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微信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投资>资讯详情

发改委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更新日期: 2021年09月06日 来源: 发改委 【字体:
摘要:发改委研究制定“十四五”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在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

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基础〔2021〕1197号


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发展合作署、铁路局、民航局办公厅(综合司),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大力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现将《“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沿线省(区、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省际协商合作,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强化配套政策措施,狠抓本地区任务落实,推动重大项目实施,确保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制定“十四五”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在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我委将积极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牵头部门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跟踪调度和评估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通道建设运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目标任务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8月17日


附件内容:


“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现实基础


 《规划》实施以来,沿线省(区、市)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协商合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显示出强大竞争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


 (一)运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运输协调和货源组织不断增强,班列班车稳定开行并实现大幅增长。2020年西部地区至北部湾图定班列达到9条,铁海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分别开行4607列、1264列,同比增长105%、23.2%。北部湾港、洋浦港分别开通内外贸航线52 条、33条,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通航。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 23万标箱,北部湾港、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05万标箱、102 万标箱,实现《规划》2020年目标。

 

(二)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主通道建设有序推进,渝怀铁路增建二线、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和一批干线公路建成投运,沿线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设施布局持续优化,初步形成东中西三条通路构成的主通道布局。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初具规模,钦州 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航道加快建设,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99个;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进展顺利,小铲滩起步工程加快推进,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32个。 


(三)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重庆、广西等地组建综合运营平台,推动铁海联运班列规模化、标准化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广泛应用,主要业务应用率达到100%。多式联运“一单制” 加快推进,铁路运单物权化探索试点,多式联运标准化规则和集装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跨部门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共享,通道发展指数完成编制。集装箱进出口流程不断优化,通关时间和综合成本大幅压缩。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登记船舶从无到有,累计达到28艘,洋浦港保税燃油供应中心效应不断发挥。 


(四)统筹协调机制有效运行。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在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13+1”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推动开展地方政府紧密协商、企业互利合作。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国际交流持续加强,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不断深化。


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铁路等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港口设施和服务能力仍有不足,通道物流体系尚不完善,运行效率和规模效益偏低,多式联运“一单制” 有待推广,数字化绿色化水平不高,通道与产业、贸易等融合发展亟需加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运行效率效益,进一步推动陆海双向开放,更高质量、更优水平、更大力度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推动《规划》贯彻实施,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区域重大战略对接,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北部湾城市群战略联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营组织模式,优化交通物流结构,推动降碳减排,加强与产业、贸易、数字、金融等深度融合,牵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将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为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系统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创新驱动,以“一盘棋”思想统筹谋划通道整体发展,切实转变建设运营协同方式,精准突破重点方向、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全面形成南北贯通、陆海统筹、内外联动、协同高效的战略通道。 


——完善设施、提质增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增强设施能力,打通主通路、重点枢纽堵点和瓶颈,强化一体化运营组织,提升通道服务质量和效率效益,增强发展韧性,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衔接高效、绿色安全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网络。 


——通道聚集、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交通物流支撑引领作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通道要素聚集效能,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和现代化水平,增强数字、金融、技术等赋能,实现通道、产业、贸易深度融合发展。 


——开放协同、共建共享。坚持高水平共建,健全跨境跨区域协商合作和协同推进机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发开放,强化政策、规则、标准、惯例、平台等高效联通,鼓励国际国内各方参与,扩大合作朋友圈,共享通道发展成果。 


(三)实施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中西三条通路持续强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营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主通道畅通高效。铁路西线基本贯通、中线能力扩大、 东线持续完善,公路瓶颈路段全面打通,以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补充的干线运输能力大幅提升,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50万标箱,跨境铁路班列达到2000列。


 ——港航能力显著增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设施功能、服务配套全面完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进一步加密,新增国际航线10条以上。北部湾港、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000 万、500万标箱,其中外贸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00万、100万标箱。


 ——通道经济初具规模。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高效运行,区域统一大市场初步建立,多式联运“一单制”取得新进展,通关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数字经济、金融服务价值贡献明显增强。沿线合作共建机制更加健全,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三、加快推进主通道建设 


发挥铁路骨干作用,加快大能力主通道建设,尽快形成东中西线通路合理分工、核心覆盖区和辐射延展带密切沟通、与东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陆路交通网络。 


(一)畅通西线通路。以打通缺失路段为重点,优化完善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西线通路。开工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加强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力争2025年贯通西线铁路。推动沿线地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建设,扩大西线通路网络衔接覆盖范围。(国铁集团、沿线省区市牵头,发展改革 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参加)



(二)扩能中线通路。以打造大能力通路为重点,加快提升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中通路运输能力。稳步推进贵阳至南宁高铁建设,推动重要通道客货分离,释放既有干线货运能力。加强既有铁路干线扩能改造,有序推进重点城市铁路外绕线建设。规划研究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加快沿线高速公路扩容,有效提升通行效率。(国铁集团、沿线省区市牵头,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参加)



(三)完善东线通路。以提升既有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东通路。加快建设重庆至黔江高铁,释放既有干线铁路货运能力。按照渝怀铁路双线运输能力要求,加快沿线站点扩能改造,促进点线衔接协调。推进G72泉南高速公路广西段扩容等项目和普通国省道建设,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国铁集团、沿线省区市牵头,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参加) 


(四)加强通道内联辐射。推动通道北延东联,加强核心覆盖区与辐射延展带、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衔接,强化东中通路与兰州至重庆、柳州至广州、西安至安康及襄阳至重庆等干线铁路连接。推进泸州过江通道、重庆麻柳嘴长江大桥等建设。(国铁集团、沿线省区市牵头,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参加) 


(五)推进通道对外联通。加快陆路跨境通道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设施互联互通。建成中老铁路,推进连接凭祥、东兴、龙邦、磨憨、瑞丽等口岸铁路建设。实施口岸公路扩能改造,提升集疏运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国铁集团、沿线省区市牵头,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铁路局参加)



四、强化重要枢纽功能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开工建设一批港口码头等重大项目,完善陆港、空港、口岸等设施,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交通物流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支撑作用。 


(一)加快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港口,优化港区资源整合与功能布局,提升码头、航道设施能力及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港口。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打造现代国际门户港,推动与洋浦港、湛江港联动发展。以铝矿、原油、粮食、生鲜等为重点,建设大宗物资中转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集散基地。编制完成北部湾港口总体规划。建设自动化码头,完善疏港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强化临港产业高效聚集,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强化与西江航道衔接,研究建设平陆运河,建设百色等枢纽通航设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牵头,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铁路局、国铁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参加)



(二)打造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着力提升洋浦港集装箱码头和航道等级能力,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增强洋浦港国际中转业务功能,推动公共码头资源整合,完善洋浦国际物流和冷链物流设施。做大做强海南国际船舶登记中心,以船舶融资租赁业务为突破口,完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充分发挥洋浦港保税燃油供应中心作用,深入做好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业务,完善内外贸同船运输保税油加注政策。(海南省牵头,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