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新能否再续百年
从1907到2007,华新水泥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一百年,在中国人眼中,是一个具有很强阶段性的时间。当然,华新在这一百年中跨越的,并不只是一个阶段,然而,一个世纪已经过去,华新目前的路,走的却并不平坦。水泥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最近几年进入了快车道。由于新型干法水泥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水泥行业,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百年老品牌华新自然也无法回避这样的一场大洗礼。当前的中国水泥界,海螺、山水、冀东、中国建材等一批后起之秀已经超越了老牌的华新,并且还在大跨步的前进。在激流勇进、竞争空前激烈的中国水泥界中,眼下人们所关心的,便是拥有百年品牌的华新,能否再续百年辉煌?
荣耀背后的隐患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起落。谈到华新当前的状况,自然就不得不追述华新在近20年时间里的发展历程。
从建厂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那个时候的华新集团,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时期。华新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88年初,其主要成员企业为华新水泥厂和湖北红旗水泥厂,生产规模约100万吨左右。当时,华新水泥厂是全国建材行业全民所有制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建材行业首批“国家二级企业”,其生产规模为亚洲第一。集团公司是国家首批确定的512户重点国有企业,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全国十大产品结构调整重点企业和国家建材局“九五”计划确定的重点扶持发展的“四大水泥集团”之一。
当时的华新,作为中国水泥的龙头企业,应该说已经站在了整个中国水泥工业的顶点,而各种荣誉和光环也接踵而至。但在这样的一些荣耀之下,却隐藏着华新在发展中所留下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华新日后进一步发展的隐患。
行至“八五”“九五”期间,华新公司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那个时候,正值华新水泥思考发展模式的摸索时期。一方面,是加大技改力度。在1992年,公司实施200万吨技改,1994年12月完成;1998年,新建一条4000t/d生产线。到“九五”期末,企业形成了年产熟料300万吨、年产水泥400万吨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转变了经营体制。1993年对原华新水泥厂进行股份制改组,将水泥生产主体部分改组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非生产主体部分剥离成为华新集团的成员企业。1994年1月,公司公开发行的4000万股A股(后经送股增加至4800万股)上市,同年12月又发行8700万股B股,成为全国建材行业A、B股股票上市的第一家公司。经过两次股票发行,华新集团持股占华新水泥股份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由100%,先后降为65.02%、42.85%。虽然集团公司占股份公司总股本不到绝对控股地位,但其他股东都是分散的社会公众股东,公司仍处于一股独大的地位。然而,由于改革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问题,华新集团始终未能真正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精干的主业、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到1999年,华新已由原全国水泥行业的排名第一,迅速退落至全国同行业第17名,面临的竞争形势相当严峻。
转机还是危机
据华新一位负责人的介绍,“十五”期间,是华新集团逐步探索,走出华新模式的一个重要阶段。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走混合所有制道路是华新模式的特点之一。
1999年,华新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有利条件,采取向单一特定对象发售股票的方式,向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之一豪西蒙公司发行了7700万股B股,使豪西蒙公司持有的股份占到华新水泥总股本的23.4%,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华新集团由原来占总股本(3.284亿股)的41.1%变成31.25%(含企业法人股3.6%),国有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华新与豪西蒙两大股东占华新股本总额的比例也就仅仅相差8个百分点。而在2006年3月,豪西蒙集团决定投资1.25亿美元,增持华新水泥的增发股份,使其拥有绝对控股地位。
豪西蒙的加入,对正处在再次发展时期的华新来说,究竟是转机还是危机?一时之间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华新在豪西蒙这件事上的决策,并不十分明智。
辽宁一家大型水泥厂的负责人在谈及华新引入豪西蒙这一举措时说,作为全球最大水泥生产商之一的豪西蒙,在中国的目标绝不仅仅只是作为华新公司的一个股东,他所看到的,其实是华新在中国打下的市场基础。所以作为华新来说,与豪西蒙的实力差距还很大,让这样一个水泥巨头进入,无疑于“引狼入室”。
行业内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人士也告诉记者,豪西蒙在华新的股权收购,对华新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现在的豪西蒙已经是华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对华新已经完成了绝对控股,也就是说,华新在发展过程中的决策,都必须要经过豪西蒙,现在的华新,已经是身不由己了。
能否再续百年
面对众多的质疑,华新公司的总经理李叶青却有着自己的看法。李叶青表示,豪西蒙的进入,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应该看到,豪西蒙给华新带来更多的还是有利的东西。
行业专家也指出,豪西蒙的到来,给华新注入的,是从上到下经营理念的变化,这是相当重要的;另一个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环境,关注企业周边的社会环境,关注企业的运营环境;此外,豪西蒙还给华新带来了技术上的一些理念,对华新的影响可能是无形的,但是实际对企业的提升,却会变成有形的。
现在看来,豪西蒙的入驻,也确实给华新带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华新水泥准备利用豪西蒙的投资,兴建几条新的生产线,在两年内将年产量从目前的2200万吨提高到3600万吨。新建生产线也是华新水泥技术升级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减少污染并提高效率。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华新水泥此举将有助于自己安然度过行业的整合期。
