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推进水泥行业“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大会安排在安徽海螺集团举行,是因为海螺是我国水泥行业的标杆,是水泥行业的一面旗帜,在这里召开会议能为行业同仁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水泥行业在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时就需要海螺所特有的那种执行力文化和奋斗的精神。
去年我们在新疆召开的贯彻国办发[2016]34号文件是在行业整体效益严重下滑的关键时刻统一了认识,通过强化自律有效遏制了效益普遍下滑的局面。今年的海螺会议就是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在“去产
能”攻坚和行业效益保持持久增长两个方面取得转折性的突破。
前面,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安徽海螺集团董事长高登榜对这次大会的作用,对全行业如何去产能,大企业如何带头都讲了很好的意见并分别都表明了两大集团要带头推动行业标本兼治的各项工作,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也对水泥行业如何去产能,如何保持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的讲话讲得都很好,为开好这次会议奠定了基调。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行业务必做好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工作
1.这次会议是对贯彻落实国办发[2016]34号文件的再次动员,而且还拿出了六个“去产能”相关的讨论稿,这是对“去产能”展开全面的准备与部署。“去产能”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行业集中度,加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这个目的必须由大企业带头,必须由政策为导向,必须有资金筹措的办法,必须有一套既好操作又能使多方面容易接受的办法。希望大企业带头,并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有良好的开端与突破。“去产能”是个系统工程,政策突破是关键,为此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继续争取“去产能”专项资金,要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争取补贴资金,同时要在保留的产能内部按产能规模自筹资金,用于退出市场的产能的部分补偿。建立起一个“去产能”的市场机制使大企业主动地参与支持推动“去产能”工作,对于环保、能耗不达标的尤其是环保不达标的主动关闭或退出市场。二是将“去产能”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省市,以国家认可的“去产能”标准为依据,让各个省市和各个企业都能对号入座,大家都明确“去产能”是去哪些生产线,去掉多少产能都要明确出来。如果政策不落地,对象不明确,“去产能”的一系列工作就无法落地,无法操作,大企业要承担行业责任,既是“去产能”的引领者,又是付出者,最终又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三是各级协会要敢于作为,要有突破禁忌的勇气,还要有协调有关问题的手段,努力得到各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争取政策和协调落实解决“去产能”的各种矛盾。
2.行业自律既要提升内涵,又要扩展内容。强化行业自律仅仅巩固好现有的做法和成果是不够的,我们现有的很多工作自律水平和方式滞后,还只是自律的初级阶段,自律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要从错峰生产、区域协调、自律、区域治理等与行业先进指标对标,向纵深发展,将要求性的、劝导性的、平衡性的协调逐步扩展到以推进企业相互持股、相互产能置换、兼并重组、对退出产能有偿处置等深层次、高难度的自律工作。对内容也要增加调结构、优化产能、产能持有的贡献率对标等,围绕行业总体水平提升展开自律工作。所以强化自律归纳起来是三句话:自律内涵扩展与提升;自律成果要巩固;自律组织系统要加强。
3.增效益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目前价格在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何巩固好、稳定好这个局面。有关部门统计,自去年8月份水泥价格回升至今,连续12个月价格保持稳定上升的势头,这是过去没有过的。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支撑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家的认识统一了,更好地认识到了企业利益育于行业利益当中的道理,打价格战不是理智的行为;同时增效益能够保持一个较长的时间是因为我们有了工作抓手,例如错峰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大企业的领导和大企业之间在认识上达到高度的统一,引领中小企业共同维护行业利益,共同稳定住了市场。二是增效益要有牢靠的支撑,把增效益建立在结构调整,优化产品功能质量提升,产业链延伸,瞄准国内外先进指标对标,降本增效和稳定产品价格多轨齐下的基点上。其中要注意的是既不能单靠提价,又不能价格不稳,一旦价格不稳其他的作用就会被抵消。三是效益增长要持久,要稳定,不仅今年利润要争取创历史水平。而且在今后的几年中,年年稳定略有增长,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部署,使所有工作都落地见效,今年全行业的利润有望冲击1000亿元目标。这是我们过去实现过的目标,我们为之要努力实现!
