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重组——天山水泥发展之路(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2日

第三篇:天山 登临中国水泥产业之巅

  春日的一天,记者走进天山股份总经理张丽荣的办公室。虽然这几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坎坷,但自信、乐观与坚定依然使张丽荣神采奕奕。

  “2007、2008年,天山股份必须依托自身完成两大任务:一是业绩必须有一个强势的支撑,这个支撑不仅仅是天山股份要给股东好的回报,而且要打理好持续经营;二是天山必须依托现有的资源,提升盈利能力。2007年,天山股份制定了5大任务,如能按期完成,天山股份将完成业绩和水泥规模的持续增长。”张丽荣的开门见山。

目标一致   相互融合

  2004年6月,中材集团与天山股份接洽、谈判到决定入主、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前后仅用了短短24天的时间。“中材集团在短时间内做出这个重大决定,更多是基于对天山股份原有管理层的信任,基于对天山股份原有战略目标的设计和现有产业布局的认可。”说到当年的重组,张丽荣依然自信的认为,天山股份就是因为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才很快确定了新的大东家。

  中材集团总经理谭仲明曾说,在国内诸多大型水泥企业中,天山股份有着其他大多数企业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该企业地处新疆,市场易守难攻;该企业在疆内占51%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相比疆内比较复杂的产品结构,该企业都是干法水泥生产线,生产率高、质量好、竞争力强。天山股份企业文化健康向上,员工对企业有高度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在面对德隆系危机带来的困难时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其情感人,我们对这个企业充满信心,因而我们的收购是理性的决策。

  对此,张丽荣直言:“中材集团的入主,对恢复天山股份的信誉,对天山股份实现战略目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双方的一致性,首先在于做优做强水泥主业的目标一致。中材集团在水泥装备、工艺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上处于行业领导地位,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中国水泥三大设计研究院都在中材,中材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中承担的大型水泥项目建设交钥匙的工程居于世界第二位,每年都有超过20亿美金的对外水泥工程建设业务,应该说,中材集团的水平已等于或超过世界同行的知名公司。中材集团在国内的水泥产业起步于2003年,2004年收购天山股份后,中材集团做大水泥产业的愿望非常强烈,这与天山股份的目标非常一致。”

  从双方的领导层来说,中材集团总经理谭仲明,中材国际董事长刘志江与天山股份总经理张丽荣同是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他们对水泥产业发展的共识亦具一致:立足新疆,进入发达地区,使公司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2500万吨以上,居于中国水泥行业的前10位。

  “由于目标的一致,坚定了天山的管理团队,坚定了员工队伍,也坚定了中材共同打理好天山的决心;由于目标的一致,中材集团入主天山后,双方的管理、文化、团队、战略很快地融合到了一起,建立了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默契工作环境。”

  一场突如其来的“德隆危机”,将中材集团与天山股份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风雨过后,竟是夺目的彩虹。赤金有价,信任无价。张丽荣说,这可能是天山股份重组后与其他企业的最大不同。

  “中材集团基于对天山股份的认可和信任,只委派了2名高管人员,但他们用特有的办法让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深感到了压力,让各级管理人员都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

  “经营班子的重新组合,强化提升了公司管理。我们结合股份公司管理定位,在原有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完善、提升,形成了以15个管理要素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按计划、有组织、由浅表至深层次逐步推进6S管理;在严格制度管理的同时,大力推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教育,在股份公司树诚信风气。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强化实施,提高了天山股份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目前,天山股份经营目标清晰、责任到位。”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天山股份的市场化意识非常强烈,这使得天山股份能够摆脱新疆边远地区企业的观念束缚,能够跳出新疆,站在国内大型水泥企业的高度来经营企业。中材集团的入主,更强化了天山人的高远意识。

  “中材集团进入后,给天山从观念上带来了更多的新东西。它赋予你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赋予你更多的责任;中材集团进入后,对业绩的考核、绩效的兑现也都比原来更严谨,甚至更有吸引力。这就让每一个人更加积极地去做工作,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

  “目前,天山股份不仅担当着公司本身的战略研究,还担当着中材集团水泥板块的战略研究,无疑,天山股份的视野更宽也更高了。”张丽荣表示:“目前天山股份的状态非常稳健,对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把握较好。天山股份不仅恢复了各方面状态,而且比原来的目标更坚定,压力更大,节奏更快。”

  重组一年多来,天山股份经营业绩大幅度提高,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0%以上。

  重组一年多来,天山股份在平稳中完成了与中材集团的对接与融合,管理关系进一步理顺。

  重组一年多来,天山股份财务和审计管理更加有效,实现资产质量和资金使用效能的提升,应收款项下降1.87亿元,负债率下降2.44个百分点。

  重组一年多来,天山股份战略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战略目标已经确立:“十一五”期间,继续坚持“做优做强水泥主业”的发展目标,推进提升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稳健战略,实现资本市场再融资。

