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2017年我国水泥行业市场分析:去产能攻坚战持续

更新日期: 2017年02月09日 来源: 报告大厅 【字体:
摘要: 近10年来我国水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中国报告大厅通过对2017年我国水泥行业市场分析了解到,长期粗放式发展给水泥行业带来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顽疾。水泥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中国水泥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中国报告大厅通过对2017年我国水泥行业市场分析了解到,长期粗放式发展给水泥行业带来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顽疾。水泥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完全处在供给结构性过剩的状态,而且问题还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现在中国的水泥产能是个天文数字,无论人均占有水泥量还是人均累计用量,都是全球第一,都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峰值很多。

  2016年,在煤炭成本和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大面积错峰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下,水泥市场走势经历了前低后高的反转,使得行业利润也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实现了大幅增长,一改2015年的低迷态势。

  进入2017年,水泥行业能否继续保持2016年企稳回升的势头也备受业界关注。

  据水泥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之年,水泥行业将加快推进去产能政策的落实,行业效益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2016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5%

2014-2016年全国水泥产量

  2017年将是去产能攻坚之年,水泥行业的去产已被提上日程,2016年,全国共生产水泥24亿吨,同比增长2.5%,同比增速由负转正,重回增长轨道,其中,陕西、北京等10省同比下跌,陕西降幅超10%;全年共生产熟料13.76亿吨,同比增长3.09%,其中西藏、云南、山西同比增长居前,分别为33.7%、20.12%和16.96%。

  2016年1-12月全国水泥熟料进出口数据统计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6年1~12月,全国共出口水泥814.63万吨,同比下滑11.4%,出口熟料921.23万吨,同比增长40.50%;共进口水泥3万吨,同比下滑70.87%。

  2016年全国水泥行业利润数据分析

2014-2016年全国水泥行业利润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水泥行业实现收入876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5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全年水泥产量24亿吨,增长率2.5%,吨毛利为21.58元。

  2017年水泥行业市场消费量及增速预期

2017年水泥行业市场消费量及增速预期

  从水泥需求结构来看,未来一年地产投资拉动作用或将趋弱,水泥需求或因此有所下滑。但是“十三五”期间我国以稳增长为主,在基建投资的支撑下,水泥行业需求出现骤降可能性不大,稳中趋弱应是主流变化走势,行业需求总量还是可以保持在20亿吨以上。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全国水泥表观消费量约在23.6亿吨左右,同比下降1.25%。

  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水泥行业协会将加快推进“去产能”,水泥错峰生产力度、广度会继续加大,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有望得到落实,阶梯电价加速落后产能退出。

  1、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发改委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重中这重的工作,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中国水泥协会提出组建省区级水泥投资管理公司创新试点方案,力推设立省级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加快推进行业“去产能”的政策落实,2017年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2、国办发〔2016〕34号文件将推行错峰生产列入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之中,加上环境约速力的增强,各地方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增强,有了政策的支持,加上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2017年对错峰生产的监督管理会进一步增强,错峰生产的范围和力度会更大,阶梯电价加速落后产能退出,对水泥效益的回升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年我国水泥行业市场分析报告预计,因为2016年末的环保运动和行业错峰生产,导致水泥库存和供应减少,开春后各大工地开工,需求回升比较显著,水泥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此外,2017年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去产能的力度仍然会比较大,这对水泥行业的供需关系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