、万顷沙互通(预留)、中山大桥(主跨580米斜拉桥)、横门泄洪区非通航孔桥、马鞍岛陆域段引桥及横门互通立交(部分),在中山马鞍岛登陆,与在建中开高速公路对接。 项目建设对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进一步拉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提高大湾区的硬联通和软联通水平,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广东以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畅通大湾区内外快速交通网络为重点,谋划和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交通工程,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促进跨境运输便利化,推动粤港澳三地跨境通行政策与体制机制优化对接,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计划到2022年底,形成大湾区“12312”交通圈,大湾区内实现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大湾区至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至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水平。
运输“一张网”,出行“一卡通”
2020年,广东将加快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推动实现运输“一张网”、出行“一卡通”、货运“一单制”、服务“一站式”、监督“一号通”,高品质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司机之家”建设,深化行业“厕所革命”,完成新建、改造厕所110处,升级改造服务区4对,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出行满意度。
为了满足贫困山区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广东还将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2020年底前,实现县、乡镇农村公路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比率达到98%,路面铺装率达到80%,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通达乡镇、农业园区、3A级旅游景点;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交通运输部“十三五”扶贫攻坚任务。
广东还将合力确保港珠澳大桥运行安全有序便民,进一步推动大桥通行政策的开放,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和跨界通行的便捷程度。同时,加强路警联动,狠抓源头治超,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实战演练,打造高效、畅顺、平安、智慧、温馨春运,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深圳商后 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交综)
经过两天两夜连续紧张施工,克服浇筑方量大、
时间长、施工平台无陆地栈桥相连等难题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左幅承台第一层浇筑顺利完成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左幅承台完成第一层浇筑。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宣 摄
1月4日,记者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获悉,历经两天两夜的紧张施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左幅承台于近日完成第一层浇筑,为大湾区建设献上一份特别的新年贺礼。
浇筑高度约一层楼
1月1日20点30分,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缓缓入模,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左幅承台第一层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历时45小时30分。这是继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索塔两个巨型钢套箱成功下放之后的又一新进展。据介绍,伶仃洋大桥西索塔承台采用分离式承台结构,单个承台平面尺寸内径为36米,承台第一层厚度为3米,约为一层楼的高度;单个承台混凝土浇筑总量约为8190立方米,此次完成的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总量约为3046立方米。
“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处于伶仃洋中间,受航道影响,施工平台无陆地栈桥与之相连接,施工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均靠船舶运输,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承台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是西索塔单次混凝土浇筑需求很大的一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对承台钢筋绑扎质量、混凝土的供应要求最高。
为了确保施工方案顺利实施,深中通道项目团队多次召开施工方案研讨会,制订了西索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保供方案,明确相关要求及计划安排,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正常供应,为西索塔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连续奋战两天两夜
据介绍,此次浇筑施工是深中通道项目首次采用了“拌合楼组合搅拌船”的方式连续供应混凝土,由龙门吊配合3台汽车泵、4台混凝土运输车进行泵送。在主墩平台新搭设完成的拌合楼,可直接提供承台浇筑所需的混凝土,有效解决了搅拌船混凝土容量有限、易堵塞、运输成本高等难题。
“由于浇筑方量大、时间长、任务重,项目部安排三班倒作业,整个团队昼夜奋战,机不停转,人不解甲。”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克服夜间施工和昼夜温差大等困难,45小时30分的施工全过程,施工人员和机器都没有休息,昼夜连续作业。
据介绍,目前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完成左幅承台第一层浇筑,西引桥完成110根桩基,5座承台施工,西锚碇导墙侧墙正在紧张有序施工。此次承台顺利浇筑将为今年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完成承台施工奠定重要基础。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