执行目标   相互推动

  对天山股份的发展目标,中材集团总经理谭仲明表示:天山股份有着其他大多数企业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中材集团对天山股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将加大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投入,在5年内建成3~8条新的生产线,力争在1~2年内将天山股份塑造成为管理规范、运行高效、业绩突出的一流企业。

  中材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有着多年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积累,这就决定了它的高层从创新意识、快节奏、开放性的人力资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等各方面的与众不同,所以在理念上,中材集团追求的是行业的技术领先、管理领先、品牌领先和人才文化领先。

  中材集团雄厚的资金与技术实力,睿智的思维,开明的政策,加上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天山股份雄厚的产业基础,双方的战略合作显然将是“双赢”的结果。

  张丽荣说:“中材集团确定了产业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系、市场品牌、企业文化五个一流的国际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现在的天山股份就是在这样一个高目标的引领下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在更多方面,中材与天山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中材集团制定了水泥战略目标,但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团队去实现这个目标,而天山股份正好承接了对目标实现的执行。”

  张丽荣介绍,中材集团进入天山后,已无形中肩负起了天山股份可持续发展的孵化器重任。在天山股份目前还不具备再融资的条件下,中材集团已在全面积极地推动项目建设。

  无疑,中材集团作为天山股份的大股东,不仅明确了对天山股份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做着大量具体的实事。而天山股份按照既定的目标也在稳步推进,张丽荣表示:“天山股份正在实施区域战略规划,立足新疆,巩固江苏,在广东区域实现与中材水泥的整合,快速提高在广东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从长远发展考虑,股份公司集中力量开展了国内十个省区的水泥市场调研,完成战略专题报告5份。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详细了解了国内水泥行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坚定了天山股份做优做强水泥主业战略发展目标,同时也更加重视了对战略回报的要求。

  “针对新疆资源转换战略,天山股份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开展了重化工、煤焦化等高能耗产业与水泥行业产业链的衔接工作,消化和利用工业废渣,提出建设电石渣水泥生产线,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对前景好、见效快的水泥项目进行适度的刚性投资;通过了在水泥行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南疆地区完善产能布局的项目议案;结合CDM政策,提出了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并将适时实施。”

张丽荣强调:“谋在战略,赢在执行,落脚点还是在如何落实、如何推进上。天山股份做优做强水泥主业的战略唯有顺利推进,唯有给企业带来利润、现金流,增强竞争实力才是成功的标志。”


天山股份的历史性跨越——

      整合疆内水泥  带动新疆水泥产业升级

1999年1月,天山股份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2000年10月,天山股份购买新疆屯河本部水泥51%的经营性资产,新疆屯河水泥公司设立。
2001年4月,天山股份收购库尔勒东方水泥公司,新疆塔里木水泥公司创立。阿克苏天山多浪水泥公司设立。2001年8月,天山股份参股新疆西部建设股份公司。新疆和静天山水泥公司35万吨熟料生产线投产。
2001年12月,新疆和静天山水泥公司30万吨熟料生产线投产。
2002年11月,天山股份吐鲁番熟料基地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一期竣工。
2003年1月,阿克苏天山多浪水泥公司25万吨/年水泥粉磨站项目动工。
2003年7月,哈密20万吨/年水泥分磨站建成投产。

实施疆外水泥战略   参与发达地区水泥竞争

2003年2月,无锡天山水泥公司成立,150万吨/年水泥粉磨项目投入建设。
2003年3月,苏州天山商品混凝土公司成立。
2003年7月,云浮天山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开工。
2003年11月,苏州天山水泥公司成立,75万吨/年水泥粉磨项目投入建设。
2004年6月,无锡天山200万吨/年粉磨站建成投产。溧阳分公司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点火。
2004年10月,无锡天山水泥公司硕放粉磨站达产,日综合台产达120t/d。
2004年11月,江苏天山混凝土公司60万方商砼生产线建成投产。
2004年12月,苏州天山水泥公司75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建设完成。

 重组新生:在挑战中提高   在逆境中重生

2004年4月,受累“德隆系”,天山股份出现危机。
2004年5月,企业积极自救,保证运营,积极重组。
2004年6月,天山股份原第一大股东新疆屯河与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2004年7月,正式向中国证监会上报股权转让事项。
2005年6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天山股份收购报告书。
2005年8月,中国非金属材料总公司正式接手天山股份,29.42%的股权转让过户工作完成。
2006年3月,天山股份第一大股东中材集团与第二大股东天山建材集团签署了重组协议。
2006年4月,天山股份公告进行股权分置改革。
2006年5月,相关股东会审议通过10股送3.2股股份对价的方案并实施对价安排。
2006年7月,天山股份与自治区政府签订“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
2006年7月,江苏天山水泥集团与江苏对外经贸股份公司签定25000吨水泥出口购销合同,标志着江苏天山水泥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2006年9月,无锡天山水泥有限公司获出口水泥经营许可权。
2006年12月,库车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点火试运行。

来源:《中国建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