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水泥经济运行及2025年展望
综述:2024年,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与12个高风险债务省市缓建或停建基础设施项目相叠加,导致全年水泥需求总量出现接近两位数的快速下滑。这一变化加剧了行业供需矛盾,使得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低价恶性竞争频发,水泥价格跌至成本线附近,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然而,行业亦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全国范围内开始探索“反内卷”路径,盈利改善成为企业策略核心,降价抢量现象减少,“价格战”态势得以缓解,同时叠加煤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行业逐步从亏损转向盈利。
展望2025年,水泥行业将面临一个依旧复杂的市场环境。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随着行业自律的加强、错峰生产的实施以及产能治理政策的逐步发挥作用,这些积极因素将共同带动水泥行业效益的回升。预计2025年水泥价格将继续呈现前低后高、波动中枢上移的走势。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企业的自身努力,水泥行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效益的稳步增长。
一、需求端:水泥需求持续萎缩
2024年水泥市场需求延续近两年总体走势,继续受下游地产投资缩减和基建工程项目放缓影响,全国及各主要消费区域水泥需求均大幅下滑,产能利用率显著降低。
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呈现调整态势。新房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661亿元,比上年下降17.0%;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基建端虽然整体正增长,但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不强,尤其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4.4%,增速比去年下降1.5个百分点。根据交通部数据,1-11月份公路交通投资2.36万亿,同比下降10.8%。基建端实际水泥需求出现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按可比口径)。水泥产量创下十五年的最低值。
水泥需求持续萎缩的主因:一是房地产投资持续大幅下降,新开工项目严重不足,地产端水泥需求继续大幅下降;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公路等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放缓,基建端水泥需求出现下降。
从区域角度来看,全国六大区域的水泥产量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的下滑。其中,东北、华东地区的下滑幅度均超过了两位数,分别达到13.7%和11.5%;华北地区的下滑幅度最小,但也达到了近5.6%的较大降幅。
分省份来看,全国31个省份中仅有西藏、黑龙江和河北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分别增长了3.8%、3.2%和0.07%。其余省份均同比下降,其中北京、辽宁、上海、江西、重庆的降幅均超过了15%以上。而河北、湖北、广西、陕西、新疆、海南、四川、云南的降幅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供给端:旺季错峰力度持续加大,收效显著
数字水泥网初步统计,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线1543条(含小型特种水泥窑),年熟料设计产能18.1亿吨(按年310天计算)。2024年熟料实际产能利用率预计53%,比2023年下降6个百分点。
年初以来,尽管行业企业对需求整体疲软有所预见,主动加大了错峰停窑限产力度,但由于水泥需求支撑显著不足,供给限产调控措施未能有效适应市场波动,行业库存虽较去年略有减少,但仍维持高位,难以维系市场供需平衡,致使企业运营压力沉重。直到9月底旺季来临,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主要产消区域开始大幅停窑减产,收到明显效果。根据数字水泥网监测,10-12月全国平均水泥库容比为65%,较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市场供需关系持续紧张,企业心态动荡,水泥价格滑落至低点,整个行业深陷亏损泥潭;二季度,在各地领军企业的带动下,行业内部积极推行自律,并强化了错峰生产的执行,然而旺季并未如预期般繁荣,错峰生产的时间安排与实际需求下降的情况不相符,水泥库存水平多数时间依旧居高不下;三季度,行业遭遇淡季,水泥需求进一步萎缩,尽管错峰生产力度有所加强,但仍不足以逆转整体供需失衡的局面,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因此出现了频繁调整;四季度在长江流域、西南、山东及河南等多地区均加大了旺季错峰停窑的执行力度,促使得库存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促使价格回升。
三、水泥价格:上半年低迷徘徊、下半年逐步回升
全年水泥市场价格行情总体呈现“上半年低迷徘徊、下半年逐步回升、波动较为频繁”的复杂走势特征。根据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为384元/吨,同比回落2.6%。
从分季度情况看,水泥价格走势呈现逐季攀升的态势。其中,一季度价格为全年的最低点,市场平均价格为363元/吨,同比大幅回落65元/吨;二季度价格环比略有小幅提升,均价为370元/吨,同比跌幅收窄至43元/吨;三季度价格进一步拉升,达到385元/吨,环比上涨15元/吨,同比高出22元/吨;四季度价格攀升至418元/吨,达到全年的最高点,实现逆市翻盘,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45元/吨。
影响水泥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一是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的大幅下滑。具体表现为需求同比继续下降1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深度调整,同时受资金短缺影响,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和房建项目的恢复不及预期。特别是在下半年,地方化解债务压力导致市政项目数量大幅减少,进一步扩大了水泥需求的同比跌幅。二是水泥市场供给端的收缩变化与调整。由于市场供需关系持续恶化,一季度多数地区的水泥市场都陷入了充分竞争的状态。然而,到了二季度,在各地主导企业的积极引领下,通过不断加大错峰生产力度,供给端得到了有效的管控,从而影响了水泥的价格走势。三是企业市场策略的调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逐渐从充分竞争转向加深合作,盈利改善诉求成为各企业策略的主导。因此,降价抢量、“价格战”的行为明显减少,这种策略调整也对水泥价格产生了积极影响。
分区域情况看,2024年水泥价格的表现中,东北地区成为“闪耀之星”。全年平均价格攀升至456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74元/吨,涨幅高达20%,较其他地区更是高出50-100元/吨,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同比价格上涨的地区。回顾东北地区水泥价格全年走势,一季度延续前两年的低迷行情,水泥出厂价徘徊在200元/吨左右,区域内大部分企业面临巨额亏损的困境,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濒临断裂、入不敷出,经营举步维艰。二季度为了扭转这一颓势,各企业之间达成共识,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更加严格的错峰生产措施,主动减少供给,市场供需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支撑水泥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并使得价格在高位一直保持到四季度末。在全国水泥市场行情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的逆势上涨顿时脱颖而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他地区企业也纷纷开始效仿,以期改善自身的市场状况。