业内一位人士指出,目前的华新,尽管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磨练,但时至今日,还是不得不看到,公司确实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华新公司总经理李叶青也坦言,现阶段,华新面对的一个是财务风险,就是负债比率比较高,已经超过了70%,这个比例对于一家水泥类的企业来讲,偏高了。此外,就是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当中,资源配置是否能跟得上。比如说人力资源、技术、管理,还有你的内部信息平台等。“你运行一个工厂的时候,你的运转效率和运行效率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指标,两个厂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你十个厂,二十个厂的时候,可能就会降低运行效率。”李叶青如是说。
业界一位分析人士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表示,现在的华新,在全国有二十几个分、子公司,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资源配置,就正如李叶青所说的,运行起来就很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然而,面对这样的一些问题,华新人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用华新公司一位负责人的话说:“公司正在发展,问题肯定是有,但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看似一句很平常的回答,但华新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信心,却折射出了华新的希望。
对于华新目前面对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其实华新水泥目前所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是国内很多大型水泥企业共同的症结所在。要说负债率,可能目前国内的其他几家大水泥公司也不会很低。而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该人士说,华新的分公司确实比较多,但海螺、冀东等大企业的分公司也不算少,大家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在具体处理的方法上,有些许的差别而已。目前华新的优势在于,豪西蒙在管理理念上的影响,将肯定有助于华新在这些问题上的解决。
走过了一百年,华新人用自己的行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现在的中国水泥产业,又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行业的机遇,面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百年华新,是否真的还能再续百年?我们将拭目以待。
荣耀背后的隐患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起落。谈到华新当前的状况,自然就不得不追述华新在近20年时间里的发展历程。
从建厂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那个时候的华新集团,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时期。华新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88年初,其主要成员企业为华新水泥厂和湖北红旗水泥厂,生产规模约100万吨左右。当时,华新水泥厂是全国建材行业全民所有制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建材行业首批“国家二级企业”,其生产规模为亚洲第一。集团公司是国家首批确定的512户重点国有企业,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全国十大产品结构调整重点企业和国家建材局“九五”计划确定的重点扶持发展的“四大水泥集团”之一。
当时的华新,作为中国水泥的龙头企业,应该说已经站在了整个中国水泥工业的顶点,而各种荣誉和光环也接踵而至。但在这样的一些荣耀之下,却隐藏着华新在发展中所留下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华新日后进一步发展的隐患。
行至“八五”“九五”期间,华新公司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那个时候,正值华新水泥思考发展模式的摸索时期。一方面,是加大技改力度。在1992年,公司实施200万吨技改,1994年12月完成;1998年,新建一条4000t/d生产线。到“九五”期末,企业形成了年产熟料300万吨、年产水泥400万吨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转变了经营体制。1993年对原华新水泥厂进行股份制改组,将水泥生产主体部分改组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非生产主体部分剥离成为华新集团的成员企业。1994年1月,公司公开发行的4000万股A股(后经送股增加至4800万股)上市,同年12月又发行8700万股B股,成为全国建材行业A、B股股票上市的第一家公司。经过两次股票发行,华新集团持股占华新水泥股份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由100%,先后降为65.02%、42.85%。虽然集团公司占股份公司总股本不到绝对控股地位,但其他股东都是分散的社会公众股东,公司仍处于一股独大的地位。然而,由于改革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问题,华新集团始终未能真正形成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精干的主业、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到1999年,华新已由原全国水泥行业的排名第一,迅速退落至全国同行业第17名,面临的竞争形势相当严峻。
转机还是危机
据华新一位负责人的介绍,“十五”期间,是华新集团逐步探索,走出华新模式的一个重要阶段。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走混合所有制道路是华新模式的特点之一。
1999年,华新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有利条件,采取向单一特定对象发售股票的方式,向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之一豪西蒙公司发行了7700万股B股,使豪西蒙公司持有的股份占到华新水泥总股本的23.4%,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华新集团由原来占总股本(3.284亿股)的41.1%变成31.25%(含企业法人股3.6%),国有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华新与豪西蒙两大股东占华新股本总额的比例也就仅仅相差8个百分点。而在2006年3月,豪西蒙集团决定投资1.25亿美元,增持华新水泥的增发股份,使其拥有绝对控股地位。
