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三巨头比拼产量大跃进 专家称未来供大于求

来源: 来源: 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4日

    12月5日,台泥在广西贵港举行竣工庆典;仅仅过了3天,华润300多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也举行了开工仪式;再过一段时间,海螺的新生产线也将投产。

    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广西的水泥产能已远远超过需求量,多余的水泥产能一般辐射到广东和东南亚,尽管这里作为水泥生产基地优势明显,但是一旦市场不景气,这里受到的冲击将最大。   

    台泥华南布局四区联动

    台泥作为台湾最大的水泥公司,在福建、广东接连布点以后,在“深耕华南”战略的指导下,2006年正式宣布进入广西,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建,贵港四条生产线现在基本全部投产。

    相对于华润和海螺,台泥是广西水泥业的后来者,但是有后来者居上的投资冲动。

    “我们看中的就是广西的石灰石资源、无烟煤资源以及较好的物流条件。”台泥副总经理黄俊强说。

    台泥董事长辜成允表示,台泥过去几年在大陆的投资,都是点的布局,每个厂都是在自己的区域内进行销售,无法跨区域销售,现在则实现了面的布局。

    “2008年开始,我们在如何能有效调度熟料和水泥、全面发挥物流的作用上做了许多努力。”辜成允说。

    目前,台泥在广东英德、广西贵港、福州和台湾进行了重点布局。从进入大陆开始到现在,在贵港的水泥生产线投产以后,台泥基本实现了将四个区域连成一片,形成了联动效应。

    单从产能方面来看,台泥在大陆市场的规划已突破2400万吨,加上台湾和平、苏澳、花莲厂的1060万吨产能,台泥实现了三年前提出的深耕华南目标。

    这并非台泥的最终目标,辜成允表示,到2012年台泥将在大陆实现5000万吨产能,比目前翻一倍。

    黄俊强强调,为了对物流条件进行完善,台泥还将考虑开发自己的铁路,并投资一些相应的码头。

    海螺华润不甘示弱

    相对于台泥,华润一直视广西为总部基地,海螺也不甘示弱。

    在台泥广西贵港生产线宣布投产的三天后,华润在广西陆川的两条4500t/d生产线一期工程,举行了开工仪式。

    自从1995年正式进入水泥行业以后,华润就将广西视为它的水泥大本营。

    此后华润在广西深深扎根,但是华润并没有满足于此,果断进驻了广东,这推进了距核心市场──珠三角的距离,并解决了西江上游运行不畅的问题,在肇庆市投资39亿新建了年产1200万吨水泥产能,配套建设6座9000千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2000吨级深水码头。

    据华润方面的人士介绍,目前,华润已拥有1600万吨水泥产能,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华润无论是产能,还是在西江的布局,都比海螺、台泥有优势。”刘作毅说。

    广西当然也是海螺的重点市场。海螺董秘章明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海螺目前在广西已经拥有1000多万吨的产能,在广东也拥有1500多万吨的产能,未来还将继续建厂。

    仅就水泥产能而言,海螺在华南仅次于华润,台泥则排在第三。但是刘作毅认为,目前海螺在广西的布局并没有台泥的区位优势好,距离西江更远一些。

    海螺也加大了在西江沿岸布局的步骤。“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两广一带的进一步布局。”章明静说。

    这与海螺起初的市场战略有关。“海螺当初在广西布局的三个点,目标市场主要就是广西。”刘作毅说。

    数字水泥网战略分析师陈柏林认为,海螺在广西的布局有劣势也有优势,海螺的点相对于台泥更为分散,这有助于抵御风险。

    两广区域的危险平衡

    从地图上看,西江贯穿两广,这成为吸引水泥公司进行周密布局的最大优势。

    刘作毅认为,在各家生产线相继投产后,未来制约公司发展最核心的将是物流条件,而不是水泥产量。

    台泥在物流方面实现了贯通。辜成允告诉记者,今年7月,由于广东熟料和水泥需求较低,台泥就将广东英德和广西贵港的熟料,运到了福建以及江苏的句容进行加工生产。 

    辜成允说,这等于台泥将珠三角的产能转移到了长三角区域。

    跨区域的产能转移并非是最好的出路,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市场的逼迫,黄俊强向记者透露,熟料从英德运到福州,运费高达70-80元/吨。

    不过广西运往广东的优势非常明显。“随着油价的下降,以及航线进一步拓展,运费还会有所降低。”黄俊强说。

    刘作毅告诉记者,广东的水泥市场存在1000多万吨的需求缺口,而广西的水泥产能则超过需求量的1000多万吨,两个市场正好通过西江进行弥补。

    2007年广东水泥产量为9776万吨,广西则为4240万吨;广东市场潜在需求为1.1亿多吨,广西为3000多万吨。

    “但是我们看到,大量的生产线在兴建,明年还会有许多新的生产线投产,广东市场的缺口吸引了临近区域的补给,两广一带的平衡将非常微妙。”刘作毅说。

    黄俊强认为,即便两广市场不好,还可以辐射到东南亚区域。

    “但是两广一带的区域市场迟早有一天会供大于求,那时候就看谁的物流条件好了。”陈柏林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