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4月20日中国台湾水泥英德工厂一二号线投入运营,再到之后的贵港工厂破土动工、福州工厂二期扩建,台泥这家在国际间享有盛誉的水泥企业开始频繁进入了中国水泥产业界的视野。
“这家具有60年历史的老企业在新一代领导人——辜成允的带领下,创造了新的辉煌。目前,台泥已调整大陆投资策略,决定锁定华南市场,因此选择广东英德、福建福州、广西贵港和广西柳州等地设立四座生产基地,预计2008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在华南达到年产2230万吨的规模,加上在台湾地区1060万吨的年产量,可望成为中国前三大水泥企业,以符合国家对水泥业做大做强的规划。台泥更长远的目标是达到华南市场30%的占有率,因而后续仍会围绕华南地区扩大到年产4000万吨规模。
蝉联中国水泥前三强
在不久前由中国水泥网发布的2006年水泥企业熟料产能排名中以1370万吨的总产能再度跻身前三强,这是继2005年台泥首次入选中国水企业熟料产能第三名之后再度蝉联其市场领导地位。
2006年,中国水泥年度产量为12.35亿吨,水泥市场销售情况良好,销售收入达到3100亿元,较去年成长18.85%。即使在市场宏观调控的大环境条件下,中国水泥业仍然持续高速发展,包括水泥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等各项指标与2005年同期相比都创下了历史新高。由於业内兼并重组等整合动作频繁,中国水泥前十强的排名,相较2005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台泥在2006年英德厂点火投产后,以稳健的华南市场策略深耕广东、福建两省,并积极布局广西,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市场第三的位置,完成原定的发展目标。
“深耕华南”的战略是台泥迅速在国内水泥市场占据领导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台泥未来快速成长的基石。以华南大区域视角的战略布局,正是台泥基于对大陆地区的充分市场调研,再根据资源、市场、运输条件的配置,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以广东、福建、广西、台湾四地联动的布局。加之台泥在台湾拥有深水港,既可以出口,还可以直供大陆市场,在运输距离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为使这一规模优势达到最大化,台泥从一开始就进行了深思熟虑的布局。台泥英德厂作为其华南地区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其辐射和联动效应正在显现。目前围绕英德厂,台泥在2007年底前将于广东西江和北江流域建成2-3个中转站和粉磨站,并将逐步延伸到福建地区。从英德顺西江而上,更可以抵达台泥在广西贵港的另一大生产基地,台泥也正积极为此建设周边物流配套计划。
台泥董事长辜成允强调:“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蝉联中国水泥前三强。台泥对国内市场的信心不会改变,未来几年仍会坚持华南策略。”
台泥产品产销两旺
与此同时,以“台泥水泥”新包装品牌亮相的水泥产品在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地区步入产销两旺j的局面。“台泥水泥”大规模供应广东和福建市场,由于其严格贯彻品质服务,并积极倡导环保理念,很快在珠三角及其福州周边地区赢得了声誉和口碑。
台泥公司董事长辜成允表示:“从去年9月开始,水泥行业步入一年一度的旺销期,台泥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注重对华南市场的长期承诺,也将继续秉承台泥60年来坚持品质、一以贯之的执着,以高于国际同业标准3%~5%、品质稳定的台泥水泥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给珠三角地区和福建市场的客户。”据了解,目前台泥启用的水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已经能够覆盖整个珠三角地区,英德工厂一、二号线每日的产销率达到95%以上。而福州厂的水泥更是供不应求。目前全部袋装的台泥水泥均已使用了红色醒目“品"字标识的水泥袋,在客户面前建立了良好的形象。
台泥建造每一座工厂都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认证和ISO14001环保认证,因而在国际享有盛誉,获得包括国际间公认最严苛标准的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政府水泥认证的多项证书。为延续在台湾地区及国际市场的优质服务水准,台泥委派多位资深技术专员坐镇英德厂,为直接客户和混凝土搅拌站提供咨询。他们在确保英德厂提供品质稳定的产品同时,还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透过ERP电子化管理可以有系统的将客户需求回应至服务及生产端,有效节省成本,并制定出最具效率的施工方案,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外,一贯倡导环保理念的台泥对英德厂生产线也采取了高于国家环保标准的严格控制。例如,所有制程所需的石灰石,均由邻近矿山直接以带运机运送至厂内。
信息化强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年初,台泥宣布企业ERP系统实现升级,完成两岸三地企业的数据实时共享,包括台北总部,台湾和平厂、花莲厂及苏澳厂,香港台泥,台泥英德厂、台泥福州厂等在内的水泥企业的生产、销售、客户等数据均第一时间汇集于企业ERP系统内,为台泥提供更为有效的经营决策数据,更是为了令客户得以享受更为卓越的品质与服务的一项投资。
台泥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彻底升级改造,是台泥自2003年起实施的企业再造的核心工程之一。以往,台泥各部门以自行研发的软件来解决财务、制造、采购等企业流程所需要面对的信息化问题,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各自独立运作,难以实现共享。董事长辜成允上任后提出更新信息系统来改善企业营运流程的设想,重塑企业经营团队力量、发挥企业核心价值。经过一年多的选型,台泥最终选择了国际知名ERP软件公司的解决方案。
台泥董事长辜成允认为,台泥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在创新的浪潮上,更应当重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透过即时、精确的资讯情报掌握,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两岸三地各企业上线完成一定数据积累后,台泥计划在未来导人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数据挖掘(DataMining)、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打造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企业,这些具备商业智能的应用系统将为企业提供最具决策参考的资讯,为客户提供最佳品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
2006年4月1日,台泥率先将台湾岛内下属的各水泥厂与混凝土厂以罕见的效率全部上线,前后仅仅8个月便成功导人了9个模块:包括销售与配销(SD)、物料管理(MM)、生产规划(PP)、财务会计(FI)、成本控制(CO)、品质管理(QM)、工厂维护管理(PM)、人力资源(HR)以及财务管理(TR)等。从此,台泥整个信息管理平台的综合效益和整合性上升了一个台阶。
以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实施ERP后令台泥旗下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控管水平得以大幅提升,不仅仅能够确保其产品品质能够优于同业3%~5%,而且库存量也得以维持最低水平。同时,ERP系统忠实记录了客户的每一笔交易行为,使得台泥营销部门能通过对每一客户历史交易行为的分析在任何地方为其提供量身定制最佳服务。
为了加速ERP系统落实在公司的日常云营,辜成允董事长身体力行,在其笔记本电脑中安装了客户端程序及ERP实时产生的报表,让他可以在世界各地随时掌握各企业的经营状况。导入先进的ERP系统与台泥董事长辜成允强调的“精、简、准”为核心的“鹰式管理”哲学是不谋而合的。“鹰式管理”的精神在于倡导企业“纪律、团队、执行”,在人力、物力运用上能够得到极大化的效益,这也是ERP的核心优势所在。按照台泥的实施规划,建立标准流程与核心团队后,将依托台湾实旌的成功经验在台泥集团内其他关联企业依次导人,至2007年1月,包括香港和大陆在内的多家水泥主力企业均已成功上线。(邰生)
来源:中国建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