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产能问题的核心:结构与体制

更新日期: 2005年10月10日 【字体:
    目前,中国经济有过剩的苗头,但行业间的情况不一样,产能过剩存在结构性问题,低端过剩比较严重,高端过剩不太明显。是否全面过剩,还取决于很多不确定和不可预见的因素。
 
  这一轮经济发展中,尽管现在没有全面过剩的表象,但部分行业及行业内部产业结构有问题,出现了扩张速度快,成本上升压力大,资源保障程度降低的状况,造成目前部分行业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如果处理不好,在不可预见因素影响下,产能全面过剩的压力将会增大。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周维富研究员。
 
  《中国科技财富》:数据显示,最近企业效益下滑,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有所争论,您认为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存不存在,有什么特点?
 
  周维富:从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来看,效益下滑确实比较明显。效益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反映了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的现状。从这个角度判断,可以看到一个趋势,产能有过剩的苗头,但行业间的情况不一样,产能过剩存在结构性问题,全面过剩还不明显。象钢铁、电解铝、建材等行业,低端过剩比较严重,高端不太明显。以钢铁为例,从2001年以来,总产量增加很快,年增速在20-30%,现在产能达到3.5亿吨,而同期市场需求放缓,目前增速只有10%左右。
 
  从西方国家经验来看,产能利用率并不是100%,在75%以上是正常范围,因为企业需要有25%左右的产能储备用于预防市场波动对企业生产和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当然行业不一样,产能储备比例也有不同。有的企业甚至将产能储备作为威胁潜在对手的手段,部分低端行业由于受到上游挤压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化工行业的需求受到挤压,产能过剩的情况明显一些。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产能过剩有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行业链条的存在,PPI对CPI推动有一个滞后期,另一方面上游产业大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市场垄断性突出,比如电力、石油等高度垄断行业。而下游多是竞争性强的行业,比如很多加工工业竞争都比较充分。由于产权关系不一样,上游是高度垄断的国有行业,可以通过垄断优势转嫁成本上升的影响,感觉不到市场下行的趋势,投资扩张的冲动很明显。这就延长了成本上升的滞后期,估计到明年2、3月份,成本上升的压力才会显现出来。
 
  《中国科技财富》:这一轮投资中,民营资本应该是比较能把握市场行情的,为什么也会对产能过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周维富:从比较来看,现在民营企业投资增量很大,对产能过剩的问题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民营企业在投资中自有资本所占比重不大,主要还是向银行借贷,这样投资风险的承担者就不只是民营企业,国有银行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信贷风险。比如钢铁,前段时间国有企业大量投资,民营企业看到有利可图,也跟着投资上项目。
 
  从国际市场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对上游行业的增长带来压力。中国上游行业很多带有垄断性,可以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往下游转移,而下游行业转嫁的可能性很小,只能自己消化。这些企业的消化能力有限,其需求自然受到抑制,反过来也会给上游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分析产能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即地方对投资的干预。为了利税和经济增长指标,地方政府会指令银行动用资金支持一些短期获利的项目上马,而我国银行是基本上是国有,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银企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完全市场化,约束机制不健全,扩张机制也与市场不同步,常常出现热则愈热的问题。
 
  《中国科技财富》:您刚才谈到部分上游垄断行业缺乏市场敏感性是生产资料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请举例谈谈高度垄断行业、垄断竞争行业和地区垄断行业产能状况?
 
  周维富:电力方面现在存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用电高峰期出现紧缺,很多地方“拉闸限电”,但产能扩张很快,去年增加了1.6亿千瓦,现在已建成4.6亿千瓦的供应能力,2006年可能会超过6亿千瓦。电力需求增长率超过15%。由于投资体制不合理,电力行业在紧缺状态下新项目上马多,产能增长将十分迅猛。估计2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电力过剩可能会比较严重。这些新增的项目不仅有中央政府的,还有地方立项,包括大量民营经济的介入。比如贵州、四川、云南出现了一批私营企业家占地占水搞电力开发的现象,地方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支持,将资源廉价让给私营企业开发。当然,这与私营企业该不该搞没有关系,只要有能力开发,是否国有还是私营,没有必要去分得那么清楚。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汽车市场存在阶段性扩张的特征与财富分配状况有关。现在汽车产能已经超过600万辆,从市场需求上看,有一定程度的过剩,但不是很大,因为产能过剩10-20%不算很高,低于75%正常范围。但从趋势上看,前两年,已经具备机动车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排浪式增长,导致汽车生产快速扩张。但消费高潮过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潜在消费人群的汽车消费需求受到了明显抑制,而汽车生产厂家还在扩大生产,产量与市场需求必然出现反差,造成产能过剩。目前中国缺乏消费热点,消费热点的出现通常以5年为一个阶段,汽车属于耐用的高等奢侈类消费品,再从现在的居民消费水平和财富分配状况来看,近两年内,汽车成为带动消费增长的热点行业的可能性很小。
 
