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能源

煤电联动电价将会动多少?

更新日期: 2006年02月10日 【字体:
  国家发改委日前在已上报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请示》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政策”。

  如果今年再次实施煤电联动,电价可能会涨多少呢?对电力上市公司的“收成”影响有多少呢?哪些电力上市公司可能最为受益呢?

  电价理论上将涨1分

  此前,2005年执行的首次煤电价格联动,是以2004年5月底煤炭企业销售电煤的车板价为基础,根据2004年6月-11月电煤车板价的平均涨幅,按照煤电价格联动公式测算和调整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根据发改委当时的相关通知,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相应调整电价;若变化幅度不到5%,则下一周期累计计算。

  如果能知道从2004年12月到2005年11月(即两个联动周期)的电煤价格涨幅情况,就可以大致推断出联动后电价可能的涨幅。

  华东煤炭销售联合体秘书长郑勇昨日称,全国电煤平均价格为171元/吨,2005年电煤价格上升到207元/吨,实际上八年来电煤价格仅仅上涨了36元/吨。

  但有券商研究员则指出,电煤八年上涨36元/吨的数字不够准确。他们认为,这是统计口径不一致的结果。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燃料分会会长解居臣介绍,他们统计的结果是从2004年底到2005年底,电煤价格上涨了39.84元/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对2005年电煤价格的具体涨幅并不清楚。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则介绍,中心只监测原煤价格变动情况,而没有专门对电煤价格进行监测。

  不过,记者注意到,发改委在去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称,2005年1-9月电煤价格比2004年底上涨35元/吨。

  从2005年5月1日起,煤电价格首次联动正式实施,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度提高2.52分。方正证券研究员袁海之前的测算是,2005年第一次煤电联动时,电价调整可以抵消约55元的煤价上涨影响。

  由于电力企业要自行消化30%的煤价上涨因素。如果按2005年电煤价格上涨35元/吨(其实去年第四季度煤价还在上升),则今年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度应提高1.13分。相关研究人士也预测认为,此次上网电价涨幅应在1分钱左右。

  去年煤电联动影响几何?

  去年煤电联动是从5月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是在下半年。

  尽管目前全国电力行业整体业绩下滑,但上市公司的成本控制相对于大量的非上市公司要好得多,因此煤电联动对业绩下滑的抵消作用要强得多。

  目前,电力公司中只有G华靖(600886)披露了2005年年报。目前85%的装机容量是火电、15%是水电的G华靖年报显示,2005年发电量同比增长32.32%,受煤价上涨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2.12%,同比只下降了3.56个百分点。

  而国电电力(600795)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由于公司成本控制非常严格,去年煤电联动后,刚好能抵消此前煤价上涨给国电电力所带来的影响。不过一些非上市的电力公司却还觉得电价上调的幅度“不解渴”。

  而从火电龙头企业华能国际(600011)2005年三季报中也可以看到,该公司1-6月净利润同比下降35.98%,到1-9月,净利润同比只下降了21%。

  当然,去年7-9月,恰好是全年煤价处于最低的时期,有约5%的降幅,这对火电公司而言也是一个积极影响。

  还有哪些公司受益

  除了火电公司外,最受益的无疑是水电公司。因为按照《关于建立煤电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燃煤电厂上网电价调整时,水电企业上网电价适当调整,其他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不随煤价变化调整。

  G长电(600900)去年公告称,公司电价从5月1日起上调,电价每度上调了0.6分左右。由于水电公司不承担煤价上涨的成本,因此对公司而言,将全部增加为利润。

  而煤炭公司可能也是一个受益者。之前电力公司一直迟迟不签今年的重点电煤合同,据多数业内人士猜测,主要是电力公司在等国家发改委要煤电联动的政策。而发改委在日前下发的通知要求,尚未签订合同的部分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必须在2月底前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签订任务。发改委还明确表示,“适当提高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也有其合理性”。因此,很多业内人士判断,在发改委提出煤电联动后,今年的重点电煤合同有望顺利签下,价格也可能略微上涨。

  此外,一些耗能大户行业受的冲击将非常大,例如钢铁、电解铝等冶金行业,以及水泥行业等,电价上调将直接增加成本。不过,这对于上述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整合却有裨益。 (陈亮)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