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能源
  • 暂无资料

今年煤炭企业四成亏损 价格并轨构建煤电协调

更新日期: 2012年12月11日 来源: 理财周报 【字体:
摘要:中国华电集团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宗法表示,今年亏损的煤炭企业少很多,现在亏损1/3到40%左右,小一半还亏损。华电集团到九月底有7%的火电企业是亏损的,但今年总的形势是向好。总体亏的比较少,多数企业会盈利。

  12月7日-8日,“2012能源峰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召开,有国内外官员、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约六百人参加了大会。论坛以“中国与世界:区域能源合作与企业清洁化战略”为主题。

  “2011年的中国煤炭产量是35.2亿吨,这个占能源产量的77%,消费比例68.8%。这个产量已经接近占世界煤炭产量的一半,近十年来世界煤炭产量增长的80%是中国生产的。”随着炭学会理事长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濮洪九的发言,煤炭行业正式成为了会议的焦点。

  11月7日,下午两点,北京凯宾斯基酒店的报告厅坐满了近600人,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里,会议将围绕煤炭市场以及煤电格局转化展开。

  价格并轨构建煤电协调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一个重要的难题就是与电企的矛盾。

  近期,国内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一些电企选择了价格更为低廉的进口煤,而不履行与煤企签订的重点电煤合同。然而就在年初,煤电供求关系中还是煤炭价格占有强势地位,因重点合同煤价格偏低而不愿履约的煤企大有人在,甚至个别煤企私自涨价。在煤炭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电企不得不随行就市接受煤企的涨价,这也导致了很多发电企业亏损经营甚至倒闭关门。

  发电行业跟煤炭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谁掌握了煤炭资源,谁就把握了发电企业的未来!”中国华电集团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宗法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报告。根据他提供的数据,2011年全中国电煤的消费达到15亿吨,占消费总量的55%。五大发电集团占了逾10亿吨,占消费的56%,这个比重是比较大的。我们国家的一般的产量是用来发电,发电量的81%来自于煤电。燃料成本现在已经占了发电成本的70%以上。铁路和水运,约有40%—50%主要是用于煤炭运输。

  陈宗法表示,今年亏损的煤炭企业少很多,现在亏损1/3到40%左右,小一半还亏损。华电集团到九月底有7%的火电企业是亏损的,但今年总的形势是向好。总体亏的比较少,多数企业会盈利。

  究竟如何协调“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近日有关煤电并轨的消息传出,原本实行多年电企与煤企之间的煤炭重点合同将取消,国内电煤价格将首次实现完全市场化。受此影响,11月7日当天煤炭股普遍高涨。

  对此,陈宗法也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推动煤电价格并轨方案。他还提醒发电企业要做好煤电并轨的准备,继续发展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内效管理并加强煤炭资源和运力的控制,扩大港口的运输渠道,大力推广阳光采购。

  据秦皇岛煤炭交易市场总经理李学刚介绍,近期秦皇岛等环渤海地区主要发运港口锚地待装煤炭的船舶数量持续偏低,显示沿海地区动力煤供求的活跃程度不高,市场动力煤价格依然存在下行压力。

  有基金人士也认为,由于煤价2-3年内不会有较大波动,这一政策将主要影响煤炭企业而非电力企业,大型煤企由于有运力优势成本或将降低。

  页岩气冲击煤炭供应链

  “我们是一个群体,不是煤电之争的问题,两个争来争去,都发展不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眼中,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才是中国煤电企业的致命冲击。

  在页岩气一次又一次在市场刮起龙卷风时,受伤最深的是中国的煤炭供应链相关方。目前,我国的页岩气前景为25亿立方米,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钱平凡担忧的是美国页岩气革命增大了我国煤炭供应链相关方降低成本的压力,页岩气推动美国进入低成本时代,正在复兴的美国制造业,将对中国的制造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据钱平凡介绍,目前中国的煤炭上升的价格制约了制造业,这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面对美国页岩气革命,中国应该高度重视。毕竟中国对煤炭依赖程度高。应该实施全球煤炭工业战略,为了应对美国页岩气革命,我国煤炭供应链相关方应该顺应煤炭管理理念,顾全大局,持续优化煤炭实物流体系,提升煤炭成本的国家竞争力,促进我国煤炭供应链相关方高效与和谐发展,实现我国煤炭行业的低成本与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措施上,钱平凡建议去建设全球煤炭战略采购网络,扩大煤炭进口,充分利用上价格低廉的煤炭,丰富国内煤炭的来源。此外,还要建设全国煤炭交易中心,通过煤炭交易中心,准确的确定煤炭交易价格,降低煤炭供应链成本。

  “我们减少国际煤对我们的冲击,我们要做储备体系。在大连交易所开展期货服务,强化我国煤炭定价话语权,增加煤炭供应链相关方。”他表示。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