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水泥工业有能力化解产能过剩

更新日期: 2013年08月02日 作者: 刘媛媛 王怡洁 曾蕴瑶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字体:
摘要:中国水泥行业始终拥有着良好的基础,如今,更有一支越发强大、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他们为调节和完善水泥市场机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和加强地方监管力度,与良性的市场机制双管齐下,化解产能过剩不是难题,中国水泥行业的未来,始终是美好的。

  法国的拉法基公司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可以通过先进的工厂技术管理和在全球设立技术中心建立卓越的技术优势,拥有成熟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工具、知识和经验,对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可以提出量化指标,同时也拥有着一套高效、安全和可复制的生产管理程序,自动化水平高超。

  日本水泥工业最大的优势则是环保优势,尤其是日本最大的水泥公司——太平洋公司,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技术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并设立了“零排放促进部”,研发了一系列用于工业废物和副产品的循环系统,包括生态水泥技术、洗灰流程等,公司也因此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

  相信我们有能力和办法,尽快化解当前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

  去年水泥产业不景气,使得全行业一度被产能过剩的阴影压得喘不过气,这让很多老一代建材人表示非常担心。

  高长明等几位伴随着水泥工业一路走来的老建材人,以往昔的经历、经验和对现有行业状况的考察与分析,斩钉截铁地对我们说: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没那么严重。

  他们一致认为,从全世界水泥发展史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产能过剩与产能紧缺是在不断波动、不断平衡的节奏中发展,在一定的情况和程度下,产能过剩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正常现象。

  据他们了解,在众多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中,水泥行业的情况相对是比较乐观的。有专家曾告诉我们,当水泥股票全线大跌的时候,证券分析师不约而同深入水泥行业了解情况,发现这个行业的情况并非那么差。

  据了解市场行情的专家所言,我们也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一些水泥领军企业的盈利状况已出现好转:今年上半年,海螺集团其中一个水泥熟料生产基地的利润就有十几个亿。股票下跌曾经比较严重的山水集团,今年上半年水泥利润也在3.5个亿左右,去年是7个亿左右。目前盈利的水泥企业不止这两家。

  但不可否认,水泥行业的确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刘长发认为,现阶段,大部分区域属于产能相对过剩,也有一部分区域属于产能绝对过剩。

  简单地说,衡量产能过剩,要依据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来考量,有些产区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0%,属于产能过剩。而有些产区在这个范围之间,则产能不过剩。而对于产能利用率的计算方式和分析说明,高长明也专门列出了较为详细的数据分析。

  产能过剩的原因,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更关键的则是落后产能淘汰的速度过慢和企业的盲目投资所致。

  为什么我们会对产能过剩如此害怕?在很多专家们看来,水泥行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已然拥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新经验,也取得了成绩,当行业面临发展瓶颈的时候,也同样有能力把握住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在市场发展的规律中,完成行业的转型升级。但目前,水泥行业似乎还缺少以市场为导向的思维和勇于市场竞争的勇气。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化解产能过剩,就是要通过竞争,通过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在市场上优胜劣汰。但很多行业人一听到产能过剩就先害怕了,因为我们的很多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到今天,对迎面而来的市场竞争还没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因此,专家们始终强调,化解现阶段产能过剩,需要政府监管和市场竞争双管齐下,在政府监管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那么,政府监管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

  有专家认为,水泥行业大多把化解产能过剩的希望寄托在政府强制性下达“不能新建或必须淘汰”的政策或指令上,这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去解决,政府监管要怎么做?最好的做法就是从环保、土地、能耗和产品质量等各方面,提高准入标准,抬高企业投资的门槛,并且严格加强地方政府监管力度。这才是真正用政府监管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去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委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准入标准并监管到位,落后产能会在市场竞争中被自然淘汰,盲目投资也会在高标准的杠杆下被档在门外。真正能够新建的生产线,也一定是在节能减排、利废环保方面有示范和带动性的先进生产线,水泥行业的绿色化发展,也可以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经济思维中,得以推动。

  化解产能过剩,如果说,全行业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作出理性的应对,在各环节准入标准的提升和政府严格监管下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那么,如何减少盲目投资、盲目建线的行为,则是众多水泥企业最感头痛的事情。

  兼并重组,则是生产集中化程度得以提升,市场无序竞争得以改善,淘汰落后产能得以推进,盲目投资得以抑制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未来水泥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水泥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众多中小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感到力不从心,兼并重组在这种自然的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中开始,几大领军企业逐渐兼并了一些历史悠久但后劲乏力的老企业和中小企业。

  这样的格局形成,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日本水泥工业既培育出成熟的市场竞争体系和行业规则,也在时代需求下,顺利完成转型升级,过渡到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全球著名的拉法基水泥,走出了一条跨国兼并的路子,兼并那些经营不善、竞争力不强的国际水泥企业,自此,拉法基在国际上的地位鹊起,也为法国水泥工业争得了话语权。

  中国水泥工业的兼并重组之路,正在奋力前行的过程中。中国建材集团无疑为全行业树立了良好榜样,更多的大集团企业,也已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之中,拉开了兼并重组的阵势,形成不同的战略体系。

  国家政府相关部委针对传统行业兼并重组也给予了及时的政策支持,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27号文和今年工信部下发的16号文,都对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促进中国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正如专家所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遏制兼并重组的盲目行为,否则,就会造成更多投机性盲目投资,反而加剧产能过剩。

  所谓投机性盲目投资,就是将建好的生产线放在那里,等着大企业过来兼并收购,从中捞一笔钱走人。如果大企业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能够理性而为之,能够真正让兼并重组成为市场竞争的一部分,那么,投机者也就没有了投机取巧的渠道。

  判断兼并重组的行为是否“盲目”,有专家说,要看企业收购后的盈利状况,如果盈利高出银行融资成本,就属于理智性的兼并收购,倘若低于银行融资成本,则属于盲目投资。

  因此,有专家建议,兼并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利润率和集中度,企业一定要在行动之前作出准确的评估。

  据了解,海螺集团在兼并重组中对兼并企业考量的四大原则:要有矿山资源,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工艺装备要先进,各种证件要齐全。

  专家们坦言之,绝大多数水泥行业人士都相信中国水泥工业有能力和办法化解当前的产能过剩,这其中,领军大企业将发挥旗帜作用。

  因此,在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化解产能过剩,完成水泥行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就一定要发挥大企业的能动性。同时,企业也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包括围绕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以及站在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加强技术创新,降低能耗、节省原材料、降低管理成本,来担负起率领行业走出眼前困境,朝着未来绿色环保领域发展的大任。

  专家们表示:全行业都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和良性竞争。我们不要再等待,也无需悲观,中国的水泥工业是强大的,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此来激励和提醒自己,这个行业的未来就有无限希望。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