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海螺水泥败走祁连山 到口美食被抢

更新日期: 2008年03月28日 作者: 宋克刚 来源: 财经时报 【字体:

    中国建材高价认购增发股份,将有利于祁连山产能扩张和缓解资金压力,但对于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则作用有限。

    甘肃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祁连山”)的增发过程,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好莱坞大片,水泥行业的大腕相继亮相其中。然而,中国淮海经济区域内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却意外地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3月18日,祁连山公告中披露其定向增发方案:公司拟定向增发6600 万股,其中向中国建材增发5000 万股,增发价格为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 个交易日均价的90%,即9.86 元/股。   

    至此,祁连山与亚洲最大的水泥供应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螺水泥”)的前期合作也已终止,海螺水泥正式退出祁连山的定向增发方案。   

    海螺意外“落选”   

    对于祁连山来说,增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祁连山在区域市场占有率很高(甘青藏地区30%以上),并且水泥市场需求较旺盛,但公司是老牌国有企业,员工众多,劳动生产率处于行业低水平,人均产量仅有1500 吨(海螺水泥人均产量高达10000 吨/人)。   

    海螺水泥是业界公认的管理和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的超大型水泥企业,其对管理和技术的“海螺复制”模式使得它收购或新建的生产线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盈利水平。这使得海螺水泥一度成为祁连山定向增发的不二之选。   

    2007年1月26日,祁连山公布了其当时的增发方案,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拟不超过1.5亿股(含1.5亿股),其中海螺水泥将以不低于每股3.204元的价格(依据祁连山当时股价折让而定)认购祁连山定向发行股票中的5000万,约占祁连山总股本的12.6%,逼近祁连山控股股东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15.34%的股权。   

    2007年10月,祁连山定向增发方案获得商务部批准。但不巧的是,2008年1月,上述定向增发方案上报证监会后不久,祁连山在新增的环保核查环节上止住脚步:公司被要求在5个环保问题上进行整改,只有在通过环保核查后才能拿到证监会批文。   

    2008年2月,原有的祁连山定向增发方案超出股东大会批准的有效期。而3月16日,祁连山再次召开股东大会,重新制定了新的方案:增发规模从原来的不超过1.5 亿股降为6600 万股,增发价格提高到9.86 元/股,但原有的增发对象海螺水泥变更为中国建材。   

    新方案喜忧参半   

    对于海螺水泥退出定向增发的原因,平安证券的行业分析师王昕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地方国资还不舍得完全将祁连山放手,海螺水泥希望获得控制权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了合作的破裂。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则表示,海螺水泥由于祁连山环保评测的影响,其参与公开增发计划受市场因素暂时搁置,使其刚刚变得激进的市场扩张战略又重回保守;此外,与祁连山停牌前11.9 元的股价相比,面向中国建材的9.86 元增发价格仅折让20%,增发价相对原有3.204元/股具有明显的吸引力。   

    尽管中国建材取代海螺水泥成为新的增发对象,价格增长了三倍,但在业内人士来看,祁连山定向增发的含金量却下降了不少。   

    上述研究人员认为,海螺水泥的退出给祁连上未来发展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祁连山在现有的形势下具备很强的地区控制力,在成本上祁连山的煤价和电价都比海螺水泥低30%,且单位售价高出10%,但祁连山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远低于海螺水泥。   

    “如果没有了海螺水泥管理和技术的输入,公司的管理问题将再次成为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建材只能给予公司资金和政策上的帮助,自身人力短缺的中国建材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提高祁连山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而平安证券的行业分析师王昕则认为,祁连山本身业绩并不突出,但由于股权分散,重组概念是支撑价格的主要因素。“此次增发结束后,中国建材可能构建”北方水泥“的设想仍给市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但不管怎样,对于水泥生产这样的高能耗行业来说,环保评测是一道关卡。而海螺水泥此前就是由于环保评测遇到麻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增发进程,以至于不得不在祁连山增发的最后关头忍痛割爱。   

    而中金公司预期,祁连山还需要两个月方可拿到环保部门相关批文,获得证监会批复还需3 个月的时间。如此计算,祁连山定向增发完成将有望在2008 年下半年。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