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资源 乌兰水泥打通循环链条
牧原最近特别忙。作为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以下简称乌兰水泥)主抓生产经营和循环经济的副总,他近期频繁在各种主题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会议上露面。对他而言,除了展示乌兰水泥的循环经济试点做法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取经,即学习别人的节能减排理念与方法。
内外联动用足资源
水泥企业是能耗、水耗大户。对乌兰水泥来讲,深处贫困落后的沙漠草原腹地,水资源尤为宝贵,原材料和水、电的使用都有着昂贵代价,这意味着其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必须更高。
牧原坦言,乌兰水泥的循环经济就是用企业来配置资源。这一配置内涵十分丰富:褐煤开发与热电联产、流化床炉用低值煤或矸石发电并城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灰渣利用生产水泥及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风积沙替代黏土节约耕地,以及小水泥、小粉磨站的整合。
乌兰察布市境内有5座发电厂,装机容量已达670万千瓦,每年排渣量达500万吨以上,占用3000亩以上耕地,每年要支付近5000万元环保费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极大。而灰渣外运只要超过100公里价值就为零,因此就地消化是惟一选择。乌兰水泥注意到,电厂产生废渣,而水泥能够掺和30%~50%的灰渣以吸纳废渣。就这样,周边的发电厂发电运营时排出的大量粉煤灰和废渣一部分成为了乌兰水泥生产掺入的原料,另一部分作为了熟料。
牧原说,乌兰水泥两个日产5000吨的水泥窑,以及150万吨/年的水泥粉磨站将电厂排放出的30万吨/年粉煤灰全部消化,形成了闭合循环链。当前乌兰水泥在集宁地区的生产规模已达500万吨/年,如果产量发展到1000万吨/年,就可以基本实现周边电厂废渣的全部消化。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乌兰水泥拥有两处分别为1.5亿吨和4亿吨的褐煤矿。按照我国煤资源在坑口转换率要达到60%的要求,乌兰水泥利用电力优势,自行建立了3万千瓦的电厂,通过电厂和煤炭的联动,为城市集中供热。这一联动使得多年来遍布集宁的400多座小烟囱、小锅炉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热电联供。目前来看,乌兰水泥的城市供热面积覆盖约为700万平方米,占集宁900万平方米采暖面积的近80%。这一热电联动、集中供热的尝试把企业和城市供热捆绑到了一起,实现企业内外循环联动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谋到了福利。
60年来,集宁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接近空白。乌兰水泥斥资约6000万元,引进了日处理3万吨生产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设备,将城市排放的污水回收净化后用于发电和水泥生产。据不完全统计,该举措能每年为集宁节约1000万吨水资源,开创集宁用污水发展工业的先例。
内蒙古地区草原沙化近些年形势趋紧。据统计,通辽地区沙化面积达70%以上,每年以几公里速度向东南推进,沙害形势非常严峻。近几年,乌兰水泥将其作为水泥原料,成功吃掉了10余万吨的风积沙,再次从废物中寻到了宝贝。
在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方面,乌兰水泥也作了积极尝试。牧原透露,目前乌兰水泥正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研究利用水泥窑热量,将集宁分离出的近10万吨可燃物垃圾通过循环流化床作无害化处理,部分用作水泥生产原料,此举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解决了占用耕地的问题。据悉,乌兰水泥正与集宁协调最佳实施方案。
目前,乌兰水泥已经具有日产5000吨和25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5条,生产规模600万吨/年,装备有供热发电机组33万千瓦。此外,乌兰水泥还筹措到14000万元的资金用作余热发电改造。乌兰水泥2座8000千瓦的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正在建设之中,采用中材国际南京设计院的技术可达到吨熟料余热发电35千瓦时,届时每台每年能够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
牧原表示,乌兰水泥节能减排工作届时可以实现吨水泥电耗100千瓦时,吨熟料煤耗100公斤,吨熟料成本100元的节能目标。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实施规划,以乌兰察布市集宁及周边地区为中心,建设乌兰水泥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乌兰水泥成为了该项规划的实施依托与核心。
经营资源
