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举办水泥企业高管培训班
金融风暴袭来,是直面风雨积极应对,还是在寒风中痛苦煎熬,或者束手等待裹足不前?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10月30~31日,中国建材在杭州举办了水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
这次培训是在国际金融海啸爆发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特殊时期,是在中国建材深入推进管理整合的重要阶段,是在南方水泥各企业加快实施市场协同的关键阶段举办的。对中国建材水泥企业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明确当前任务,树立必胜信心,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建材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本次水泥企业高管参加的培训,不是一次普通的管理和业务培训,而是一场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是一个企业间互相学习的平台,是一次对中国建材的战略和文化深入学习与融合的过程。对这样一次重要培训,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予以高度重视。宋志平围绕着中国建材的战略与文化,向旗下数十家水泥企业的全体高管人员,作了题为《构建集团软实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的精彩讲演,为学员们讲授了培训的第一课。
作为国资委直属管理的中央大型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近年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年营业额从2002年的30亿元,发展到今年的500多亿元,营业额年均增长率超过50%,企业成长速度连续几年在国资委管辖的央企中名列前茅。中国建材的成长历程不是简单的业务规模的扩大,而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企业成长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建材特色的企业成长之路。
宋志平在讲演中充满感情地回顾了中国建材集团波澜起伏、披荆斩棘的历史沿革,对中国建材集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什么要做什么,作了深入浅出、简明有力的回答,提出通过“央企市营”,打造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效益最好、技术最先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宋志平从建立学习型组织、构筑企业软实力入手,要求企业按照中国建材及其所属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以联合重组的成长模式孵化,优化中国建材独特的融合文化,把相关资源包括硬实力整合起来,将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紧紧捏在一起,形成中国建材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参与市场竞搏,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宋志平说,中国建材的成长道路是走一条突出主业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走一条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的低成本扩张道路,走一条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国际化合作的道路,走一条争取地方资源支持和为地方经济做贡献的道路。
宋志平还用3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建材集团今年的总体经营情况,即基本面健康、运营良好、业绩满意。他特别对南方水泥的各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说,面对宏观形势的压力与挑战,南方水泥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所有成员企业上下一心,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销售平台和融资平台的建立、财务集中、煤炭集中采购等工作,各项经营指标均令人满意。
最后,谈到大家普遍关心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宋志平强调,不要低估这场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但是,中国建材集团有足够的能力度过这场经济动荡,我们要积极应对,苦练内功,抓好生产经营,夯实管理基础,做好自己的事情。
风暴既是历炼又是机会,风雨过后是彩虹。当前虽然水泥业受到房地产的影响而有所调整,但要看到房地产对水泥行业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每一轮经济拉动首先启动的是水泥业,国家正在陆续出台一些支持房地产和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规划和动工一些大型市政交通项目,新一轮建设正在逐渐拉开。作为建材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建材认为,目前的宏观形势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有利于对企业内部进行集中管理整合。中国建材对明年建材需求的看法是正面和积极的。
曹江林作了题为《推行五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专题报告。他从财务管理的专业视角,详细解读了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企业和企业价值指标体系的构成,并从中国建材上市以来的发展历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发展策略和竞争优势和管理特色,提出要通过进一步推行并深入实施“五化”(一体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此次培训还邀请了杭州蔡丹红营销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浙江省管理咨询协会副会长蔡丹红教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参与起草《劳动合同法》的王全兴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张鸣教授分别作了专题讲座。来自南方水泥、中联水泥本部及下属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南方水泥总裁姚季鑫致欢迎辞,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作培训总结,并先后主持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辜成允:拥抱环保 永续经营
- 太原狮头水泥一期将在2013年下半年…
- 华新水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业机遇
- 中国建材集团与安徽海螺集团签署战…
- 姜德义:赢在低谷
- 尧柏集团入围2012中国建材500强
- 英德爆炸案系外包业务 与水泥厂无…
- 中国建材发布2012年中期业绩公告
- 发挥行业龙头作用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 重庆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 宋志平在重庆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揭牌…
- 刘作毅:小区域,大市场
- 央视网财经名人访:宋志平细说央企…
- 中国建材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今日正式…
- 台泥:融会国家政策 把握市场机遇
- 专题:海螺水泥23.5亿美金布局印尼
- 海螺水泥投资23.5亿美金,在印度尼…
- 华润水泥以18.87亿元收购内蒙古蒙…
- 金隅股份姜德义——变革的力量:星…
- 中材股份2010年利润增逾七成
- 中国建材整合剑指四川水泥市场
- 天山股份八个大型水泥项目同时开工
- 周清浩:竞争让企业大胆启用新技术
- [独家]华新水泥:百年责任的延续
- 张才奎荣膺2010“影响济南”年度经…
- 中材水泥2010年净利润250%
- 狮头之变
- 拉法基瑞安大规模开展水泥生产线余…
- 安徽芜湖:全力支持海螺打造千亿元…
- 越秀集团向华润集团转让越秀水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