二、标本兼治 筑牢持久稳定增长的支撑体系
1.标本兼治推进发展方式转折
水泥行业目前治标的手段和方式已经越来越成熟,成效已经显现,治标工作不是最终的目的,但这是大家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目前行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转向转折的关键时期,治标是为水泥行业治本达到长久健康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说治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本。如果当前的治标过程中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那么治本就没有基础,没有力量,没有根基。
由此必须打好水泥行业标本兼治组合拳,既要做好已经开始并继续要做几年且必须有成果的几项工作。一是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继续做好停产、限产、错峰生产等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二是强化行业自律,延伸与拓展自律的内涵和领域,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把“去产能”和补短板有机结合起来,企业间开展与先进对标,降本增效,稳定价格,保持效益,稳定增长等工作;三是继续推进水泥行业节能减排达标,按照时间表分解完成到2018年全面达标的任务,全面实现水泥行业清洁生产,以环保达标为主要参照标准,不达标企业将其劝退出市场;四是停止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目前新疆已经实施,宁夏、四川政府已经出台了停止生产的规定,贵州省也拟出台停止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生产的规定,停止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今年下半年起要在更多的省市切实推开,今年年底50家大企业首先做到停止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生产,实现水泥行业提质增效的目标,同时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标准的工作今年一定要有结果;五是推进水泥企业股权置换、产能置换,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淘汰落后的步伐,不断增加行业集中度,通过创新提升,兼并重组,优化产能结构使全行业减少四分之一的水泥企业;六是对外向国外发展,把先进的技术装备投入到国外,兼并国外产能,对内拓展延伸建材服务业,延伸产业链与服务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七是加快技术装备创新提升,瞄准国际领先水平,全面完成“两个二代”的研发,使引进的技术不仅实现国产化而且有50%左右的自主知识产权,做到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并举;八是坚决遏制雷同技术的新增产能,对新增产能在清理基础上组织检查,关停、严控新增是“去产能”的关键,控制不住新增产能,错峰生产和限产的成果都会付之东流;九是向高端产品、特种功能、开发各种特种水泥、实现跨界跨领域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今年下半年要明确新需求、高端发展、特种功能发展的产品目录,以新需求拉动实现行业增效益;十是形成新的水泥行业发展观,实现发展方式的转折,建立特有的水泥行业文化体系,明确水泥行业的精神,行业文化与理念,行业行为准则和行业价值观,以增强凝聚力,增强抗拒行业内各种不良行为的精神力量。
2.筑牢水泥行业持久稳定增长的支撑体系
当前稳增长增效益的局面还不能盲目乐观,以前行业效益波动的原因就是由于支撑点不牢固,既缺统一的文化与行业准则,又缺自律规则的约束,还缺保持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因而成果不能巩固。我们在稳增长增效益方面仍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市场机制为牵动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二是一些地区的行业自律与协调单一化,只是在价格上做文章,自我要求不严,存在一定风险;三是一些企业只围着已有的产能和水平守摊子,缺乏新的发展举措。为此要致力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才能做到稳增长。要做到稳增长首先得稳定当前的价格,然后使挖掘潜力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前水泥行业的收入利润率尚未达到以前曾经达到过的水平,今年1~5月份累计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5%,虽比去年增长5%,但仍低于2006年到2014年7.7%的平均利润率;2012年到2016年水泥工业的利润率一直低于工业系统6.1%的平均水平。从1978年开始至今的40年中,以2017年水泥价格相对高位的情况下,煤炭价格增长了16.3倍,钢铁价格增长7倍,电力价格增长6.3倍,水泥价格增长4倍;1992年价格改革后钢材售价增长2.1倍,房地产价格增长6.8倍,而水泥价格增长只有1.6倍。
那么水泥行业为什么还有利润哪?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投入、技术进步没有提取全部成本,只提少量折旧,知识产权和科技贡献率没有独立在成本中体现,节约减少了50%左右的劳动力用工成本也用来对冲煤炭等外部涨价。因此,要筑牢水泥行业持久稳定增长的支撑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第一,创新思想,敢于解放自己,敢于揭露弊端,敢于治理自己,勇于靠行业自身能动作用提升行业拓展开发新需求,调整水泥产品结构,往高端需求发展,向特种功能、特种用途、海洋、核电、道路交通、油田等方向发展,同时扩展应用领域,不能只用于工程、道路等传统领域,要向装饰材料、家居材料、日用品等方面跨界发展,提高附加值。在提高功能性能和匹配效能的基础上,向当今世界水泥平均价格看齐。这条路走通了,水泥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第二,创新市场组合模式、竞争模式、协调模式。组合模式就是对一部分不达标的必须淘汰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偿后退出,同时为淘汰落后产能提供补偿资金的企业相应得到一定的市场份额的补偿。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之间相互持股,改变市场布局,相互开展区域间的产能置换,对那些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进行处罚,按区域制定能耗、环保、成本、收入、利润率等指标,使企业与先进指标对标。敢于改变几十年不变的布局和竞争模式,例如试行组建水泥投资公司,统一区域内市场需求等方式。
第三,创新协调组织方式,形成相互联动的组织,发挥大企业和协会的作用;组织“去产能”办公室、水泥许可证管理办公室、“去产能”协调小组、区域协调治理小组、查处违规新建产能工作小组等组织相互配合,协调行动。水泥协会执行副会长等大企业既要牵头做好区域内部的协调,又要共同催促有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形成各组织间的相互连接和共同的工作目标,形成合力。
第四,创新水泥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体系,建立水泥行业特有的文化体系。我们这么大的水泥行业需要文化思想理论的支撑,这是水泥行业的百年大计。过去行业效益下滑出现恶性竞争,打乱仗的局面,就是因为我们行业缺乏文化沉淀,没有理论支撑。我们要明确水泥行业的发展宗旨是什么,发展道路是什么,经营理念是什么,精神追求是什么。如果说我们的规模、技术、研发、装备是硬实力的话,那么行业文化就是软实力,我们要软硬兼施,治理好我们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