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节能减排:扶绥海螺在行动

更新日期: 2007年07月12日 【字体:

      扶绥新宁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充分依托海螺的技术优势,紧扣“最少的资源”、“最少的排放”、“最大的效益”三个环节,着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主题的节能减排工作,以实际行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共赢。

      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增效

      由于回转窑对燃煤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烟煤。而烟煤的废气排放量高,对环境影响较大。为了减少废气的排放,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改造、QC小组攻关,使用废气排放相对较低,资源丰富的无烟煤。通过在煤质上加以优选、在运行上进行调整、在煅烧方式上进行优化和设备改造,实现了用无烟煤替代烟煤,在回转窑水泥熟料煅烧中是个历史性的突破。

      公司依靠集团公司的技术优势,利用回转窑在煅烧过程中,仍有大量350℃以下的余热不能完全被利用,计划配套建设18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节能环保。而废气通过余热锅炉降低了排放温度,减轻了对环境的热排量。余热发电机组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4400万kWh,相当于火力发电厂燃烧约51120t的标准煤;预计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弃物13.2万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司自身的用电需求,减少外购电量,又可以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持续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大力推广高浓度收尘器、原料预均化、立式磨、高效篦冷机、超细粉磨、高档耐火材料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装备。生产过程中,严格生产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对各噪声源进行密封和加保温层降低噪声,降低噪音污染,既大幅降低了水泥的生产能耗,又可以有效控制废气排放,工业用水实现零排放,环保效果尤为显著,给公司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生产环境。

      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公司使用粉煤灰、煤矸石、煤渣等工业废弃物和其他原料配合进行水泥生产,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解决工业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达到资源综合利用,从中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整个水泥生产过程的低消耗、无污染、清洁化、高效益。投产至今,公司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总量近150万吨,使周边工厂的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形成区域性、社会化总量减排,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形成长效机制优化节能减排

      为持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社会承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公司多次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订了“‘十一五’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十一五’标准煤节能减耗计划”、“‘十一五’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和水泥综合标准电耗节能降耗计划”等。开展以节约一克煤、一度电、一滴水、一颗钉、一张纸等为主要内容的减低生产成本与节能活动,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责任氛围,使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广大员工的心中,并逐步成为节能减排习惯。同时完善各项能耗、物耗、环保和成本指标,修订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到单位、到工段、到班组、到个人。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与工资挂钩,努力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大大激发了员工立足岗位、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每个员工一种习惯和责任。

      公司还要求各单位在提高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遵循资源减量化的前提下,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含金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公司投产之初就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目前公司正努力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扶绥海螺公司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履行节能减排承诺,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地持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扶绥海螺生产区远眺

与自然相生相融

左江岸边的工业风景线

颇具欧式风情的办公楼

整洁优美的职员宿舍区

来源: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