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政府靠银行搞刺激投资基建 导致今天产能过剩
摘要:2008年11月7日宣布的4万亿,一直到2010年这段时间,大概有20万亿的人民币的刺激性的投资。中间满打满算可能2万多亿财政的钱,中央可能只花1.19万亿。最后执行结果也差不多,主要靠银行,主要靠信贷扩张。信贷扩张给谁?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从事基础设施建设,间接拉动了钢铁、水泥,从而产生了今天的产能过剩。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于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政要、知名学者和工商界翘楚等领域嘉宾,聚首博鳌小镇,共同探讨亚洲未来发展,传递亚洲开放、活力、思变的“亚洲声音”。
25日上午,在“美国经济的可持续性”的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当一个经济系统、金融系统失火的时候,第一件事赶紧做的是救火,而不是谁是纵火案的犯人。美国人很快,很快搞了量化宽松,美联储及各种监管机构联合起来强迫各家投资银行变成商业银行,强迫各家投资银行接受央行的现金。
而中国做的是什么呢?还是靠金融刺激,2008年11月7日宣布的4万亿,一直到2010年这段时间,大概有20万亿的人民币的刺激性的投资。中间满打满算可能2万多亿财政的钱,中央可能只花1.19万亿。最后执行结果也差不多,主要靠银行,主要靠信贷扩张。信贷扩张给谁?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从事基础设施建设,间接拉动了钢铁、水泥,从而产生了今天的产能过剩。
以下是文字实录:
政府靠银行搞刺激投资基建 导致今天产能过剩
主持人:2009年的时候中国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来提振经济。美国主要是靠私营部门,中国靠公共部门。美国靠货币政策,中国靠财政政策。李教授,您觉得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应对危机有什么经验教训吗?
李稻葵: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什么东西?这是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觉得应该学的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当一个经济系统、金融系统失火的时候,第一件事赶紧做的是救火,而不是谁是纵火案的犯人。美国人很快,很快搞了量化宽松,美联储及各种监管机构联合起来强迫各家投资银行变成商业银行,强迫各家投资银行接受央行的现金。
我们看到很多的书,高盛当时不同意,说我不愿意变成一个商业银行,我没有问题,凭什么被你监管?电影里演的你没有选择,必须当商业银行,这是命令。紧急情况为了救火,这是应该做的。
中国做的是什么呢?其实中国主要还是靠金融刺激,2008年11月7日宣布的4万亿,一直到2010年这段时间,大概有20万亿的人民币的刺激性的投资。中间满打满算可能2万多亿财政的钱,中央可能只花1.19万亿。最后执行结果也差不多,主要靠银行,主要靠信贷扩张。信贷扩张给谁?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从事基础设施建设,间接拉动了钢铁、水泥,从而产生了今天的产能过剩。
所以大家有一个误解,好像中国政府靠财政力量搞刺激。不是。主要还是靠银行。大家好像有一个误解,中国直接修钢厂、水泥厂。不是。主要搞基础设施建设,才间接导致了现在的产能过剩。这是中国的做法。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一下Paul SHEARD先生的分析。他讲的我很同意。但是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美国的金融体系反应非常快,能够把量化宽松很快转成资产价格上升。比如花旗银行,当时拿了很多现金,怎么办呢?花旗银行不可能一下子把这个钱贷款小企业,金融危机爆发后他是很紧张的。找大机构、大基金,大量的钱贷给大基金。
大基金拿这个钱买房地产。直接通过这些基金公司收购地产。只要是地产都买。不管是住宅、不管是公寓,还是别墅。还是仓库,还是酒店,大量的购买。上千亿美元的购买。这一下子就把房地产价格托起来了。地产价格一起来,商业银行日子好过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这一下经济就恢复了。所以他有这么一个传导机制。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这个方面大家故事讲的太少、评论太少。实际上这是美国金融业一个优势。
日本QE到目前为止作用非常有限 功力已经到头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认为日本经济三大箭头,量宽掩盖了真正的日元贬值的目的。就像高董事长所说现在全球的政策好像越来越零和博弈。我们经济增长和出口都带来了很大风险。您觉得从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汇率、欧洲、美国?
