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去产能-只是煤炭行业换了个马甲

来源: 来源: 李财有道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水泥未来需求是下降的,按照工信部的预测是每年萎缩越2%,到2020年,大概是10%多一些。

  其实水泥行业也在采取类似的缩减工作天数的做法,只不过换了一个马甲:错峰生产。

  看了几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在冬季用电,用煤高峰,也是污染物颗粒排放高峰季节,建议北方的水泥企业主动限产乃至停产;而山东等地水泥企业又提出,在夏天,也是用电高峰啊,也有什么排放物啊,我们也来个行业自律,我们一起主动限产乃至停产。

  你们看,这些本质都是减少工作天数,或减少供给。而稍微熟悉基建的都知道,寒冬腊月冬天,跟三伏天的酷暑,本来就是基建的淡季,特别是冬天。

  用高长明先生的话说,就是别扭扭捏捏了,在市场需求较低时,行业自律,统一分配缩减产量,是相互利好,但,问题是什么?一方面是行业集中度少,一方面是企业间信用差,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还是放不下GDP啊!

  所以,煤炭的做法是发改委统一协调,一刀切!

  我想到了另外一个行业:农业部下面的畜牧行业协会,对,就是白羽鸡的祖代鸡,后来白羽鸡行业协会出台,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求行业从业大企业,主动减少祖代鸡进口和积极去母代鸡产能;一方面是,是收紧祖代鸡进口资格,只不过,老天帮忙,美国和法国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我们趁机封关了!

  回头水泥行业问题,按照高先生文章里:

  ”自2005年,欧洲许多国家的水泥产能利率就开始由74%左右逐步下降到了现今的65%左右,个别国家的甚至低于60%。除了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以外,主要就是实施轮流停产(即各自限产)协议制度。全国每家水泥企业每年实际生产天数约为210~240天,即停窑停磨约为155~125天,其中有约45天为全厂设备年度大修期,全厂完全停产的时间约为110~80天。每家水泥厂都会自觉诚信地履行其停产协议的。

  这种情况恰好与他们诸国的提高职工福利,逐步增加每年带薪休假天数的政策相吻舍,例如德国和北欧诸国规定,每位职工每年上班约187天,各种假期,包括国家法定假日、周末和带薪休假共约178天,而且劳动法还规定不准加班加点。

  所以,核心就是我在供给侧改革——为什么又是行政去产能/产量?里面说的,国外行业协会自律,或企业集中度提高以后,托拉斯企业之间就会有一种默契,这是斗争之后的妥协。

  我们企业的诚信很差,来一段宋志平在2015年年初采访的一段话:

  “前不久我到外地出差,那里的政府领导跟我说,很多基础原材料产业现在已经没人做了,唯独水泥大家还想上新线,就是因为还有钱赚。但这些钱是怎么赚来的?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企业带动的自律限产让市场实现相对平衡,才带来了行业合理生存利润”

  这就是宋先生一直呼吁的,禁止一切形式的新增产能!同时,继续提高集中度。

  所以,我们未来的做法就是工信部说的行业兼并,我们看最近的动作:

  中国建材并入中国建筑材料,这是国资委央企下面两个巨无霸公司之间的合并;

  河北冀东水泥无偿划入北京金隅股份,这是京津冀地区国资委企业中间的行政合并;

  海螺水泥并购西部水泥;

  什么拉法基和什么合并等等,都是如此,都是在整合,在增加集中度。

  我们看下面这个图

  

  单纯看熟料,中建材本身就是巨无霸,如果合并中材,就是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冀东水泥仅仅落后中建材、海螺和中材(并入后,其实第三位),载荷金隅合并,脱脱前三;海螺又收购了西部;而天瑞又弄了部分山水水泥;所以,集中度一定会提高。

  看整体的一个图

  

  所以,结合前面的大企业之间或行政命令,或市场化合并,其集中度在2016还会继续提高,因为top10中两个公司消失了(中材和冀东【或金隅】)

    

  但是,水泥行业跟煤炭行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像煤炭是基础能源,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未来用电量还是要上升,而且,电力是不能出大问题的,否则,这个是要出大事故的,要问责的。所以,火电其实是一年到头要绷紧的,冬天又要考虑取暖的问题;夏天太热,要考虑空调的问题。

  但,水泥呢?我不知道,所以,水泥未来供需曲线怎么画,i have no idea.也就是供需之间如何变化?取决于行业对产能过剩的认知程度,取决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力,其产能过剩很有可能比煤炭更加严重。而且,水泥,跟煤炭和钢铁来说,又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另外一个问题:水泥是不是也不是长期囤积?

  比如螺纹钢,一年没啥大事?也就生锈;煤炭囤积几个月也没有问题;水泥呢?

  另外我推荐了宋志平先生的演讲或署名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看一下。甚至是海螺集团的郭文叁(?)的言论,可惜,郭总现在退休了啊。所以,如果海螺不会发起价格战,而是跟中建材、新冀东集团(或新金隅集团)等三者一起来主动收缩产能,未来说不定还是要比想象的好。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看人均各种基建指标,我们还有不小的空间来做,现在问题不是资金了,而是拆迁成本和环保扰乱的问题了。

  几个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特别是宋志平先生的文章和采访,我再次推荐给大家看看。

  我的的感触是,他很明白的说明了国外很多产业最后整合的结局,就是大鱼吃小鱼,然后,买小鱼尸体(土地)的过程,形成更大的合力;最后,是大鱼与大鱼相互合作,然后再拆分,再独立的过程。

  这种结果一定是企业盈利,或是通过适当的行业利润,或是通过压缩成本。

  看看亨氏和卡夫的合并;拜耳孟山都并购等等,都是如此。

  正如宋先生所说,企业并购的最后,一定是债权人在撮合。

  我觉得以后,我们企业的董事会结构,我觉得以后真的可以让债权人拥有一个独立董事席位。这很重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