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真的要“飞”了!发改委一天给上海、杭州批了10条轨交线
摘要: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同时批复了上海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和杭州轨道交通三期的调整规划,两地新增的投资项目金额预计将超过3500亿元。
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又迎来大升级。
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同时批复了上海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和杭州轨道交通三期的调整规划,两地新增的投资项目金额预计将超过3500亿元。
其中,上海三期规划包括6个地铁项目以及3个市域轨道项目;杭州则调整增加了3号线、5号线的投资额度并新增了一条机场轨道快线项目。
加上12月初重庆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和12月中旬的济南轨道交通一期规划,这已经是发改委在12月批复的第四个轨道交通规划。
自今年6月城市轨道交通批复重启以来,发改委已经陆续批复了包括长春、苏州、重庆、济南、杭州、上海在内6个城市的交通规划和相关调整规划。而且有三个城市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
6个规划一半在长三角
先来找规划亮点:
上海:
此次获批的上海三期规划时间为2018年至2023年,规划显示此次即将建设包括19号线、20号线一期、21号线一期、23号线一期、13号线西延伸线、1号线西延伸线,总共6条地铁线及机场联络线、嘉闵线、 崇明线3条市域铁路,总长度286.1公里。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2983.48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5%, 计1342.57亿元,由上海市、区政府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
规划显示,至2030年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将达到1642公里,其中地铁线1055公里,市域铁路587公里;2035年线网总长度约2200公里,其中地铁线1043公里,市域铁路1157公里。
杭州:
杭州市获批的是针对其此前提交的三期规划的调整规划,此前方案已经在2016年获批。
原定方案为杭州将于2017-2022建设包括1号线三期、2号线三期在内的10个项目,总长度约为196.1 公里。而按照目前的调整方案,其中两条线路将会增加近10公里线长,同时增加近140亿元的投资。
此外,杭州还将新增机场轨道快线项目,线路总长58.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投资419.8亿元,建设工期4年。
苏州 :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中,同意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及S1线等4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至2023年。线路总长137公里,总投资约为950亿元。其中,S1线还是苏州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
新一轮城市轨交规划为何集中在长三角区域?专家是这么说的。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教授:
上海和杭州的轨道交通规划双双落地,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的重要举措。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必须要先行,不仅城市之间的高铁要加快升级、互联互通,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线路也应该联通,同时内部交通与城际交通做好衔接。
以上海为例,我们注意到这次轨道交通建设特别注重与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虹桥火车站、铁路上海南站等主要对外交通枢纽的规划衔接,这将更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区域内各类要素的流动。
从具体线路看,以上海为例,很多线路是原来线路的延展线,直达郊区,通过轨道交通的方式将城市的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联动起来,能否促进要素向郊区转移与促进郊区的发展,这也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轨道交通项目批复进入正轨
在2017年8月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暂停。
今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中,城市建设地铁的准入门槛进行调整,地铁审批对于地方财力、GDP、城区常住人口的要求均有所提高。
之后,轨道交通项目批复破冰。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长春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787.32亿元。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此前曾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只要符合上述新颁布的文件要求,就可以成熟一个批复一个。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批复已逐步步入正轨。记者梳理发现,长春项目落地之后,苏州项目也获得批复,涉资950亿元。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已有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项目获批。且四季度以来,累计批复的重大工程较三季度明显增加。
地铁投资是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抓手,在一些城市中,地铁投资可以占据城市重大项目投资超过二分之一的比例。
瑞银证券交通运输及基础设施行业分析师徐宾表示,发改委集中批复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除了对基建有拉动作用,还会对轨道交通相关产业链形成利好支持。
兴业证券相关分析师也表示,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国家发改委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的批复有望加快,同时在地方政府严控地方债务的背景下,预计东部省市的重大工程也有望加速落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