豪西蒙的加入,对正处在再次发展时期的华新来说,究竟是转机还是危机?一时之间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华新在豪西蒙这件事上的决策,并不十分明智。
辽宁一家大型水泥厂的负责人在谈及华新引入豪西蒙这一举措时说,作为全球最大水泥生产商之一的豪西蒙,在中国的目标绝不仅仅只是作为华新公司的一个股东,他所看到的,其实是华新在中国打下的市场基础。所以作为华新来说,与豪西蒙的实力差距还很大,让这样一个水泥巨头进入,无疑于“引狼入室”。
行业内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人士也告诉记者,豪西蒙在华新的股权收购,对华新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现在的豪西蒙已经是华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对华新已经完成了绝对控股,也就是说,华新在发展过程中的决策,都必须要经过豪西蒙,现在的华新,已经是身不由己了。
能否再续百年
面对众多的质疑,华新公司的总经理李叶青却有着自己的看法。李叶青表示,豪西蒙的进入,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应该看到,豪西蒙给华新带来更多的还是有利的东西。
行业专家也指出,豪西蒙的到来,给华新注入的,是从上到下经营理念的变化,这是相当重要的;另一个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环境,关注企业周边的社会环境,关注企业的运营环境;此外,豪西蒙还给华新带来了技术上的一些理念,对华新的影响可能是无形的,但是实际对企业的提升,却会变成有形的。
现在看来,豪西蒙的入驻,也确实给华新带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华新水泥准备利用豪西蒙的投资,兴建几条新的生产线,在两年内将年产量从目前的2200万吨提高到3600万吨。新建生产线也是华新水泥技术升级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减少污染并提高效率。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华新水泥此举将有助于自己安然度过行业的整合期。
业内一位人士指出,目前的华新,尽管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磨练,但时至今日,还是不得不看到,公司确实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华新公司总经理李叶青也坦言,现阶段,华新面对的一个是财务风险,就是负债比率比较高,已经超过了70%,这个比例对于一家水泥类的企业来讲,偏高了。此外,就是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当中,资源配置是否能跟得上。比如说人力资源、技术、管理,还有你的内部信息平台等。“你运行一个工厂的时候,你的运转效率和运行效率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指标,两个厂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你十个厂,二十个厂的时候,可能就会降低运行效率。”李叶青如是说。
业界一位分析人士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表示,现在的华新,在全国有二十几个分、子公司,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资源配置,就正如李叶青所说的,运行起来就很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然而,面对这样的一些问题,华新人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用华新公司一位负责人的话说:“公司正在发展,问题肯定是有,但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看似一句很平常的回答,但华新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信心,却折射出了华新的希望。
对于华新目前面对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其实华新水泥目前所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是国内很多大型水泥企业共同的症结所在。要说负债率,可能目前国内的其他几家大水泥公司也不会很低。而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该人士说,华新的分公司确实比较多,但海螺、冀东等大企业的分公司也不算少,大家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在具体处理的方法上,有些许的差别而已。目前华新的优势在于,豪西蒙在管理理念上的影响,将肯定有助于华新在这些问题上的解决。
走过了一百年,华新人用自己的行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现在的中国水泥产业,又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行业的机遇,面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百年华新,是否真的还能再续百年?我们将拭目以待。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辜成允:拥抱环保 永续经营
- 太原狮头水泥一期将在2013年下半年…
- 华新水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业机遇
- 中国建材集团与安徽海螺集团签署战…
- 姜德义:赢在低谷
- 尧柏集团入围2012中国建材500强
- 英德爆炸案系外包业务 与水泥厂无…
- 中国建材发布2012年中期业绩公告
- 发挥行业龙头作用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 重庆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 宋志平在重庆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揭牌…
- 刘作毅:小区域,大市场
- 央视网财经名人访:宋志平细说央企…
- 中国建材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今日正式…
- 台泥:融会国家政策 把握市场机遇
- 专题:海螺水泥23.5亿美金布局印尼
- 海螺水泥投资23.5亿美金,在印度尼…
- 华润水泥以18.87亿元收购内蒙古蒙…
- 金隅股份姜德义——变革的力量:星…
- 中材股份2010年利润增逾七成
- 中国建材整合剑指四川水泥市场
- 天山股份八个大型水泥项目同时开工
- 周清浩:竞争让企业大胆启用新技术
- [独家]华新水泥:百年责任的延续
- 张才奎荣膺2010“影响济南”年度经…
- 中材水泥2010年净利润250%
- 狮头之变
- 拉法基瑞安大规模开展水泥生产线余…
- 安徽芜湖:全力支持海螺打造千亿元…
- 越秀集团向华润集团转让越秀水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