在东北市场反弹浪潮的推动下,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水泥行业亦不甘落后,自二季度起积极开始主动推涨。然而,两大区域的表现却各不相同。西北地区水泥价格紧随东北之后呈现复苏态势,全年平均价格为394元/吨,同比仅小幅下滑1.9%,稳居全国第二高位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新疆、甘肃和青海地区价格在中高位保持良好。
相比之下,华北地区价格表现较为平稳,仅在6月份,价格出现20-30元/吨温和上涨,而后的下半年时间,价格基本维持平稳;尽管企业多次尝试推高价格,但更多时候只是为了以涨促稳。
西南地区水泥价格在2024年成为全国价格洼地,平均成交价格为355元/吨,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主要是受到重庆市场的拖累,当地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一度跌到180-190元/吨,导致企业普遍处于亏损局面,好在四季度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错峰生产措施,价格出现了强势反弹,企业经营压力才有所缓解。
2024年中南地区水泥平均价格为369元/吨,在全国各大区域中,同比跌幅最大,较2023年下跌34元/吨,跌幅达到8.4%;其次是华东地区,全年平均成交价为377元/吨,同比回落22元/吨,下滑了5.5%。中南和华东两地在上半年水泥价格持续处于盈利平衡点或成本线以下,尽管期间行业内企业试图通过行业自律推涨价格,但均未能成行。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企业出于扩大市场份额的考量,未能严格执行价格上涨策略,导致价格提振效果不彰。另一方面,错峰生产的执行时间与需求下滑的实际情况存在不匹配问题,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使得上半年水泥价格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下半年,情况有所好转。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包括行业领头羊,纷纷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并有效实施了错峰生产措施,这极大地促进了水泥价格的显著上涨,行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显著提升。
分省情况看来,31个省市中,2024年价格同比出现上涨的有6个,主要是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和新疆地区。其中,同比涨幅最高的是辽宁省,达到36%;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同比上涨均在10%左右;河北和云南同比小幅上涨1.68%和4%。2024年分省当中,水泥价格同比跌幅超过两位数的有四个地区,其中山西跌幅最大,同比下滑18%,福建、海南和贵州同比下滑均在10%左右。同比跌幅5%-10%的省份有10个省份。
综上所述,2024年全国水泥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前低后高、中低位震荡调整,全年有低谷亦有天花板,不同区域、不同时点表现迥异。
四、效益情况: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2024年初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重点省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下滑严重,供需矛盾加剧,市场信心缺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各地纷纷通过低价恶性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水泥价格持续下降至成本线附近徘徊,行业效益大幅下降,行业上半年首先亏损。下半年在全国各地开始寻求“反内卷”的突围之路,盈利改善诉求成为各企业策略的主导。降价抢量、“价格战”的行为明显减少,行业效益回升明显。预计2024年水泥行业利润25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20%左右,降幅大幅收窄。
五、水泥进出口:水泥出口回升
2024年,中国水泥出口持续回升,1-11月水泥出口总量为457万吨,同比增长39%,熟料出口34万吨,同比增长60%。离岸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中国水泥进口大幅下降,1-11月水泥进口5.67万吨,同比下降93%;进口熟料11万吨,同比下降11.27%。值得关注的是进口熟料11月环比10月份激增,对我国沿海地区价格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六、2025年水泥行业展望
1、从需求层面看,2025年水泥需求仍将下行。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2025年楼市定调,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但房地产市场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从先行指标看,202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66万亿元,同比下降18.0%;房屋新开工面积6.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预计2025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规模恢复仍面临挑战,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或继续回落”的特点,这或将拖累2025年地产建筑领域水泥需求。
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基建投资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基建支持力度加强,将利好基建对水泥需求的修复。
虽然预计2025年全年水泥需求比2024年将有下降,但加强超常规逆周期政策调节政策下,需求快速下滑的趋势有所减缓,预计降幅收窄在5%左右。
2、从供给层面看,各地加强产能产量调控,将持续发挥有效作用。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产能利用率进一步走低。但通过产能置换新政,将加快行业低效产能切实有效地加速出清,叠加常态化错峰生产对产量的调控,水泥行业效益下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将取得积极成效。
3、从价格和效益角度看,2025年,水泥行业将面临一个依旧复杂的市场环境。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地将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施策,积极开展错峰生产。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减少市场供应压力,从而有效缓解水泥企业的亏损现象。与此同时,产能治理政策也将越加严格。政府将加大对水泥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行业去产能、调结构,以改善市场供需关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企业的自身努力,预计2025年水泥价格将继续呈现前低后高、波动中枢上移的走势。水泥行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效益的稳步增长。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