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不能环保“一家忙”
入冬以来,雾霾天激增。12月1日南京市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这两天检查没有停过!”南京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正在前往工地企业检查的车上。当我们被雾霾笼罩艰于呼吸之时,总免不了抱怨环保部门。但同呼吸,确实不能让环保部门一家忙。
对于治理雾霾,权威部门已给出了答案: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是基于很多重要数据客观分析得出的结果。老百姓面对现实,也就是少开车、少户外活动,万不得已戴上口罩自我保护。减少雾霾,关键还得看各地政府以及厂矿企业等雾霾制造大户有多大作为。
而雾霾制造大户们如何面对现实,则确实表现不一。嘴上说说,行动依旧甚至变本加厉者,依然有之。值得警惕的是,“治理雾霾需要较长时间”的结论,反倒让不少地方无形中懈怠下来。反正需要一段时间呢,我们就抓紧机会搞建设,项目赶快上,工程抓紧搞——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想法。
仅以“扬尘大户”城市建设为例,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然成为大工地。过去,一些地方上马一些大的建设项目,影响了百姓正常生活,有关部门还会抱歉地说,“现在是阵痛期,过了阵痛就好了”。现在很多地方已不敢说这话了,因为一些城市的阵痛已经变成了长痛。不少地方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如苏北某市确定旧城改造目标,三年内市区要完成改造面积500万平方米,并在媒体上自诩“全力实施史上最大规模旧城改造”。像这样仍醉心于创造“史上之最”的,并不是特例。
“谈项目多,说减排少;忙拆迁多,护环境少。”这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及官员的工作写照。如前不久我省某部门组织的一次业务交流上,谈及明年工作要点时,众多省辖市和省管县中,只有少数主动谈及绿色转型话题。不少与会者更坦言,虽有心治污,却发现自己“单打独斗”,最终失去动力。的确,在现有的以GDP为重的考核体系下,将重心放在污染治理上,确实是大投入少产出甚至是不产出的“不划算”买卖。这也正是很多地方嘴上喊控污减排,而实际仍继续埋头猛排的真正原因。
控污减排治理环境者,“政绩”上却吃亏,这种“市场法则”之下,必然会使得各地争相去上项目、大搞建设,进而演绎成“劣币驱逐良币”。如此局面下,环保部门则成了公众的“出气筒”。实际上,雾霾防治,很多地方确实是环保部门一家在忙。而“一家忙”的结果,也必然是“一直在忙”,乃至于白忙乎。
中央领导同志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现在,已到了亟待强化落实和实施细则的时候了。各地和有关各方应根据中央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投身到治霾的持久战中去。否则,告别雾霾,真的会变得遥遥无期。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办法细则…
- 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百余年前…
- 世界地球日:认识地球 保障发展 …
- 拉法基瑞安:3月28日,请为地球熄…
- “绿满神州”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共同…
- 中日节能政策交流研讨会16日在北京…
- 海螺水泥:被限批后的蝴蝶效应
- 多家水泥上市公司上环保黑名单
- 河南加大环保力度 公布重点监控企业
- 交通部门让旧水泥变废为宝
- CDM项目风险与机遇并存
- 水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研讨会…
-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专家…
- 国家鼓励水泥生产消纳废弃物
- 国家生态环保专委会成立,将参与中…
- 国家及地方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
- 京津冀联合治超“百日会战”专项行…
- 第二轮第一批环保督察全部实现督察…
- 环保督察首次入驻 央企也不能藏“…
- 第二轮8个督察组即将赴上海、福建…
- 集中停工停产等“一刀切”方式应对…
- 执法力度加大 环保监管"大格局"日…
- 国新办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
- 国务院:中央环保督察可下沉至地级市
- 重污染天数不减反增!生态环境部约…
- 大连自然资源局返还矿山恢复治理保…
- 2019首轮环保强化监督于5月14日统…
- 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
- 2019首轮环保强化监督5月14日起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