水泥企业的节能改造工程巨大,停产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且企业对节电改造缺乏信心。于是,时兴的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模式进入了乌兰水泥总经理罗振华的视线。他们多方了解后,在行业里进行了率先尝试。
2006年6月,乌兰水泥主动找到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商议合作节能事宜。考虑到节能改造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节能技术可靠性和节能效率的因素,乌兰水泥找到了多年的合作伙伴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他们和西门子联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通过合作,对节能服务产业融资模式进行探索: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为乌兰水泥提供资金,西门子提供能源审计、节能技术及工程服务,为乌兰水泥进行节能改造,乌兰水泥则以节能效益返还南方租赁的投资。
“西门子出技术和设备,帮助乌兰水泥对变频风机进行节电改造,南方租赁出资金,其经济效益和节电效果挂钩,其实乌兰水泥是单方受益,这样的合作模式把企业的风险最小化了。”回忆起这一创新举措,牧原至今很欣慰。他说,回过头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执行这一年来,30%的节电率实现了三方共赢———对乌兰水泥来说,已开工建设的3台2.1万千瓦余热发电和调频技术,实现企业降耗节电35%以上,既回收了余热,实现了水泥生产部分自供电,又发展清洁能源回购二氧化碳减排量,全部余热发电投产后,每年节约近亿元电费。对西门子来说,其前期投资正通过乌兰水泥大幅度节电分期回收。
据消息人士透露,该合作颇得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发改委的赞许,乌兰水泥的尝试将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提供支持。牧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乌兰水泥在接下来的大型机械设备节能节电方面,还将继续采用这种方式。
无论是闲置多年的内蒙古草原特有的风积沙还是普遍存在于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废渣、污水,无论是下马企业留下来的闲置土地、厂房、仓库,还是被淘汰的小水泥厂、小粉磨站,乌兰水泥统统将其揽了下来变废为宝。
正如罗振华所说,“经营一切可以经营的资源”是贫困落后地区和实现快速发展的最大优势和王牌。乌兰水泥正以新资源观念颠覆传统的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优质资源,同时大量排泄废弃物的水泥生产方式,研究废弃物的充分利用以及垃圾生产水泥和发展新型建材。
专家分析认为,作为水泥企业里典型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乌兰水泥把循环经济做到了水泥生产之外,延伸发展到了系列相关产业,实现了采煤、发电、供热、水泥、污水、灰渣、垃圾、余热、风积沙、小水泥十个相关产业的联合生产和资源互用,实现了上道生产工序产生的废弃物是下道生产工序原料的能源流系统,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经济运行过程,诠释了其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深刻内涵。
来源:中国工业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暂无资料
热门排行
- 辜成允:拥抱环保 永续经营
- 太原狮头水泥一期将在2013年下半年…
- 华新水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业机遇
- 中国建材集团与安徽海螺集团签署战…
- 姜德义:赢在低谷
- 尧柏集团入围2012中国建材500强
- 英德爆炸案系外包业务 与水泥厂无…
- 中国建材发布2012年中期业绩公告
- 发挥行业龙头作用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 重庆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 宋志平在重庆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揭牌…
- 刘作毅:小区域,大市场
- 央视网财经名人访:宋志平细说央企…
- 中国建材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今日正式…
- 台泥:融会国家政策 把握市场机遇
- 专题:海螺水泥23.5亿美金布局印尼
- 海螺水泥投资23.5亿美金,在印度尼…
- 华润水泥以18.87亿元收购内蒙古蒙…
- 金隅股份姜德义——变革的力量:星…
- 中材股份2010年利润增逾七成
- 中国建材整合剑指四川水泥市场
- 天山股份八个大型水泥项目同时开工
- 周清浩:竞争让企业大胆启用新技术
- [独家]华新水泥:百年责任的延续
- 张才奎荣膺2010“影响济南”年度经…
- 中材水泥2010年净利润250%
- 狮头之变
- 拉法基瑞安大规模开展水泥生产线余…
- 安徽芜湖:全力支持海螺打造千亿元…
- 越秀集团向华润集团转让越秀水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