李稻葵:量化宽松政策在不同经济体、不同国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他们的初衷也许是一致的。刚才我们说了在美国,美国有了QE之后,他马上资产价格,尤其是它的房地产价格起来了。整个经济就开始感觉到很舒服了。有点像咱们感冒以后,人吃阿司匹林,让你的血管扩张、让你的热量增加,人头就不疼了。
日本的QE也许它的初衷是要重新找到通货膨胀。这是日本央行行长反复讲的。但是他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并不是通货膨胀。到现在为止还是通货紧缩的,主要的作用就是贬值。这一点我很同意你的分析,它的最后结果就是通过贬值,拉动了出口。通过出口,拉动了日本上市公司股票的表现。所以最近两年日本股市表现不错,但是很可惜的是日本的经济至少有75%是不可贸易的部门。
尽管日本是出口大国,但是本土经济在本土不做贸易的,是75%以上甚至更高。这部分经济体到目前还没有激活,这部分经济体跟汇率没有关系,它的建筑业、零售业、服务业跟汇率没有关系,跟结构改革有关系。所以QE到目前为止它的作用非常有限,它的功力可能已经用完了,已经到头了。其他那两项我看现在还没有效果。
美国应由各州或联邦政府多发一点债
主持人:在中国的收入增长很高,但是世界其他地方实际上收入增长并不是很好。就像Paul所说我们需要更多的财政政策。你是不是能够给美国的经济来提供一些建议?
李稻葵:我说QE有一点影响,但是根本的现在美国收入差距问题是什么呢?是它的劳动参与率在下降。大量的长期失业的不进入劳动大军的人口,美国的劳动参与率,有工作的人除整个人口的比例是过去40多年最低点。几乎达到了欧洲的水平。过去美国经济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美国劳动参与率高。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QE相当于在点心上涂了一层奶油,以最光鲜的方式告诉美国收入差距扩大了。有了QE,华尔街工作的人工资提高了、奖金创造记录了。这是事实。所以以最光鲜方式告诉老百姓社会差距扩大。
美国该怎么办?作为经济学的学者,我们开的药方非常容易。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应该由各个州或者联邦政府多发一点债。拿着发债的钱修基础设施,把公路、高铁修一修,洛杉矶到旧金山修高铁。很简单。但是政治上可不可行呢?非常难,很多人反对美国这么干。这回到了一个经济和政治矛盾的重大话题了。
李稻葵吐槽美公务员办公效率低 高西庆反驳:那是优点
主持人:美国对于中国的经济减速相对来说是免疫的,随着美国越来越多从世界体系当中退出,这对世界其他国家是一个多大的灾难。如果美国有越来越多保护主义、如果美国不再那么支持全球化的话,对世界其他国家影响非常大吗?
李稻葵:从中国人角度看美国,美国优势就是非常包容、非常自由的精神。也许这个精神跟移民政策不见得相关。澳大利亚客观地讲没有美国人那么包容和自由。但是也是问题。由于他这里是包容、自由的,谁也不管谁,各人管各人的,非常自由。所以在美国有一大帮天才,还有更多穷人没有人管。容易使社会两极分化。美国政治体制当时的想法是想方设法限制政府的力量,想方设法让政治的力量降低。
但是当今世界,美国是各个大国之间的一个,政治的力量那么低,就影响政策的执行。尤其是金融监管方面,进公务员的人远远比进华尔街的人素质要低,我这个话讲的有点不好听了。在美国监管体制下猫跑不过老鼠,这是他的长期问题。所以要客观分析美国的优势和劣势。
高西庆:稻葵说的最后一点我不同意,说到美国公务员质量,中国公务员的质量很高,尤其是监管机构。我们相对来讲这个话。正是因为美国政府的制度设计,使得它的公务员,尤其是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够,他制度本身不允许,他自己也没有足够意愿努力把金融系统。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被绑住了。可是我们这个机制下,这个手动太多了。政府平均水平稍微低一点,这是美国的优势,不是劣势。
李稻葵: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另外讨论。《动物园乐园》讽刺美国人,机动车厕所动作很慢,干活很慢,效率很低。你要在美国生活就知道了,很难受。
中美应互补 中国不可能全面学美国
主持人:李稻葵博士,在您看来中国是否有潜力能够成为最前端?有些人认为他已经在最前端了。基因测序、无人机已经属于最前端了,特别先进,比美国任何公司都先进。中国在技术方面它的趋势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政府、学术界、私营部门是否会有一个很好的合作?
李稻葵:非常好的问题。我也经常问自己的问题。20年后,中国跟美国相比是怎么一个状况。我倾向于认为20、30年后,美国仍然会在最先进、最有突破性的技术领域是领先的。因为很简单,美国这个体制非常崇尚自由,没有限制的,这是它的优势。但是在一些跟市场接近的,需要大量工程师去不断测试、不断推进的领域,中国也会领先。是不同的模式。举个例子,现在工程机械这个行当,中国是相当的领先,像三一重工。
还有跟消费者很近的领域,比如互联网、家用电器,中国是领先的。但是在最顶尖的科技突破方面,美国是领先。所以以后中国和美国永远是一对儿相对补充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不用担心,我不认为中国未来全面超过美国。
反过来,中国也不用担心,我们也不是永远落后,而是这两个体制是互相互补,是世界两种不同的模式。中国不可能变成一个移民国家,因为历史上这么多年的传统不可能一下打破。中国不可能全面学美国,美国也不可能全面学中国,但是世界是多元化的,这两个体系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依存。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