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进入倒计时 功能定位待厘清

来源: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2日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进入倒计时

  北京地铁6号线第二期还有10多天将通车了。其最终的东小营站何时再往东延伸,成为隔岸河北燕郊地区居民一个翘首以待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有望在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上解决。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脚步越来越近。

  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至此,明年京津冀协同规划获批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注重整个区域协调发展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喊了10多年。之前有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然后有首都经济圈规划,目前则谈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这意味着过去的都市圈规划,以及首都经济圈规划,或不再出现。

  2004年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最后达成加强区域合作的“廊坊共识”;2004年6月26日,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在廊坊举行,会议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不过,此后三地经济合作没有下文。

  而关于首都经济圈,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还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

  据公开报道,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就开始启动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和编制工作,在2012年的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当中,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更是位居首位,但是进展一直较慢。

  此后有媒体在今年9月报道,原计划今年6月份出台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有可能更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名称的变化,更强调了京津冀三地实现协同发展的迫切要求,注重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

  据悉,原首都经济圈圈定范围只有北京,和天津的3个县,以及河北的几个城市,而制定中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以北京和天津为双核驱动,同时将河北全境包括在内。

  有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未来在京津冀这样一个大区域内,“冀”将作为独立的一部分与北京、天津“平起平坐”。

  首都经贸大学博导安树伟指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局良好,这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获批。

  此前的9月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在会上指出,要尽快完善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为编制总体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现在的好处是,这个规划是中央推动的,这和过去不一样,可以做好三地的协调。并最后能落地。”安树伟说。

  京津冀功能定位待厘清

  目前京津冀地区正在规划多个单项规划,涉及到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其中交通领域的规划已经初步编制完成。

  不过,京津冀三地的功能仍有待厘清。

  此前北京的功能被确定为政治、文化、科技和国际交往中心,原先的金融中心、商务中心的角色未提。目前北京的大红门等服装产业已经开始向河北、天津转移,但是金融中心的角色是否需要向天津转移,仍无结论。天津目前在做“十三五”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如无意外,可能要涉及该城市承接北京部分金融功能的问题。

  而北京过去的全国交通中心功能,可能也需要部分转到天津。比如通过保定、石家庄、承德与天津建设直达高铁后,以后承德等地的居民到石家庄开会,不必再通过北京来转。

  北京的部分行政、教育等功能转移到哪里仍待确认。即北京的副中心在哪,还待明确。有专家指出,京津冀协同规划可能确定的京津冀的副中心是石家庄,但是北京的副中心,可能不会提。此前包括沧州、保定、秦皇岛都传出要做北京副都的消息。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专家金碚此前建议,缓解中央资源太过聚集导致的问题,可以实施中央机关、央企的远程、可视、无纸化办公,把进京跑步办事变成离京办事;同时实行财税制度的分享改革。同时对三地政府的政绩考核实现联评制。

  有专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经济方面的容易落实,但环保方面落实很难,需要国家加大敦促落实的力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