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行业新主张重组再出发
水泥行业内最为关注的“2016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以下简称“峰会”)日前落下帷幕。这是今年水泥行业最重要的思想融通平台,它留给水泥行业深刻印象的,是“市场整合、创新发展”的共同话题,更是“峰会”上中国建材行业最高智慧对实现问题长效治理的贡献。也正是因为这些思维的碰撞,让“峰会”越来越成为各方观察研究中国水泥行业的一个重要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行业释放了哪些信号?今年水泥行业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供给端发力行业呈“分久必合”之势
围绕“市场整合、创新发展”的主题,本届峰会探讨最多的就是大企业集团之间的重组,和未来水泥市场整合趋势。
8月26日,随着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新集团)的正式揭牌,这家资产超过5500亿元,全球建材行业的巨无霸企业横空出世。作为国内第一大和第二大建材集团,两者在水泥、玻璃纤维等多个业务板块具有重合之处,通过跨集团的业务重组可以有效减少恶性竞争,实现强强联合的基本效应。
据了解,近年来水泥行业内并购重组动作频繁,仅2014年12月份一个月内就有6次并购发生。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兼并重组有关政策的不断完善、金融与股票市场改革改善融资环境、更加严格的环保法与环境税为并购重组加重砝码,加之拉法基与豪瑞的对等合并交易获得商务部准许等因素叠加,使我国水泥行业并购重组的内外部环境更加成熟。
水泥行业的频繁并购整合是偶然还是必然?答案是肯定的。当前全国正在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和市场整合、产能合作不仅是行业转型升级、产业走向高端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发展进步的必然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中国特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过剩产能的正确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地方“大家办建材”,满足了建设需求,也形成了“小、散、乱”的行业特点。近年来经过行业整合,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新增产能问题愈发严重。过去是落后产能相对过剩,现在先进产能也过剩,而且是全面过剩、绝对过剩。
全世界解决产能过剩的普遍做法是大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特征,治理过剩也是近代经济学的主要目标,事实证明,市场只靠“看不见的手”无法自由调节,只靠“看得见的手”也会因监管过度带来一些问题。“看不见的手”在特定阶段和产业可能有效,但对重资产的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常常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在这些产业,主要是靠大企业之手协调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水泥产业仍会有出色表现,它的动力来自从地方到全国涌现出的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市场的变化会加快行业整合步伐。
审时度势抓住政策机遇
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文),指导建材行业加快调整。这对水泥行业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好机会,水泥行业要抓住时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实现持续协调发展。
根据《指导意见》,今后3~5年,水泥行业发展总的还是要抓住产能过剩、结构扭曲、无序竞争等关键问题,在供给侧截长补短、压减过剩产能,有序推进联合重组,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扩大新型、绿色水泥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有效提高水泥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泥产能高达35亿吨,过剩超过30%。2015年全国水泥产量23.5亿吨,同比下降6%,是25年来首次下降,各区域价格效益全面下滑。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11.1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5%,下半年多条新线产能释放,产能利用率会更低。水泥行业利润从前几年每年七八百亿元下滑到2015年的300多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只有96亿元,同比下降27%,为“十二五”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过剩产能形势虽然严峻,有利条件也不少。国办《指导意见》为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关键是要坚决落实。最近有关部委在钢铁煤炭专项会上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去产能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工作进展和市场变化,一些减产、停产的企业有意复产,决心动摇,对此需要保持清醒认识和战略定力。水泥行业也是如此。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均年消费量和人均累计消费量已达到较高水平,有望于“十三五”后期达到发达国家峰值水平。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现阶段中国由于前期的强刺激政策和各地政府“GDP”挂帅,使得水泥行业呈现野蛮式发展,新增产能急剧增加,引起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低,行业发展质量不高。因此,从维护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现阶段就要开始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
