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月份贸易顺差收窄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14日

      中国1月份的贸易顺差规模较市场预期有所收窄,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经济学家表示,这可能令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以及中国抑制流动资金过剩的努力继续承受压力。

      出口增长的速度高于进口是造成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原因,而这一趋势似乎还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此前,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 简称G7)结束了周末在德国召开的会议,呼吁中国对人民币的“有效汇率”进行调整。

      据中国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实现贸易顺差158.8亿美元,低于去年12月份的210亿美元,也低于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六位经济学家此前平均预期的162亿美元,但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1月份的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的94.9亿美元增长67%,亦是历史上第五高水平。1月份的贸易顺差低于去年8月份的188亿美元,但高于去年9月份的153亿美元。

      1月份出口总额86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也较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增长24%;进口总额707.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5%,增幅几乎达到去年12月份增长13.5%的两倍,并远超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16.5%。

      中国一直致力于扩大进口增长,并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

      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虽然中国年初的数据通常会因农历新年效应而有所失真,但高盛认为中国贸易的潜在增势强于预期;同时,中国总体经济增长与地区贸易发展的趋势相符,这一点可通过韩国及台湾早先公布的数据得到证明。

      2006年的农历新年假期跨越1、2两个月,而今年的农历新年假期(为期一周)全部是在2月份,因此与2006年1月份相比,今年1月份工作日的增多致使1月份的贸易数据发生了扭曲。

      高盛表示,按照最新公布的数据,预计中国2007年经常项目盈余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将达到9%,而到2008年,这一比重仍将达到约8.8%的较高水平。

      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有诸多怨言,称这让中国出口企业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为呼吁中国赋予人民币汇率以更大的灵活性,G7财政部长及央行行长在周末发表的G7公报中表示,对于拥有不断增长的巨额经常项目盈余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希望他们的有效汇率能够发生变化,从而促进必要的调整出现。

      而此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还于上周五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是恰当的。询价交易市场截至上周五收盘,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年初以来升幅已超过0.7%,2006全年升幅累计为3.4%。市场预计人民币今年全年的升幅为5%左右。

      流入中国的巨额出口收益令中国国内信贷及投资出现过热迹象,同时也加大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出口的过快增长也为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问题。

      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周日表示,流动资金过量的问题或将继续存在,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回笼资金。

      吴晓灵表示,因流动资金水平处于高位,M2增速应会进一步减缓。

      2006年5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较上年同期的增幅一度达到了19.1%,此后中国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发行票据、加息以及阶段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是从1月15日开始提高0.5个百分点)等,这些举措使得货币供应量增速到2006年年底放缓至16.94%。

      而到2006年年底,衡量活期存款和流动中现金的指标M1增长17.48%,高于11月底的16.8%,也高于10月底的16.3%。

      花旗集团(Citigroup)经济学沈明高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或将挫伤企业并导致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加快可能并非是最佳手段。

      沈明高还表示,人民币今年迄今为止的加速升值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G7所呼吁的对有效汇率进行的调整,并将有助于稳定下半年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速。

      他说,抑制流动资金过剩依然是今年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来源:华尔街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