  水泥行业,从行业特征来看,竞争性比较强,但从地区来看,又具有垄断特征。从产能来分析,很多地方将水泥产量作为政绩的衡量指标,从低端来看有一定程度的过剩,从全行业总量来看,过剩的势头还不明显。由于运输和服务半径的影响(200-300公里),该行业有一定的地区性,如果地方投资过大,区域性的产能过剩的可能性会相应增大。
 
  《中国科技财富》:对于竞争性行业,也存在竞争程度的不同。处于相对充分竞争的新兴产业的产能现状是什么?
 
  周维富:现在热点产品所在的行业比较分散,不太明显。比如电子行业处于发展低潮,但这些行业由于处于竞争比较充分的状态,他们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对产量作相应调整,产能过剩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但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自主调节。比如手机,我国的拥有率已经很高,移动用户拥有量达到近3亿部,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比某些发达国家还高,企业只有通过开发新性能产品扩大利润空间。美国电话拥有率是百分之三十多,中国与之相比已十分接近。对于手机,有三个因素决定了目前行业市场潜力不大,一是收入状况没有明显改变,二是固有的庞大消费群体的存在,三是产品没有达到更新期,技术瓶颈限制存在。这样看来,该行业增长潜力也是有限的。
 
  再如电脑行业,如果撇开核心芯片的生产,竞争还是比较充分的。目前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产能问题也不明显。中国的软件产业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起点低,规模效应不明显,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再就是技术储备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人才优势需要进一步发掘。此外,对创新激励不足,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也要加大。对国外软件的大量盗版实际上也牺牲了国内软件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潜力。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个产业的潜力还是存在的,但近年要指望他能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带动作用似乎为时过早。硬件方面,也存在高中低端的区别,从高端来看,目前中国的自主生产能力和国外差别很大,即使能够研发,也总是落后于人,从事一些翻新之类的低水平研发和生产。
 
  电子行业的利润流向有一个特点,大头集中在核心部件生产和营销这两端。中国目前还要加强电脑核心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以此提升整个产业链条,增强整个行业的自主开发能力。DVD的生产也是一样,虽然产量增长很快,但实际上自主能力不强,利润大头给了国外,给国外打工的现象比较明显。实际上,我国的制造能力比较充分,如果能在核心部件的生产上能够上一个台阶,这些产品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扩大。
 
  中国某些消费品拥有量并不低,目前短缺的是一些高端的、能够带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产品。
 
  《中国科技财富》:利用出口解决产能问题的潜力如何,近期爆发产能全面过剩的可能性有多大?
 
  周维富:从国际贸易来看,我国对国际市场的利用还是比较充分的,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工业品制成品出口占比90%以上。中国已经具备了成为某种行业的世界加工中心的实力。但这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国际贸易并不完全是自由贸易,贸易伙伴也会考虑自己国内的产业状况和政治压力对贸易进行干预,引起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再就是中国自己的资源约束。去年9月我国当月钢铁出口从存量上变为净出口,是产业竞争力提高的表现。但去年国家却取消了钢锭、钢坯的出口退税,这主要是从环境效应、资源消耗和资源支撑能力方面考虑的。这就是说,有些产品尽管可以在国外找到产能的消化途径,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却必须对这些行业加以限制。加工性行业还取决于国际经济增长趋势,再就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总之,国际市场对国内产能的消化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扩大内需才是解决产能问题的主要手段。
 
  现在中国还处在依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过冷和过热交替,幅度也比国外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投资冲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关键是要理顺宏观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金融体制、投资体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至于两年内会不会爆发全面的产能过剩,这要看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化是否会将产能过剩问题凸现出来。比如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是不是继续高走。中国现在一半的铁矿石依赖进口,石油超过40%依靠进口。如果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继续高走,对国内产业带来不利的冲击,压低中国的经济增长态势,对产能过剩将起到放大作用。当然,是否全面过剩,仍然取决于很多不确定和不可预见的因素。
 
来源:中国科技财富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