另一方面,大企业之间可以创新兼并重组模式,从“产能重组”向“资本重组”、“资产重组”、“市场重组”、“利益重组”的模式转变,通过跨区域和跨所有制实施资产重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市场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品牌更优的大型企业,促进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优化产能布局。中国建材集团和中材集团的重组表明了中央深化国企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的决心,接下来还会出现更多更为重磅的并购重组典型。
加大力度去产能注重利益共享
作为一块硬骨头,中国去产能任务艰巨。但是,去产能是关键,是衡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成功的“试金石”。对于水泥行业来讲,眼前还要去产量,把去产量和去产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去产量保证当期的效益,通过去产能保证行业的长治久安。
过剩产能有序退出需要政府、协会和企业共同努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球排名第三的建材企业爱尔兰CRH公司总裁阿尔伯特曾对我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建言,他们的经验是水泥产能过剩很难控制,但不控制代价太大,必须由政府、协会和大企业协同控制。
日本上世纪90年代水泥行业去产能也是多管齐下,政府发布“特安法”、“重构法”和“圆滑法”,公会积极引导协调,企业无条件执行,使30家企业迅速整合成3家集团,水泥年销量从1.2亿吨降到4000多万吨,价格却一直在每吨100美元以上。法国水泥行业在困难时期销量降了30%,通过整合重建市场秩序,过剩产能逐渐消失,企业也开始盈利。
中国水泥行业必须从去产量和去产能两方面着手。去产量主要是解决眼前的需求不足、价格过低问题,但去产能才能根本解决行业长治久安的问题,同时也要防止去产量带来的增产能的倾向,维持良性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讲到了中国主张包容性的发展。包容性的发展内涵非常丰富,就是要注意到行业的同伴,大家要共同发展,而不是哪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同时还要兼顾到环境、兼顾到相关者利益、兼顾到整个系统。
对水泥行业来说,要将去产能的任务落到实处,就要兼顾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利益共享。前不久,工信部批复同意“吉林省开展压减水泥过剩产能,加快行业脱困转型发展试点”,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这表示以吉林为代表的东北三省水泥行业,也在积极向行业部门提出要进行区域改革的设想,通过联合重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区域脱困。试点要怎么干、能不能干得好、能否成为其他区域的楷模和范本,关键在于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在去产能过程中实现利益共享。
毫无疑问,“峰会”将是中国水泥历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一次峰会,不仅明确了“市场整合,创新发展”的主题,还切实促进了水泥行业各企业集团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举措,新主张”的引领和推动下,通过市场整合,将为解决当前水泥行业的各种困难拿出新的方案;通过倡导创新,将为推动水泥行业可持续、平衡增长开创新的动力;通过强化发展合作,将为引领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供应端持续走低 水泥价格逼近历史…
- 四月份以来水泥涨价趋势望延续
- 生意社:华东地区水泥陆续调涨
- 2018年我国水泥市场价格走势及发展…
- 2018年中国中国水泥行业竞争格局:…
- 2018年我国水泥市场价格走势及发展…
-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库存及价格走势…
- 2018年水泥价格或将大体维持在历史…
-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供需情况及行业…
- 水泥产业“寡头”时代
- 水泥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 2股有望受益
- 水泥价格望延续反弹趋势 提振行业…
- 全国水泥市场行情月度简述(3月)
- 中国水泥行业特别评论
-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三月全国水泥市场随下游需求提升而…
- 【杂谈】水泥市场都是涨声一片?
- 2018年1-2月全国水泥产量数据分析…
- 水泥全面涨价大幕正式拉开 行业景…
- 水泥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 我国建材行业供应链金融研究
- 要有信仰!不容错过的水泥景气行情
- 冬季错峰结束在即加需求回暖 水泥…
- 【水泥专场】2018年春季原材料行业…
- 景气依旧 2018年水泥投资怎么选?
- 水泥行业效益水平有望创历史新高 …
- 水泥行业效益水平有望创历史新高 …
- 水泥价格即将反弹 海螺水泥(00914)…
- 价格看涨业绩报喜 水泥股迎来“花…
- 水泥产业寡头时代来临,谁是A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